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
手套”开门见山地问:“‘卢梭’AB队一起出动,有多少人?”
江九昭摸了摸鼻尖:“加上这段时间的减员……一百三四十来人吧。”
“手套”哦了一声:“我给你添上两倍。目标是‘海娜’,还有‘磐桥’——全部歼灭,做得到吗?”
江九昭眼睛一亮:“哟,又有大生意?他们可真招人恨。”
江九昭正有些发愁自己人手不足,强攻会有些勉强,如今“手套”主动提出给增员,他自然是求之不得:“这次开价多少啊?”
“……没有钱。”
“手套”扭了扭自己肥胖的手指,双手交互握紧,抵在了下巴上:“是瑞腾的任务。……官方给的。”
江九昭轻轻巧巧地跃上了桌子,和人高马大的“手套”对视了:“……我说,我能问问为什么吗?”
“手套”的视线对准了他,向来柔和的神态却显出了几分阴鸷:“你想知道?”
江九昭吐出一口气:“你说把人调配给我,我就是总指挥。我得弄明白为什么。是不是他们特别危险?他们是不是研究了什么高杀伤性的武器?是不是把核武器手搓出来了?……我不能不明不白还没有钱地替人冲锋陷阵。不然,我攒下来的那些钱没有人花,那就不好了。您说是不是?”
“手套”言简意赅地给出了答案:“他们想造船出去。不能放他们出去。”
江九昭眉头一掀:“就这?”
他还以为他们做了多么祸国殃民的恶事呢。
江九昭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像‘哥伦布’号那票人一样,死在海里不挺好?外面的世界多危险,一个人都没有,他们出去,没有后勤,没有补给,不就是纯纯的找死?”
“手套”抬起眼皮,答道:“外面的世界,的确很危险。但不是没有人。”
“184号定居点,曾经有人发过信号来。”
江九昭的动作停住了。
在漫长的沉默过后,他盯死了“手套”:“……什么时候的事?”
“手套”作思索状:“记不得了,我的师父死前不久跟我说的,大概得……五十多年前吧。”
“信息最早是interest公司收到的。几家大公司的高层聚在一起开了个会,商议过后,给了他们回复:
不要靠近。”
“手套”吁出一口气:“我们告诉他们,这里资源匮乏,但勉强能自助,不需要任何人帮助,也不需要任何人来打劫。如果他们擅自进入距离银槌岛一百里范围,我们就会马上采取无条件、无边界的自卫。”
说罢,他又看了江九昭一眼,笑道:“你以为瑞腾公司的钻井开得那么远,是为了开采液金?……为了放哨罢了。”
江九昭默默吞了口口水:“他们真想来打?”
“谁知道呢。”
“手套”和颜悦色道:“单看信,他们倒是很有诚意,说是他们上岛的前几十年在搞基建和农业,因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他们实实在在走了很多弯路,才慢慢发展起来,问我们是否还安好,有没有通商互航的需求,说是百年前的人没了亲人,后代或许还有机会相认……说了很多,还寄了种子来。”
江九昭彻底沉默了,手掌无意识地攥紧。
……除了银槌市之外,这世界上居然还有别的人。
原来,原来银槌市的人不是孤零零的、无处可去的。
如果在银槌市实在活不下去,银槌市的人是可以有第二个地方可以投靠的。
还没等这种奇妙的感觉在他心底里蔓延开来,江九昭就自行将它掐灭了。
“手套”轻声问他:“你想出去吗?”
江九昭低下头,巧妙地回避开了“手套”那带有一点试探和杀性的眼神。
“我才不出去。”江九昭说,“我挣的钱在这里才有用。我希望银槌市万年太平,我的钱才花得出去。”
“手套”笑微微地看向江九昭。
他用这个秘密,彻底把江九昭锁死在了“卢梭”,就像师父告知了自己这个大秘密后,自己就不得不永远为他服务一样。
这是一个对忠诚度的小测试。
一旦有异心,江九昭就会马上被围杀。
“手套”藏在桌下的右手食指,从激光枪的激发装置上挪开。
他问:“小老九,确定接单吗?”
作者有话要说:
【银槌日报】
社论:为了忘却的纪念
转眼间,银槌市已经在这世界上,孤独地飘零了一百个年头。
它孤立无援,却也靠着大家勤劳的双手,发展到了如今的程度。
希望与绝望,正是一体两面。正因为绝望,正因为我们不会对外界抱有无谓的希望,我们才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感谢苦难,感谢贫穷,感谢挫折,让我们继续为建设我们的银槌市而奋斗吧,为了那些已死的人。
——特约评论员:凯南
第121章 (四)终局
接下来的一个月, 银槌市平静得不像话。
“手套”的提问,并没有马上带来混乱和杀戮。
银槌市仍是那个银槌市,各司其职, 日子没有变得更好, 却也不会叫人彻底活不下去。
大公司的技术封锁是全方位的, 但绝不是毫无死角。
银槌市的阴暗角落里,不乏疯狂的科学家, 也不乏梦想家。
宁灼去找了几趟“调律师”,做了几次交易,聘请了一支专业技术队伍, 陆续将他们带进了“海娜”。
有位年届五十、被原单位“优化”开除的工程师, 现在正在黑市里接单, 和闵秋过去一样, 替人修补坏了的家用电器。
他曾经是“哥伦布”号设计团队中的一员,也是闵秋的熟人。
据闵秋说,他当年是个很精神的人, 意气风发,说要打造一艘最坚固的船,把他们送到天之涯, 海之角。
宁灼委托“调律师”,辗转找到了这位工程师先生。
而他听说宁灼有余力造一艘能出海的船后, 二话不说地答应了,而且表示,他不要钱。
这十数年里, 他一直以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才把那一船的年轻人葬送在了海里。
他简直要活活愧死了。
他的精神状态也随着“哥伦布”号的沉没而一蹶不振,甚至染上了酒瘾, 直到前些日子,“哥伦布”号沉没的真相,通过一次残酷的直播昭示在了所有人面前。
工程师看到新闻后,呆滞了许久。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预约了戒酒中心,戒掉了自己的瘾。
现在,他又有了一次造船的机会。
他不要钱,也要把那艘船造得又大,又漂亮,又结实。
“海娜”坐落于群山之巅,背靠泱泱大海,本来是一片荒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