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2


情况,肯定不想看到晋王的势力在南越扩张,势必会想方设法阻止曹正卿担任封州知府。

而这时候,公孙夏跳了出来,举荐徐云川,就给其他几个皇子释放了一个信号,公孙夏并不买晋王的账,还没被晋王笼络。

众皇子自己安排人手到封州,其他人都不会满意的,肯定不答应。这时候最好的人选反而成了公孙夏这个谁都不站的耿直大臣。

而徐云川前几年闹的那一出,可以看得出来,他跟晋王的关系并不好,跟楚王的关系更是很僵。燕王、太子肯定支持徐云川,楚王心里可能会有芥蒂,但在继续让晋王的势力在南越扩张渗透,还是选个谁的账都不买的头铁徐云川,这还用说吗?

更何况,徐云川背后还有公孙夏。就是为了拉拢公孙夏,向公孙夏示好,他们也得选徐云川嘛。

这样一来,徐云川被选中的几率比他们直接举荐徐云川大多了,而且不会得罪晋王一派,还能在晋王和曹正卿面前刷一波好感,进一步奠定他跟黄思严晋王一派人马的身份。

于子林当即就表示:“我现在就写一封奏折,向朝廷报告这个喜讯,然后再奏请调曹正卿担任封州知府。同时给曹正卿和公孙大人写一封信。”

刘子岳看他实在是很忙,笑道:“公孙大人这封信就由我来写吧,此事不宜拖,否则消息传回京中,万一提前定下了人选,咱们的计划就失败了。”

两人在书房,各坐一边,开始写信。

当天傍晚,便安排人将信送了出去。

信送出去后,赵世昌也来了,刘子岳与其商量了一阵,决定明日带六千人前去封州,与黄思严汇合,商量拿下袁州和并州的策略。

公孙夏接到信看完后,立即让人将徐云川请了过来,把信递给他看:“云川,你的机会来了。”

徐云川看完后,指了指自己:“让我去,这合适吗?”

公孙夏笑道:“除了你还有谁更合适这个位置?不过最让我心喜的事,此事是由平王殿下提出。”

徐云川看着信上熟悉的字迹,也有些感慨:“我也没想到,当初认识平王殿下时,他还只是一个单纯的富家公子哥,单纯、无害,如今数年过去,殿下也长大了,心计谋略一样不落。”

他是最早认识平王的人之一,也算是亲眼见证了平王这几年身上发生的转变。

但公孙夏更高兴的是另一点:“平王殿下可能都还没意识到,他这么走下去,由不得他退了。”

这就跟温水煮青蛙一样。最初平王的愿望是当个闲散王爷,多挣点银子,开开心心地吃吃喝喝玩玩,一辈子无忧无虑。

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多事情推着他一步一步往前走,起初只是一件件无伤大雅的小事,但汇聚成了溪流江河,最终形成汪洋大海,不争既是争。

时至今日,平王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保,也是为了他安闲的生活。

但也正是这样,他这辈子不可能一直安闲平庸下去。

他没看错人,平王这人表面和善不争,但骨子里其实是个强势的人,并不容许别人染指自己的东西,也不愿意交出所有,将自己的身家性命、荣辱富贵都交由他人掌控。

他不争,他不想斗,但只要他还有一身傲骨,只要他还想护着手底下的人,那他就不可能往后无限制的退让,他最后还是得争。

时至今日,见证了平王近几年一点一点的改变,公孙夏心里最重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徐云川没有那么深的感悟,他选平王,只是性情和理想与平王最相投罢了。平王争是最好,即便不争,他也愿意交这么一个朋友。

“公孙可安心了。”徐云川知道老友的心结,笑道。

公孙夏大乐,让人准备一桌酒席,然后笑道:“我先写奏折,一会儿,咱们俩不醉不归,今日连州守住了,过阵子你也要离开高州了,这可都是高兴的事,一定要庆祝一番。”

徐云川点头答应。

三日后,赵世昌和刘子岳的人马才抵达封州。

黄思严亲自出城迎接:“殿下,赵将军!”

刘子岳抬手:“你辛苦了,走,咱们进城再说。”

果然,战争历练人,几日不见,黄思严身上多了一股煞气,锐气,像一柄开过封的剑一样,绽放出他的光芒!

一行人进城,黄思严先向刘子岳汇报了战况。

城内一千名守军,俘虏六百余人,诛杀三百余人,其中包括了留守封州的闵副将。魏达残部,一百多人被杀,余下六百多人投降,主帅魏达被俘。

他们这边共牺牲了一百六十七名将士。

这还是攻城用了奇计,俘虏魏达时遇上的是力有不逮的残军的缘故,否则牺牲会更大,若是强攻,三千人损失大半都是很正常的事。

一百多人就是一百多个鲜活的生命,涉及一百多个家庭,刘子岳心情有些沉重。

倒是赵世昌见惯了战争的残酷,安慰道:“黄统领您已经做得很好了,凡是战争难免有牺牲,包括我们自己,上阵杀敌时,也做好了随时牺牲的准备!”

刘子岳只说:“赵将军所言有理,我们如今能做的只有好好安葬牺牲的这一百多名将士,安葬标准和抚恤标准都按连州牺牲的将士来。明日将他们装上棺材,送回连州,此事交由于大人来安排。”

一是因为这些人大多都是南越人,家在南越,落叶归根,死了也该回到生养他们的故乡。二是于子林有过处理此事的经验,再交由他来处理,轻车熟路,最合适不过。

黄思严点头,又说:“殿下,赵将军,既然你们来了,那明日小的便率军去攻打袁州,争取尽快将袁州拿下。”

刘子岳轻轻摇头:“此事不急,咱们慢慢商议,当务之急,是你写一封奏折送到京城。”

“报喜吗?”黄思严除了这个想不到其他。

刘子岳笑着将他和于子林商议出来的办法告知黄思严:“……你写信,一要报喜,语气得意点,表现出打了胜仗,有些小人得志的模样,并将牺牲的将士数目翻一倍报上去。”

“殿下,这是为何?”黄思严有些不解。

刘子岳说:“咱们牺牲了一千多人就大败魏达,歼敌一万余名,俘虏一千多人,轻轻松松拿下封州,这个战绩送到京城太过惊人了,我一是担心朝廷不会相信这事,二是怕你风头太盛,招来忌惮,反而不妙。”

黄思严嘟囔:“哪里轻轻松松,咱们战前部署多久,连殿下您都亲自做饵,还牺牲了那么多的兄弟。”

赵世昌到底是为官多年,更明白上面人的心思,叹道:“黄统领,您说的这些在上面人眼里都不算什么,还是殿下思虑得周详,依臣看,不若将阵亡人数再翻一倍,即便是以牺牲四千余人的代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