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6


伦敦人排队好几米,有来伦敦的外地人甚至是外国人,特意早早的到餐厅去排队,炸土豆条的价格亲民可挨不住卖的多,薄利多销那积攒开来,是一大笔数目。

这笔收入让年薪一万英镑的达西先生多了不错的一笔账,也让莉迪亚这个“技术入股”占两成分红的股东,钱袋鼓了。莉迪亚身为没结婚的女儿,这笔收入她上交了一部分给家里,班纳特家也没有因为每年女儿上学的支出变得拮据。

我们把视线再从美味的土豆,转移到莉迪亚的游学计划上,她选择去游学,是一种逃离,也是想尝试一下,尝试拥有自由。这种自由,第一步是很基础的出行自由。

英国的淑女的出行限制,和同时代大陆彼岸的大家闺秀差不多——外出必须有长辈或者同性陪伴,或者当她结婚后,由她的丈夫陪伴。

莉迪亚上学每天身边跟着女仆,让她感觉相当的不自由。

课上的时候,女仆不可能进到课堂上去,可到了课下,好几次当莉迪亚和同学讨论到关键时刻,正起劲儿的时候,女仆就会不合时宜的出现,让莉迪亚有种被监视的感觉。

女仆还提醒她“不要和多名男子有过密的动作接触,这样可能伤害到您的名声。”而当莉迪亚追问后知道女仆口中的“过密的动作接触”是什么。女仆举例莉迪亚讲题的时候和同学脸离得近,解答出问题后击掌欢呼,开玩笑的弹额头,甚至有一次咬了对方的铅笔头都算!

莉迪亚直接无语了,对女仆说:“我不认为你说的这些,我的这些行为会影响我的名声,不过,如果我的名声受损,因为这些所谓的动作的话,那损害我的名声的,只能是你了,你说,到时候我要怎么做呢?”

莉迪亚对女仆威胁的话起作用了,这之后女仆再没说这样的话,但还是加大了莉迪亚的不舒服。莉迪亚想到一个谁都不认识她的地方,好好地、自由自在地玩一通,纾解一下自己的心情。

莉迪亚出过和威克汉姆私奔的事情,想要说服父母让她一个人出去玩,操作空间太小了。而莉迪亚不想为了自由,去随便和哪一位男士结婚,然后在对方的允许下,陪对方去哪儿个地方玩。

莉迪亚回忆了上两世算是“同时期”的经历,“上两世也是单身到底,为什么就比这一世感觉自由呢?”莉迪亚回忆着,而回忆也给了她答案——

身为欧也妮·葛朗台的时候,她身为葛朗台家唯一的继承人,拥有庞大的家产,而葛朗台老头死后,她在法国政权交接中取得了爵位,金钱和地位之下,“淑女的名声”自然有人帮她维护,也不会限制她的自由出行。

而身为茶花女玛格丽特的时候,她是早已没有名声的交际花,拥有金钱便可以让她自由出行,所以不需要烦恼“自由和名声”。

回忆这“两世”之后,再回忆最初作为程诺的她的生活,哪有这些限制?这不禁让她感慨“还是二十一世纪好。”

第165章 论文题目

莉迪亚感慨归感慨, 现在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时代和社会的局限和制约,是需要有行动者去尝试,去改变, 任重而道远。

从1812年秋天, 到1814年春天,莉迪亚用不到两年的时间, 将现有的数学内容学完, 并且和她的导师布鲁克爵士确定了论文的题目。

论文的内容是研究莱布尼茨和牛顿的微积分的区别,因为莉迪亚“大胆”地向自己的导师提出“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是彼此独立不存在借鉴的存在”。

这个大胆的假说让布鲁克爵士震惊,牛顿是剑桥的骄傲,也是英国的骄傲。所以,百年前关于谁是“微积分之父”的论战, 英国那是毫无保留的站在支持自己国家的科学家的一边, 将莱布尼茨打为“抄袭者”。

虽然一个世纪以来, 也有英国数学家发现二者有些不同, 但最后的结论还是当年那个“莱布尼茨借鉴牛顿发明微积分”、“牛顿是微积分之父”。

“科学是无国界的, 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这句名言即使提前几个世纪也是鞭辟入里的存在。

现在欧洲世界相对和平,但是因为牛顿和莱布尼茨的论战,导致英国和欧陆数学家之间交流阻断,数学是基础科学, 长久以往这对英国整个科技的发展并不是好事儿。集思广益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闭门造车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莉迪亚想要通过她的这篇论文, 让两方的关系缓和一些,这个想法莉迪亚自知有些“蚍蜉撼大树”,但她就是想要挑战一下,追求刺激一直是“莉迪亚”的性子。

“你非常的勇敢,你选择的这个论文题目, 就像你站在剑桥的教室里一样勇敢,女孩,我期待你的论文,有任何论文上的问题可以来问我这个导师。”布鲁克爵士震惊之后,没有打击莉迪亚,反而给她鼓励,“一个世纪了吧,数学界的和解,也该由英国提出。我们是些畏手畏脚、头脑迟钝、死要面子的老家伙们,我们是不行了,这项伟大的任务就交给你们年轻人了。”

布鲁克爵士感慨完,又提醒莉迪亚道:“莉迪亚,你的拉丁文我记得不太好,你最好到人文学院去听些拉丁文课,现在发表论文还是用拉丁文的多,传到别的国家去也没有歧义。”

“谢谢教授,我知道了。”莉迪亚之前只会一两句拉丁语,这两年为了看懂文献,自学了一段时间,但是还是不太行,这是她的薄弱点,而发表学术论文要用拉丁文这个“奇葩”的约定俗成,让莉迪亚可是薅掉了不少头发。

莉迪亚和导师告别,就前往人文学院的拉丁语系,在公开课程栏查看她能旁听的课程。她看的仔细,没注意身旁已经来了别人,“莉迪亚·班纳特小姐,是你吗?”

莉迪亚回头,看着帅气的法国小伙儿,记忆力超好的她立马解锁出了眼前人就是有过几面之缘,她择偶标准转变的借口的那位“老熟人”——“查理·德·莫蒂勒,你又来伦敦游历吗?”

“难得我们还记得彼此,我现在不算是游历,是巴黎大学到这边的交换生。”查理指了指莉迪亚看的公告栏,“我就是拉丁语系的,有需要帮助的吗?我的剑桥女孩。”

查理调侃的说,他虽然才来伦敦一个月,但是进剑桥当交换生的第一天,他就听这里的同学说了剑桥的传奇人物,“剑桥女孩”莉迪亚·班纳特,即使过去了接近两年,莉迪亚在剑桥依旧是仅次于那些学术大能的传奇人物。

“你怎么也这么叫我。”莉迪亚笑着说,她和查理在学校公园里边走边说,“我想旁听几节拉丁语法课,效率高点,顺便,要是哪里可以练练拉丁语就好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