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3
声、白雪融化后落在青石板上的“滴答”声,清晰可闻。
苏吟儿俯身行了一礼:“皇上吉祥。”
她鲜少走这么远的路、爬这么高的梯坎, 双腿有些不听使唤, 酸得很, 面上却佯装轻松、不甚有事的模样。
老皇帝笑着,露出一口恶心的大黄牙,露出黄牙上的斑渍。他迫不及待地朝她招手。
“爱妃,来,到朕这儿来。”
苏吟儿本能地发憷,后背一阵恶寒,好不容易压下去的惊慌再一次袭来。她缓缓起身,听得老皇帝拍了拍大腿,又说,“坐这儿,这儿舒坦。”
苏吟儿脚步一顿,险些被脚下的小石子绊到,幸得稳住了。她掉了个方向,绕到老皇帝身后,规规矩矩地站着,站在距离老皇帝约三尺的地方。
“这儿阴凉,臣妾有些热,想先站会儿。”
老皇帝的身后是葱郁的古树,遮住了晌午的烈日。
山里就是这样的,没有大树遮挡的空旷之地,太阳火辣辣地刺眼;有大树遮挡的阴凉之地,则是全然不同的光景,冷风一吹,凉飕飕的。
“站着多累?朕抱着不好么?”
老皇帝侧身,扬起左臂要拉苏吟儿,想了想,放弃了,指向他的肩膀,“行行行,都依你!朕的肩膀酸得很,爱妃给朕揉揉。”
站在台下的陆满庭冷嗤,清润的眸底尽是满满的不屑。
他的指尖随意把玩着一片松树的落针。从他的角度,他轻而易举就能伤了老皇帝的手。
苏吟儿自知再不能拒绝老皇帝,应下后,站到老皇帝的身后,轻轻地给他捶肩膀。
离得近了,老皇帝打哈欠时吐出的酸臭气息扑鼻而来,苏吟儿胃里一阵翻涌,忙侧过头,才堪堪压心头的不适。
陡然,从苏吟儿的背后窜出几十个带着刀的难民,将她和老皇帝团团围住。
——“别动,再动就杀了你们!”
大冬天的,难民们穿着夏日里单薄的衣裳。衣裳破烂,上面的补丁东一块西一块的,加之脸上乌漆嘛黑的,像是爬了一段很远的路,才摸索到这儿。
祭拜台上没有侍卫,仅有老皇帝、苏吟儿、国师和随行的五六个小太监。
慌乱中,国师和小太监已被难民们的刀架在脖子上,双手捆在身后跪在地上,哆哆嗦嗦不敢发出一个字。
老皇帝环顾一周:“哪里来的毛贼?朕是皇上,岂容尔等放肆!”
此处是祭拜台,建在半山腰上,四处是人烟罕至的密林和御林军森严的守卫,这些难民究竟是如何爬上来的?
御林军已迅速包围祭拜台,似是担心难民们对老皇帝下狠手,只命了弓箭手备下、堵了后退的出口,严防难民们逃窜。
台下的众人乱做一团。妃嫔们尖叫、小宫女们逃窜,齐齐躲在会武功的武将们身后。
陆满庭镇定至极地站在台下,双手负在身后,醉美的唇侧勾着意味难明的笑,饶有兴致地瞧着祭拜台上的动静。
苏吟儿站在老皇帝的身旁,捏紧了帕子,细细地观察周遭人的反应,努力不让自个被伤着。
她头一遭遇见劫持事件,照说该慌的、该怕的,可那明晃晃的刀不抵老皇帝半分的龌龊,在见识过老皇帝非人般的虐待后,竟觉得这般情景也无甚可怕的。
更何况,陆哥哥先前特意提醒过她——“若是遇见坏人了怎么办?”
想来陆哥哥早有预料。
陆哥哥就在台下,会保护她的。
思及此,苏吟儿平静了许多。
为首的难民一脚踢中老皇帝的后腿弯,迫使老皇帝跪在青石板上,又将苏吟儿推到老皇帝身边,叫嚣道。
“知道你是皇上才劫你!你这个昏君,不理朝政,每天就知道花天酒地!”
难民们说,巴蜀一带闹饥荒,老百姓们饿得顿顿啃树皮,更有甚者吃同乡、吃老者、吃幼儿才得以活命,老皇帝在京城却不管不问,吃得饱穿得暖,是个该杀的!
——“你这个狗皇帝,知道老百姓过得多苦么?”
“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京城,就为了要你的狗命!”
“对,杀了他!杀了他!”
难民们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气愤,直接把剑横在老皇帝的脖子上。老皇帝长得肥,脸上肉多脖子粗,被锋利的剑一触,脖子上立即有了一条瘆人的血口。
老皇帝惶惶然瞪大双眼,瘫软在地上,似乎终于意识到这不是天子的威压就能震慑的。半晌后,老皇帝似想起什么,激动道。
“杀了我,你们也难逃一死!看见御林军们没有?看见弓箭手没有?你们不是他们的对手,你们逃不出去!”
难民们相互间瞧了瞧,又伸出手指点了点附近的御林军,似乎在数人头;数完了,在难民头子跟前嘀咕了几句,声音很奇怪,是巴蜀那边的方言,旁人听不懂。
难民头子听完了,抹一把鼻头下的冰沟子,用力在地上剁了一脚——“怕什么!反正都是死,饿死也好、被剑捅死也好,好歹拉了个垫背的,下了地狱也快活!”
难民们用剑争相拍着老皇帝的肥肉,大有不杀死老皇帝就不收手的决心,直看得台下的文武百官谩骂不断,陆满庭阴冷的眸底却闪过一丝不耐,来回抚摸他右手大拇指上的玉扳指。
老皇帝被围在难民们中间,像个被推搡的肉球。他似终于怕了,哀求道。
“你们想要什么?只要你们放了朕,朕什么都答应,什么都答应!”
难民们顿住了,停下手中的动作。难民头子来了兴致,命人松了老皇帝脖子上的剑。
“此话当真?我们要什么你给什么?”
“那是自然!朕是皇上,岂能儿戏?!”
难民们商议了一番,由难民头子提出条件:“那好,我要你开仓赈粮!而且要保证我们的安全,一个兄弟都不能有事!”
台下的众人自然听见了难民们的话。
老实讲,这些年老皇帝到底为大庸国做了多少,人人心知肚明,眼下被难民们包围,实属咎由自取。这些臣子当中,有不少出生卑贱,历经万难才爬到现在的位置,自是晓得穷苦百姓的不易。
有不少人响应难民们:
——“皇上,您就答应吧!龙体要紧!”
“难民也是大庸国的子民,以粮赈济天下,是大庸国的仁义。”
“老天爷看在您体恤百姓的份上,会保佑今岁丰产的。”
老皇帝寻思了一番,痛下思痛:“好!安国君,你即刻安排!”
老皇帝指着台下的陆满庭,对难民头子说,“看见了没,安国君?穿深紫色衣服的那个?你找他,他准给你办得妥妥的!”
难民头子不仅没听,反将老皇帝一把劫在刀下,狠道。
“你光答应了没用,得做了我们才放心。你先叫御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