分卷阅读65
家都喝,现在才知道助长奶粉厂这么黑心?
火冒三丈的老教授熬了个大夜,情绪激昂地写了一篇文章——《助长奶粉,究竟在高傲什么?》,直接投稿在了《百姓日报》上。
《百姓日报》的副主编是这位老教授的学生,看自家恩师受了这么大的气,写的文章就好像是机关枪里射出来的子-弹,每一个文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极具力量感。
那位副主编仔细品鉴了自家恩师的作品,感觉看到的不是文章,而是文字战场上的金戈与号角。字里行间,尽是刀光剑影与血雨腥风。
隔天,这篇文章就上了《百姓日报》的第二版,第一版是留给国-家大事的,有外国领导人要来访,最大的牌面必须留出来。
但只是第二版,已经极具分量了。
《百姓日报》可是面向全国各地发行的大报社,执笔人还是京都大学的大教授,这篇文章一经发布,助长奶粉就感觉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压力。
销售科的电话直接被打爆了,从早上接到晚上,全是暂缓订单的消息,甚至还有一些百货大楼直接说要取消订单。
销售科主任刚开始还会好言好语地劝说对方,后来变成了色厉内荏地威胁:“你们现在取消了订单,就不怕之后再想要订单的时候,签不下来?”
对方的语气也很冲,“这种冤大头一样的订单,不要也罢!反正要了也卖不出去,要这订单干啥?”
电话接到后来,销售科主任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不管对方提什么要求,他都是面无表情地做好登记工作。
脑子里只有一个声音——助长奶粉厂的天,怕是要塌了。
要知道,在国企倒闭潮和工人下岗潮盛行的当下,助长奶粉厂被很多人看成是安乐窝,因为助长奶粉厂的生意并没有在国企倒闭的浪潮中受到丁点儿影响,反倒因为人民群众口袋中的钱多了而多了不少的生意。
看眼下的情况,助长奶粉厂怕是也要步其它国企的后尘了。
身为行业领头羊的大国企,助长奶粉厂每天都会订阅最新的报纸,《百姓日报》这种全国性的大报纸更是所有科室领导及以上必备的读物之一。
还没等到销售科的主任来反映情况,王厂长和朱书-记就看到了《百姓日报》上刊登的那篇文章的报纸,王厂长白眼一翻,当场就倒在了地上,吓得的秘书赶紧打急救电话。
朱书-记却是格外的冷静,他笑了一声,自言自语地说,“《百姓日报》,群众喉舌,两次了。”
从抽屉里拿出好久之前刊登韩明德教授那篇文章的报纸出来,整整齐齐地叠好,夹在了笔记本中。
再把钢笔吸满墨水,插在胸-前的口袋里。
朱书-记把自个儿的秘书喊进了办公室,问,“外面怎么闹哄哄的?”
他的秘书神色凝重地说道:“王厂长刚刚在办公室晕过去了,正在等救护车来。”
朱书-记点了点头,叮嘱秘书道:“帮我给省-委打电话,预约一次谈话的机会,我要见葛书-记。”
原本以为冷处理会让事情的热度降温,没想到却是捅出了更大的篓子来。
朱书-记心里知道,这件事恐怕无法善了了。
他的秘书内心也满是不详的预感,“领导,我们,我们还会有翻身的机会吗?”
朱书-记微微一笑,“翻身?从技术上落后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偌大一个助长奶粉厂,技术科那么多大学生领着工资却被养成了饭桶,奶粉厂的配方多少年都没改进过一次,近几年唯一一次提升还是从鬼-子那边引进来了新生产设备,我们拿什么翻身?”
“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不会有人不知道。可惜我们好日子过久了,都忘了‘居安思危’四个字该怎么写。”
“我去向葛书-记汇报,你去看一下老王吧。同他说,想开点。站在家国大义的角度上看,我们所做的挣扎,都是错的。我们该做的,是给新技术让路,是给时代洪流助推,是让更多的消费者从奶粉中受益。”
“助长奶粉多么好的口碑,现在被骂成是黑心奶粉,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你有空的时候,仔细看一看《百姓日报》上的那篇文章,这老家伙看问题很深刻、也很透彻,提出来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你我都问问自己,助长奶粉,究竟在高傲什么?”
“我和老王,究竟在高傲什么?时代洪流啊,没人能挡得住的。螳臂当车的人,都会被碾碎成灰。”
第46章 傍大款?
助长奶粉厂的价值, 并不仅仅是助长奶粉厂本身。
它背后关系着将近两万的就业岗位,关系着市里与省里的税收,关系着极其重要的民生问题。
朱书-记把助长奶粉厂当下遇到的困境报上去之后, 从省-委到市-委, 各种分量级的领导班子都来了, 就在助长奶粉厂连着开了三天的研讨会。
第一天,研讨会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如何带领助长奶粉厂走出困境?
第二天, 核心内容变了一个字:如何带领助长奶粉厂走出绝境?
第三天, 核心内容再次改变:如何帮助助长奶粉厂实现温和的破产重组,尽全力保证工人的就业问题以及财政税收问题。
核心内容不断变更的原因, 是领导班子对当下现状的认识变化。
在一开始的时候, 所有人都低估了助长奶粉厂所面临的问题——是消费者信任的全面崩塌,是衣食父母的集体放弃。
等第三天研讨会结束, 面无表情的朱书-记与因为中风而嘴歪眼斜的王厂长都知道了领导班子的最终建议——帮助‘助长奶粉厂’走好破而后立的必由之路。
既然抵挡不了时代洪流,那就积极拥抱大势。
好风凭借力。
助长奶粉厂必须活下去,不管之后是叫‘助长奶粉厂’还是叫‘特级奶粉厂’。
在研讨会结束的时候, 准备派往‘东北牧场’进行沟通会谈的专项工作组就成立了,谈判的章程与底线也草拟了下来——首选是收购‘特级奶粉’, 如果收购不成, 那就邀请‘特级奶粉’进行技术入股,帮助助长奶粉厂浴火重生。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助长奶粉厂的工人不下岗。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省与市的税务财政不滑坡。
——————
而另外一边, 在上-海学美容美发的谢小梅也带领迦楼集□□出的代表团, 踏上了回家的路。
谢小梅没有想到, 自家嫂子挖给自己的那些擦脸油, 会被迦楼集团这么重视, 带队的人居然是迦楼集团的副总经理。
这种高高在上的人物,居然会因为一小瓶擦脸油而屈尊降贵地跟她回老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