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
果你们谁结课或者是毕业的时候交上来青面獠牙还掉血块的僵尸,我是绝对不会给过,不仅不给过,还会给你两拳。”
所有人:“……”
公孙诗听到这句话,却是直接鼓掌。
太好了,听起来她之后的居住环境会很不错。
台上的映雪先生投过来一个“小丫头很上道”的赞许目光,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必须强调,你们用来炼制僵尸的尸体,必须取得对方的同意,不要抓活的,也尽量不要去偷去抢,不然被捅出来,先生我会很难办。”
“至于让先生难办的下场,书院只规定学生不能杀害同窗,你们懂我的意思吗?”
台下众人点头如捣蒜。
“其他的问题你们都可以在发下去的手册里找到答案,如果找不到,你们自行领会就行了。好,散会!”
这是一场简短但金句频出的开学演讲。
让所有人都产生了一种“涨见识了”的错觉。
桑灵犀对比了一下玉骨院和他们万象院,突然觉得他们院的情况还挺好的。
先生是纸人怎么了?
至少学生不会成为先生的上课素材啊。
她小声地对龙尧说:“你回头上课的时候帮我打探一下,他们都是怎么取得尸体的同意的。”
龙尧非常凝重地点点头,他也觉得这个问题必须搞明白,不然很可能自己哪天就无知无觉地成为了先生的教学工具。
公孙诗欢天喜地地留在了玉骨院,通过出色的幻术迷惑了其他人,成功入住给僵尸专门分配的房子(是的,他们甚至给僵尸免费分配房子)和龙尧租给她的棺材,开始僵尸生活。
桑灵犀隔天得到龙尧问到的答案——问尸体愿不愿意被炼成僵尸,尸体没有拒绝就视作同意。
嗯……合情合理。
希望玉骨院的学生出去了之后,不要说自己是无涯书院的学生。
作者有话说:
灵犀:会和一些丧心病狂的校友划清界限。
第79章
万象院作为一个放养学生的学院,开课时间跟新生相同,所以正式上课要到六月份,这意味着桑灵犀还有十几天的假期。
她准备搞一下自己的副业,赚点零花钱的同时,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方便。
比如代取快递和代送外卖,让她的那些人偶找点儿事做,免得天天吃灵石不干活。
重头戏是开奶茶摊子。
桑灵犀想搞这个很久了,但是她发现修仙者对食物的兴趣没有比睡觉高多少,聚餐的时候也是喝酒多过吃食物。
所以之前花费了很多精力做市场调查。
然后发现周围的人(指世家出身的)基本都是吃补品长大的。
长身体的长青露,人均每天一杯不说,还有各种滋补的羹汤以及灵药灵兽肉炖的药膳,大多数都没什么滋味,十几年吃下来,很多人看到类似的东西就反胃。
再加上金丹期之后辟谷,灵力代替五谷供能来维持身体机能,大家对食物很难产生迫切的渴求。
综上,很少有人会为了吃饭专门花费精力。
也很少有人图食物中蕴含的灵力和养分,以及经厨修烹饪后产生的效果。
厨修做出来的菜虽然和丹药一样具有各种效果,还没有丹毒,但起效没有后者快,服用起来也更麻烦。而且能够处理高阶材料的厨修很难找,所以大家总是下意识地将菜品排除在必需清单之外。
桑灵犀列出各种原因,还是觉得自己不一定会赔本。
奶茶属于速食,只需要一点点保温保鲜的术法,就能随时打开来喝两口,并不比丹药麻烦到哪里去。
而且还具有更好的口味,更低的价格。
因为做菜失败的概率比成丹要低很多,成本也会更低。
买卖两方双赢。
选个好摊位,再适当地营销,打打口号,搞搞促销,未必不能火起来。
再不济,她也能够随时喝上别人做好的奶茶,不需要自己抽时间瞎捣鼓了。
这点钱她还是亏的起的。
打定主意之后,就进入第二个阶段:雇厨修或是找厨修当合伙人。
书院里的厨修还是不少的,比万象院和玉骨院的学生加起来还要多。
厨修也是在书院里抓壮丁抓得最狠的。
大家但凡看到有穿围裙在书院里边走边四处找人推销的厨修,都会远远躲开。
因为如果是正经食物,对方会摆摊或者在食堂售卖,而不是找人免费品尝。
桑灵犀想要找具有创新精神的厨子,但不想找魔鬼,所以她选择食堂和路边摊。
她首先联系了曾经送给过自己一碗汤圆的师姐。
对方对她提出的生意很感兴趣,但是因为快毕业了,没有时间搞这个,只能遗憾地拒绝。
不过师姐非常热心地给她推荐了几个人,还表示如果她真的要卖奶茶,可以把自己的摊子送给她。
其中一个被推荐的李师姐会在饭点去食堂消耗自己课上做的菜。
书院提倡节俭,所以厨修的课堂作业包括菜品和食客评价。
去食堂免费送给有需要的校友是不错的方法。
桑灵犀只有在开学的时候对食堂感过兴趣,之后听说了具体情况,就沉迷各种馆子和路边摊,没有进来过。
所以她在食堂里见到山长的时,很是惊讶。
文山端着一张宽大的托盘,从食堂的这头走到食堂的那头,每路过一个窗口都遭到热情的招待。
最终,他手里比其他人要宽1.5倍的托盘里摞满了食物。
文山礼貌地对每个人说完谢谢,然后稳稳地端着托盘走到一张空桌上,一滴汤水都没有洒落。
桑灵犀恍惚中脑补了一个食量大的英俊穷书生,因为囊中羞涩而不得不靠着食堂的免费菜度日,但十分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励志故事。
但那根本不是穷书生,而是书院的山长。
就算外表看起来像是二十几岁的书生,也无法掩饰他其实已经快五千岁的事实啊!
在她的强烈注视下中,文山将所有食物摆好,抬起头对她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我拿了很多,你愿意和我一起用些么?”
她乖巧地抱着自备的碗筷走过去,坐到他的面前。
“您经常来这里吃饭么?”
文山:“如果不忙,基本每天会来。”
她继续好奇地问:“您也有一日三餐的习惯?”
“我好像……从来没有一日吃过三餐。”他回忆着,“还是凡人的时候,最初也曾渴求过这样的生活,但是等到高中为官之后,并没有时间和精力放到这件事上。后来去书院教书,也是跟着学生们一起吃早饭和晚饭。”
他做事向来很认真,所以当要做的事情和舒适的生活冲突时,他会选择前者。
“繁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