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9


的衙门受到冲击,地方的户册多有遗失,流民四处逃难求生,李安和又有一口江南口音,混在其中,丝毫不会引起人的怀疑。

目送他的背影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刘子岳才返身回船上。

池正业紧跟在其后,悄声说:“公子,咱们要不要再在京城安插一些探子?”

刘子岳摇头:“暂时不用了,李老板这颗棋子有没有用,能不能用上都不好说呢。”

他也是想着李老板脑子灵活,兴许能用得上呢,所以将其安排去京城。其他人,安排去京城有什么用呢,他根基太浅,无法往太子、晋王或是那些权臣府中安插人手,派去的人也打探不到什么有用的消息,没必要白费这个功夫。

至于李老板,他家人都在自己手里,他又将几个王爷都给得罪了。在京城李老板势必会夹着尾巴做人,不敢暴露身份,因此也不用担心李老板出卖他。

更何况,李老板也不知道其真实身份,就是有再多的猜测,凭李老板这样的小商人,连延平帝有几个皇子兄弟都不清楚,如何能猜到他头上。

池正业点头:“是,那公子早些休息,明日要出发了。”

“嗯。”刘子岳回了自己的船舱。

第二日,池正业安排了几个武艺高强的人去李安和的船上,然后几艘船一块儿启程,从胶州出发回广州。

因为大部分时候是顺风行驶,又都是空船,这一路很顺利,二十多天后,船队抵达广州。

靠岸后,刘子岳直接回府了,余下的事情交给了池正业去打理。

池正业带着李记商行的伙计们去给李家人报丧。

李家人接到这个噩耗,顿时哭做一团,李母更是哭得晕厥了过去。

最后李安和的大儿子站了出来主事。

小伙子今年十八,也是个大人了。

池正业将李安和的遗书交给了他们,又说了李安和的吩咐。

李安和在遗嘱里吩咐,用剩下的银子赎回宅子,以免让家里人流落街头,然后要求家里遣散了仆人,节省度日。

池正业与李家长子一道去将宅子赎了回来,然后将剩下的一百多两银子交给了李家便走了。

李家当天便挂上了白灯笼,奏起了哀乐,哭做一团。

很快左邻右舍便知道李家的主心骨,李老爷因为生意失败,承受不了这个打击,跳海自杀了,连骨灰都没能带回来,最后只能立个衣冠冢。

等朝廷的传令的人抵达广州时,李安和的葬礼已经办完了。

黎丞接到命令,当即将人送去了李家,并说明了情况:“李安和已经自尽了,听说是生意失败,受不了这个打击。咱们广州城的人最近都在议论这事。”

朝廷来人将信将疑,但走访了李家的左邻右舍,又询问了船上的伙计后,看大家说辞都是真的,李家人与伙计们脸上的悲痛也不似作假,这才信了这事。

回去后,他将这事汇报给了上峰。

牧福听说了这事后,沉默少许,叹道:“死了也好,少遭些罪。”

不然说不好押回京受审后,还会连累家人。

次日,他将此事奏禀了延平帝。

这样一个小人物,若不是牧福提起,延平帝都忘记了。既然人都已经死了,那真假借条之争也成了无头公案,反正该罚的人都已经罚了,银子也全部充了公,这事也没什么好追究的了,便不了了之。

殊不知,罪魁祸首李安和已经更名换姓,成功混在一群衣衫褴褛的逃难百姓中进入了京城。

而且他还利用他那张极会说的嘴巴,敏锐的洞察力,成功攀上了燕王府的一名远亲。

这个远亲乃是燕王妃娘家那边的亲戚,关系有些远,但如今遭了难,到了人生地不熟的京城,只能去投靠亲戚,尤其是有权有势的亲戚。

李安和在路上察觉这家人有些门路后,有心交好,刻意表现得落魄又颓丧,再祭出全家死于战乱,家也被乱军一抢而空的悲惨遭遇赢得了众人的同情心后,又不露声色地照顾这家人。

尤其是这家的老太太,一把年纪了,前阵子晚上突然犯了心疾,很不舒服,是李安和第一个发现,也是他背着老人冲去了药铺,将自己的一件衣服抵给了药铺,凑出了诊金,才救回老太太一命。

因此,老太太捡回一条命后,极为感激李安和,又见他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干脆将其收为了干儿子。

李安和成功打入了这家人,有了一个不被人怀疑的身份。

但他怎么都没想到,这家人要投奔的亲戚这么有来头。

看着燕王府奢华的后门,李安和是又喜又怕。

喜的是他抱上了一条大腿,跟燕王府攀上了关系,定能给刘七公子一些不同寻常的消息,这任务算是有了着落。怕的是被晋王、太子、楚王的人认出自己,到时候就完了。

阳春三月,刘子岳收到了李安和的第一封信。

信中,李安和告诉刘子岳,他已经成功进入燕王府,还凭借燕王妃姨奶奶的干儿子的身份,加上会识字会算账,混了个小管事当。

信里,他先隐晦地向刘子岳表达了感谢。

因为他已经打听到了,皇帝果然很震怒,下了旨派人去南越抓他。他要是老老实实回南越,这会儿恐怕已经是在押送回京城的路上了。

因此,他这回是真的感谢刘子岳。

在信的后面说了几件他所知道的事,因为在燕王府中,他倒是打探到了一些民间不知道的消息,比如朝廷上又展开了对晋王的讨伐,因为平乱不力,又有官员提议换帅,换更有经验的老将前去平乱。

除了这件事,其他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燕王有几个妃子,妃子们什么来历,谁跟谁又不和等等。

刘子岳觉得李安和太八卦了,不过他实在是闲得慌,所以也就耐着性子看完了。

别小瞧这些,兴许哪天就用得着。

刘子岳没给李安和奖励,只是找了个借口,让池正业将李家长子安排进了刘记白糖的铺子上做事,锻炼锻炼,这小子若有他爹的经商才能,也不是不能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同时给李安和儿子前途,他也才会死心塌地的给自己卖命。

李安和得知此事后,果然感动得泪眼汪汪,儿子的将来有了奔头,将来能挑起家里这副担子,他在京城也放心了。

七公子果然是个痛快人。

看样子,他这些信息七公子很感兴趣。

李安和有些怀疑刘七是皇室中人,但奇怪的是,他不着痕迹地打听了一圈,竟什么都没打探出来。这让他怀疑自己的判断是不是出了问题。

若是刘子岳知道,定然要告诉他,这就是皇室小透明的好处,连皇帝都记不起他,其他人如何还能想起他?

三月中旬,经过两个多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