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6
草原的利益尚未取尽,又从东梁获取大量土地人口,今岁有丰产粮种,更有能熬糖的甜菜,一桩桩一件件,分开都是巨大利益,遑论在郅玄手下整合,如期分给各家氏族。
卿大夫们看到国君的诚意,自然投桃报李,在政事和军事上大开方便之门。只要不触碰到家族根基,大氏族们愿意主动让步,助郅玄进一步夯实君位。
在郅玄和氏族的共同努力下,一切都在良性发展。西原国犹如轰鸣的列车,争分夺秒向前飞驰。车上的人必须抓紧,稍不留神就可能掉队。
这样的发展令人羡慕,却很难仿制。
西原氏族之所以有此表现,全因郅玄能提供庞大利益。土地和人口多到短时间内消化不完,全族上下都需要调动起来。甭管白发苍苍的老朽还是风华正茂的少年,都要为家族尽一分力。
这种情况下,各家忙于内部事务,根本无暇和旁人争权夺利。
邻国氏族为争夺一块封土,需要在朝堂上大战三百回合。西原国氏族完全不用。对他们而言,草原上的土地取之不竭,东梁土地又入囊中,根本不用去争,简直就是掰开下巴往嘴里塞。
时至今日,郅玄不需要担心氏族为土地利益打起来,最尖锐的矛盾反而是人力资源,尤其是识文断字的人才。
国君的召贤令是个引子,为氏族们打开新世界大门。各家家主豁然开朗,自家人手不够用,大可以挖别人墙角。
不客气点讲,摘果子远比培育种子省力气。
于是乎,在郅玄的带领下,西原国氏族纷纷发生蜕变,扛着铲子盯上邻居家门。
小国被挖墙脚,没办法扭断挥来的铲子,也不能阻挡移位的墙脚,氏族没办法去找国君闹,国君又能去找谁?
思来想去,国君们干脆学习漠侯的生存之道,扯下脸皮不要,要么派遣行人要么亲自出面,对着西原侯嘤嘤嘤。
一个两个且能对付,七八家一起找上门,郅玄被嘤嘤嘤得脑仁疼。偏又打不得骂不得,态度稍微强硬一下,竟然有行人当殿打滚!
没错,就是打滚!
行人肩负重任而来,无功而返绝对不行。国君都扯下面子痛哭流涕,他们还要什么脸皮,只要能达成目的,别说是在郅玄面前打滚,就算滚过整个西都城,他们也毫无顾忌!
郅玄被闹得没办法,只能召六卿商议。
君臣都被嘤嘤嘤得心烦,最终拿出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人是不会还的,落入自己口袋不可能再送回去。既然如此,不妨给对方一些好处,例如允许他们成为附庸国,西原国吃肉,他们跟在身后喝汤。
“妥当吗?”郅玄觉得给些好处合情合理,毕竟挖了别人家的墙角。让其成为附庸国,怎么看都像是乘人之危。
“君上放心,其必定愿意。”栾会道。
事实证明,这些小国岂止是愿意,简直是喜从天降,一个个敲锣打鼓喜出望外。
据悉,西原国表明态度后,不下五位国君在都城内张灯结彩,专为广告天下,自今往后他们就成为西原国的铁杆,抱上西原侯的大粗腿。羡慕不羡慕,嫉妒不嫉妒?这就是好运气,旁人羡慕不来。
小国可以不要脸皮,有一定实力的诸侯国实在拉不下面子,只能咬牙延续以往的作风,三天两头给郅玄递送国书,扯着嗓子喊西原侯飞扬跋扈,西原氏族仗势欺人。
送来的国书堆积成山,郅玄全当看不见,搁置一旁不予理会。
这终非长久之计。
此次决定巡边,除为视察新纳入的土地,寻机和赵颢见一面,避开各国的国书也是原因之一。
没道理氏族们挥铲子,被挖墙脚的都来找他。偶尔几次也就算了,一年到头天天如此,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
见郅玄一天比一天暴躁,粟虎等人也觉得自己有些不厚道。郅玄提出巡边,众人皆未阻拦,只在国君仪仗上有所坚持,余下一律俯首听命,不做任何置喙。
事情敲定不久,在封地的氏族陆续接到消息,知晓国君将要驾临,全部抖索精神做好准备。
正值夏种,田间地头聚满农人和奴隶。
因采用西都城送来的良种,且有堆肥之法,今岁的麦苗和粟苗长得极壮。唯一的隐患是雨水太大,天灾预兆越来越明显。
经验丰富的农人每天守在地头,县大夫亲自巡视暴涨的河流。氏族抓紧招揽专业人才,尽可能守住农田,保住这一季的收成。
早在春耕之前。郅玄就下令召集懂水文之人。
数月时间下来,不断有人才涌入,经过筛选派往各地,陆续发挥出不小的作用。
郅玄抵达第一处氏族封地,恰好遇到县大夫组织人手挖掘沟渠。氏族亲临现场,详细询问县大夫工程进度,抬头望见国君旗帜,不由得吃了一惊。
他知道郅玄会驾临自家封地,也为此做好准备。万没想到大雨突降,扰乱他的安排,更没想到郅玄会来得如此之快。
按照氏族估算的行程,至少还需五六天,国君的车驾才会出现。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郅玄提前抵达,氏族必须接待。
双方见面,知晓挖掘沟渠一事,郅玄兴致勃勃走下车,认真询问氏族和县大夫,还要来绘在绢上的图纸,和随行的卿大夫凑到一起观看。
“雨水大,河流湍急,两月来水位猛涨,恐漫河堤。”
绘图之人来自南方一个小国,本身具备真才实学,也有治水的功劳。无奈家族衰微,功劳被上峰抢夺,为防消息走漏还险些害他性命。
郁郁不得志倒在其次,连累全家老小令他羞愧。
风闻西原侯下召贤令,此人索性带上全家迁移,靠着一股不服输的意志跋涉千里,投奔西原国。
事实证明金子总会发光。
在旧国被打压的激情,于西原国内彻底爆发。
纵然只是县大夫下属小官,他也不觉委屈,反而精神焕发,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建议得到采纳之后,县大夫直接将他推荐给封地主人,非但没有夺取功劳,还对他大加夸赞。
郅玄来得凑巧,正赶上挖掘工程中段。
这部分工程关系重大,不容半点轻忽。氏族调动最大力量,工地上聚集近千人,可谓声势浩大。
郅玄看过图纸,召来绘图的吏目询问,对他颇为赞许。
得知眼前俊秀的青年就是西原侯,吏目激动之余大感传言误人。
传闻西原侯蛮横跋扈,暴戾恣睢,凶狠之名能止小儿夜啼。如今亲眼所见,分明是山峙渊渟,丰标不凡。
吏目心中感叹,遇郅玄问话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起来滔滔不绝。等他意识到说得太多,不由得脸色涨红。
“君上,臣有失分寸。”
“无妨。”郅玄笑容温和,勉励吏目数言,随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