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


了解京市的文化历史古迹和小吃名店。

说干就干,林二少用存款买了本子和笔,询问附近的名吃名店著名景点,关于这些的故事、特色也都记下。

林二少没当过导游,但做过游客,还是知道如何做准备的,不过涉及到整个京市的景点名店,要做的准备工作可就太多了,又不知道导游的活能不能干成,他只能精简再精简,先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来。

***

姜家,姜父正在和女儿商量工作的归属。

“我的工作你也知道,负责看管仓库,活儿不累,只是工作时间比其他工人师傅要长,你和向北都能接手,你……是什么想法。”

虽然女婿已经晋升成了儿子,但姜父心里头最重要的还是女儿。

在书里,原身一家回城后,姜父曾提出让原身接班,但原身拒绝了。

当时林家并未分家,林向北也没有入赘,原身一旦接班,肯定要把一部分工资交给公中,用作日常开销,剩下的部分拿给姜父都不知道够不够生活费。

而且姜父和姜母关系不好,姜母的工资一直都是自己拿着,从不会给家里,不会用在姜父身上。

现在倒是和书里的情况不同,林向北入赘,大家都是姜家人,工资无论谁拿都是花在姜家。

但姜露还是做了和原身一样的决定:“接班的事儿不急,您把工作的位置占着,我和林……向北都年轻,我们俩还可以试着做点别的,如果不成,还有您给兜底。”

从原身的记忆看,姜父应该没有多少存款,工资不高,而且家里的开销一直都是姜父一个人负责,肯定攒不下多少钱了。

没存款,房子也只有工厂分的这一套,如果再没了工作,心里头怕是不会踏实。

而且姜父的工作虽然风吹不到雨淋不着,也不算累,但却是需要上夜班。

熬夜和太阳一样,是皮肤的天敌。

比起接姜父的班,姜露目前倒是有些想法。

上午纸上列出来的那些年代文里经常出现的发家致富法,都不适合她。

姜露不想被太阳晒,也不想熬夜,还不想接触油烟,所以家里蹲最适合她。

作为一名网文爱好者,姜露可谓是阅文无数,网络文学兴起的时候,她已经嫁人做富太太了,有钱有闲,几乎各种类型的网络小说她都看过,爱看女频,但男频也有涉猎。

或许可以试着写作。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电视,连本闲书都没得看。

夜晚好像都因此变得漫长了。

林二少白天记了三页的笔记,以他的英文水平,如果要给外国友人当导游,需要先将纸上的中文翻成英文,然后将其默背下来。

介绍景点,讲述历史故事,并非日常交流,涉及到许多生僻的名词……对林二少来说生僻的名词。

没有英文字典,也没有手机电脑,好在他有个学霸女儿。

他不会……问闺女。

林二少埋头翻译,姜露也没有闲着,同样手拿铅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她打算写一篇修仙文,起点大男主退婚流的修仙文,这个类型的文章在后世经久不衰,放到如今应该也能行。

首先给男主起个名字,既要有龙傲天的霸气,又要不失古风古韵。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姜露的写书计划卡在了第一个关卡——起名。

“要不还是年年你来吧,你负责翻,我负责背。”

翻译完半页纸,林二少只觉得人也困,腿也酸,手都要握不住笔了,可怜巴巴的看向女儿。

林年年早就跃跃欲试了:“好,我来。”

“你来你来,我先躺会儿。”

林二少衣服也不换,直接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没过两分钟,就打起了呼噜。

林年年很快把剩下的部分翻译完,还给她爸改了改前面出现的语法问题。

姜露看着心动:“年年,能不能帮妈妈取个既霸气又有古风的名字?”

这涉及到了林年年的知识盲区了,她只给家里的狗取过名。

“妈妈,你真的打算写小说吗?”在林年年的认知里,出书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作家可能要好几年才能写一本书,要不断的修改,还要不断的投稿。

姜露点了点头,她看了那么多年的小说,有时候都能猜到作者接下来的套路,而且很多类型文现在都没有,她就算文笔不好,也有题材新颖的优势。

姜露没有把写作当成是门槛很高的一件事情,她看小说多年,看过大神的作品,也看过新人的练手作,写书并不需要堆砌许多华丽的词藻,剧情吸引人即可。

“要不先给男主角起个代号,比如代号为A,先写内容,等男主角的名字想好了,再换回来。”林年年出主意道,她也想读妈妈写的故事书。

“也行。”

姜露也不想一直纠结在男主角的名字上,一本小说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开头,尤其是第一章 ,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全看第一章了,得开个好头,一出场就是外貌描写。

入睡前,林年年在心里叹了口气。

说好了要背诵英文的爸爸,躺下去一直没醒,打算写长篇小说的妈妈,一晚上只写了四个字——剑眉星目。

怎么看怎么不靠谱。

唉,这个家还得看她。

**

林家。

林母憋了一天的话,到了夜里,关上灯躺在床上,才有机会单独说给老头子听。

“小北早上应该只是在说气话,哪能说入赘就入赘,我看他就是在吓唬咱们,是对咱们有埋怨。”

怕老大两口子听到,林母的声音小到几乎是在用气声说话。

“老头子,你也五十岁的人了,要不就退下来吧,让小北接你的班,本来七年前就该让小北接班的,这样孩子就不用去下乡了。等他接了班,心里头的埋怨没了,咱们再劝他们一家三口搬回来住,你在家也能好好歇歇。”

老两口如今能弥补小儿子的也就只有工作了。

林父今天在厂里也没少琢磨小儿子的事儿,气归气,但他何尝不知道小儿子是吃了亏的。

只是,现在已经不是七年前了,七年前能把工作让出去,现在不行。

“我知道他怨咱们,换我我也怨,可事情已经这样,就算给了工作,他也不会觉得我们把一碗水端平了。”林父承认自己偏心,“博远和博识都是咱们看着长大的,这几年咱们一直跟着老大两口子过,将来肯定也是跟着老大和两个孙子养老,顾青这个儿媳妇也一直做的不错,工作能力强不说,一颗心也都扑在了家里,跟娘家那边都不亲。”

相比大儿媳,小儿媳妇是独生女,性子娇气不说,还很任性,当年明明可以不用下乡,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