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8


圣上给状元郎安排这样一个官职,其心思不言而喻,沈长林彻底惹怒了他。

其间内情,只有寥寥几人知晓,大部分官员包括内阁大臣杨敏然,以及礼部尚书兰大人,都十分疑惑,从琼林宴到现在,不过短短两个月,圣上对沈长林态度的变化也太快了。

朝堂是个巨大的名利场,从殿试后人人赞誉吹捧甚至巴结,到被授海青县为官后人迹无踪,沈长林被高高捧起,又重重落下。

好在他一开始就拎得清,并没有因为状元身份就自视甚高,所以旁人对他态度转变,于他而言,并非什么大事。

只要守住本心,一切足矣。

当日,圣上从沈长林这没得到满意的回答,回宫后又宣过沈玉寿入宫,说的是差不多的话,沈玉寿的回答相较沈长林更委婉些,但实际态度是一样的,便是无能为力。

令人庆幸的是,圣上并未为难沈玉寿,他被授为国子监之监丞。

至此,他们兄弟两个,一个留京,一个去了地方,尘埃落定。

不过,无论授任何处,新官上任之前,都可回原籍一次,处理完家中庶务,再上岗,因此吏部授官一事妥当后,沈玉寿便和沈长林一起雇车出城。

望着身后巍峨雄壮的华京城,沈长林的内心五味杂陈:“走吧。”

他对车夫道,车夫刚要扬鞭加速,后方突然传来一道清冷女声:“稍等!”

沈长林探身往后看,只见一辆蓝色马车追上来,停下后,一少女笑盈盈的从车上下来,正是陆御史之女陆清栩。

“二位离京怎么不说一声,我好前来相送啊,沈大公子也就罢了,今后在国子监为官,有的是相见的机会,沈小公子远赴西南,再见难相逢难,悄悄的走,可太不够意思了。”

沈长林勾起唇角,勉强一笑,想说他没通知任何人离去的日期,是害怕连累他们,毕竟这一次他得罪的人比较狠,上可通天,是大干权力的巅峰,旁人避之不及。

但是话到嘴边又咽下,太矫情了,最终只说:“这不是怕耽误陆小姐种地。”

陆清栩灿然一笑,将一个包袱交到沈长林手中:“沈小公子,俗话说县令县令,一县之土皇帝,今后海青县的军政吏治全由你一人说了算,天空海阔,大有可为,还请沈小公子百忙之中,帮我试验一下这些药种的效果。”

淮生于南为枳,药种亦是如此,陆清栩配养的种子在北方长势不错,但从未在南方试验过。

沈长林收下包袱:“我自会尽力。”

三人寒暄片刻,因赶路要紧,只说了一会话就散了,沈长林沈玉寿重新坐上马车,启航远去。

沈玉寿拍了拍小弟的肩,无声安慰着,沈长林对陆家小姐有几分特殊情愫,做兄长的瞧的很清楚,可惜后来诸事繁杂,沈长林也没能留京,那刚刚萌芽的情谊,只好一直沉睡。

路上沈长林拆开包袱瞧了眼,发现里面不只有密封分类好的药种,还有许多常备之药,外加一份陆清栩写的亲笔信,拆开一看,里面是一副画,画上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边上还有一行小楷,沈长林定睛一看,写的是——天高海阔,大有可为,青山尚在,不怕没柴。

沈长林看后,不禁失笑,陆小姐这安慰人的手段,还真够淳朴直接的,但仔细想想,正是此理。

既来之则安之,不就是一个海青县么?还能吃了他不成?

他定要将下下县海青,治理成海清河晏之地。

作者有话说:

即将开启新地图感谢在2022-07-06 23:26:00~2022-07-08 23:31:2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蕉宝、nana、龙傲天的自我修养 2个;橘橙33 1个;

第88章 沈县令

◎回乡及到任地◎

不过在赴任海青之前, 他们要先回景安城,和家人团聚。

马车驶得飞快,周遭景色匆匆掠过。

兄弟二人已有官身, 沿途可在官驿歇脚和换马,省去许多麻烦, 因此这一路走的很顺。

沈长林飞快的调节好了心情,随着景安城越来越近,整个人也越来越放松。

不知不觉, 旅途接近末尾, 他们进入了平南布政司的辖区,离景安城还有不到十日的行程。

“包子卖完了,等下一炉吧,还有一刻钟就好了。”

景安城槐花巷子口,沈氏包子坊外,热腾腾的面香味顺风飘了很远。

包子坊外,有好些排队的客人,听见包子卖完了也没走, 各自摇着蒲扇一边闲聊边等待。

今年春, 钱氏发现自家做的包子馒头花卷卖的格外好, 干脆一咬牙,在巷口租了个小铺面, 挂上沈氏的招牌, 开始专做包子卖, 因料实材真口味好,买卖渐渐做开, 已经成了附近最红火的包子铺。

“老嫂子, 你这一个月起码能挣二十多两银子吧?”

钱氏正往灶膛里添柴禾, 一熟识的老客户,经常关顾沈氏包子铺的老太太,压低声音好奇的打听道。

“凑合着过日子吧。”钱氏抿嘴笑道。

“那就是有了。”老太太笑呵呵的,“多挣钱好哇,将来你两个孙子还要娶媳妇呢,够得花钱哟。”

钱氏自豪的朗声:“攒了,早就开始攒咯。”

另外一个熟客笑呵呵接话:“钱老太太的两个孙子可有出息了,一个是状元一个进士,皇上赏赐的金银财宝估计数也数不清,哪里还需要钱老太太攒钱娶媳妇。”

其他的客人也连声赞同。

钱氏乐得嘴都合不拢。

两个小孙孙双双高中的消息,早就传回了景安城,作为状元的至亲,钱氏罗氏沈如康几个还被景安的大小官员轮番请去吃酒,送钱送屋送奴婢的更不再少数。

但一家人早已达成共识,无论如何这些送上门来的好处多稀罕人,都坚决不收,钱氏守住底线不松口,送礼的得了个没趣,渐渐的也就不再送了。

因此钱氏带着儿子媳妇,仍旧过着朴素自在的小日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家子过得十分愉快温馨。

唯一牵肠挂肚的是远在华京城的两个孙儿。

钱氏正想着,一阵熟悉的喊声响起。

“奶奶!”

钱氏一怔,猛的抬头往声源处看去,只见千盼万盼的两个小孙儿,笑盈盈的出现在她眼前。

一年多的时间未见,两个孙儿变化颇大,钱氏竟有些认不出来了,不禁揉揉眼睛重又多看几眼:“玉寿!长林!”

说话间,沈长林沈玉寿已走到店门口,他俩都比钱氏高出一个头,可在钱氏眼中,任然是孩子。

在后厨做包子拌馅的沈如康和罗氏也听见了动静,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