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5
无涯书院招生条件严苛,是因为他确实管理不好太大的势力,只能将精力和资源用在最有希望的年轻人身上。
在桑灵犀的帮助下,书院有了新的管理体系,试用几年后效果很不错,每年多收个几百人,也是管理得过来的。所以他决定逐步扩招,再在学生中吸纳优秀者留校任职。
这样就有更多的人手来开展教育。
去偏远地区讲道的活动,过去也是常有的,只是效果不好,但如今天地将迎来新的格局,正适合推广这个。
联合三宗四阁并且鼓励其他势力加入,也是希望他们不要太过警惕,将内耗的精力放在培养下一代上。
以朱理的威望与能力,总领全局,不会有人提出异议。
而等这些事情都推上日程,他的退休日子也就近在眼前了。
人群中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每个人都激动不已,眼睛放光,高兴于自己生于这样的变革之际。
他们也必将成为新格局中的引领风云之人。
这份激动让他们在爬昆仑山的时候,一口气爬了三千米。
然后剩下五千米是麻木地度过的。
体力好归体力好,重复做同样的动作也太过于消磨激情了。
看到山门口写着“昆仑派”三字的巨石,和等在门口的迎接人员,他们也没有精力激动。
桑灵犀跟边上的龙尧吐槽道:“我合理怀疑昆仑不设传送阵,是为了防止门中年轻弟子下山。”
因为还有个禁制是化神期以上能够飞行,以下的不行。
针对的是谁,不言而喻。
“是吧是吧,我也这么觉得。”
对面的人群中发出一声附和。
成功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那是一位个子不高,面庞稚嫩的小道士,即使带着全场最高的道冠也才刚刚到师兄的肩膀高。
小道士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捂着嘴往后钻。
然而坏心眼的师兄们像是没有缝隙的栅栏一样,挡住他的去路。
负责迎接的女道长瞪了他一眼,对一众来者说:“清晓一向口无遮拦,让诸位见笑了。”
发现自己传音失败的桑灵犀回头扫了后边的人一眼,全都是无辜表情。
她又转头看对面的人,皆是仙风道骨。
有点意思。
桑灵犀对女道长歉意行礼:“也让您见笑了。”
一点吐槽而已,对方也很理解他们爬山爬得难受的事情(事实上,这也是昆仑的下马威,不然就让人下去接了),这件事被轻易揭过。
“欢迎诸位来昆仑问道,我想,昆仑不会让你们失望。”
作者有话说:
修了个bug,近五百年飞升了两个,一个是剑修无苦,一个是鲲鹏。
第115章
对来访者因为爬山而情绪不高的情况,昆仑一方有着丰富的处理经验。
符绫道长(接待他们的女道长)先领着他们去了第一站,昆仑的千言阁。
千言阁一共一百楼,楼中飘着许多打开的卷轴,每张卷轴上都用不同的字迹写着一句话。
皆为历届问雪试的前二十名所留。
“问雪试的存在,便是希望昆仑年轻一代能够跟天下英才交流和互相促进。历届胜者在此处留下勉励之言,门中弟子常来此处参观。”
桑灵犀在上楼的途中瞥到一张卷轴上写着“到此一游”,不由被其吸引目光。
仔细一看,用的是当今世界没有的宋体,便立刻猜到可能是某位穿越前辈。
落款写的是“问雪试第九届魁首尹夏”。
如今是第四十九届。
她与这位前辈来此的时间隔了整整两千年。
但他们的穿越前的时间间隔不会超过二十年。
时空转换带来的错失感,让这一切听起来像是一场绮丽的梦一样。
也让她不由思索,自己在此世度过这许多年,故乡会不会仅仅是明月的一轮阴晴?
“写下那幅字的前辈后来如何了?”她问道。
其他人被她的话吸引注意力,也去看那幅字。
有人“啧”了一声:“这么好的机会,还取得了那么好的名次,怎么写得内容却像是个泼皮无赖一样?”
符绫道长常听到类似桑灵犀的问题,对这些内容算是倒背如流,不然昆仑也不会派她来接引。
她笑着看了说话的人一眼,道:“他不满千岁便飞升了,说来也是巧,第九届的魁首和第四十九届的魁首都是散修。”
龙尧虽然是无涯书院的学生,但属于交钱上学,不能说归属于书院。
他既无门派也无家族,自然算是散修。
嘲讽之人立刻改口:“这可能就是天骄的任性吧。”
桑灵犀觉得很是惊喜。
除了她和桃隐之外,原来还有同乡活着。
说不定等她飞升之后,能够在仙界凑出一桌麻将呢!
第一个被问及的人就是已经飞升的前辈,这件事让大家精神一振,纷纷问起其他人。
符绫道长一边上楼,一边为他们解答。
“不算你们这一届,往上数一共是九百六十人曾经来过此地,步入大乘期的共有十人,飞升三人,陨落五位。现存两位,分别是长清宗的慕鸿前辈和……飞升四人,如今只存一位了。”
大家听出她的停顿,纷纷问这飞升的第四人是谁。
符绫道长神色复杂地说:“第一届问雪试魁首,剑仙无苦。”
随即跟众人讲了停云道人和无苦的故事。
这件事虽然最终打的是昆仑的脸,但昆仑并没有羞于提起,也没打算歪曲事实。
没有告知天下,只是因为停云道人如今闭关,怕有心人作祟。
“无苦前辈一生艰苦修行,心无旁骛,未有一日停止挥剑,最后先停云师叔一步得证剑仙。他的剑仙并非机缘造就,而是天道酬勤。”
停云道人从两千多年前起就是正道标杆,天骄中的天骄,虽然没怎么下过山,但人间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说。
大家听到他被人打败,先是茫然,又是振奋。
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被别人达成,无形之中驱散了他们心中对追寻大道的退意。
他们也会有超过前浪的那天!
符绫道长对此没有发表态度,而是继续说:“步入合体期者共有八十七位,现存十位,清音阁的文韵阁主就是其中一位。”
“那剩下的七十七位呢?”有人问。
她淡淡一笑:“七十位死于渡劫,六位死于他人之手,一位自缢。”
自缢的那位便是袭月姐妹的父亲。
人群寂静许久。
为大道的无情,为他人的昨日可能是他们的未来。
但很快,这种沉默又换做振奋。
“朝闻道,夕可死矣。”
他们开始真正地理解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