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


草原来撵兔子?

首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很无辜。他们对天发誓,自己什么都没干。又不是嫌命太长,去惹那个杀神。

就在首领们互相猜疑时,轰隆隆的马蹄声突然响起,紧接着就是让人头皮发麻的控弦声。

他们太熟悉这个声音了。

几人二话不说,扔掉啃到一半的骨头,各自跳上马背,带着族人向前飞逃。

反击是不可能反击的,冲上去就是被砍,脑袋不要了才会自己找死。

唯一能做的就是跑,只要跑过别人,自己就能活命!

这是狄人部落总结出的经验,字字句句都是血泪。和英勇不沾边,但绝对能够保命!

于是乎,狄人在前边跑,赵地骑兵在后边追,双方展开一场长距离追逐,以两支部落落后被擒宣告终结。

赵颢策马经过,看到抱头蹲在地上萝卜一样的俘虏,下令全部送去新拿下的地盘伐木搬石头。

狄人们有点懵。

“不杀我们?”被抓的首领问道。

“你很想死?”甲士斜他一眼。

首领立刻摇头。

甲士难得心情好,告诉被抓的狄人,老实干活就能活命,偷奸耍滑立刻脑袋搬家。想跑也没关系,看看是两条腿跑得快还是他们的箭飞得快。

“公子要造城,都老实干活!”甲士吆喝一声。

狄人们被送到目的地,遇见之前被抓的俘虏,互相交流信息,才知道公子颢造城是为成亲做准备。

狄人们一边扛石头一边纳闷,公子颢成亲却跑来草原抓人建城,这是什么样的规矩?

要是个例还好,要是以后都这么干,想想中原的诸侯国数量,他们还怎么活,日子没法过了!

第93章 第九十三章

赵颢麾下驰骋草原, 短短时间内连下狄人八大部,清扫小部落三十余,抓获狄人数千, 全都送去伐木挖石头。

遵照和郅玄的约定, 赵颢率兵打下两片丰美的草场, 期间发现一处草场汇入溪流, 形成一座浅湖。

湖水不深,面积却很广,聚集大量鱼类和水鸟,还有鹿和羊前来饮水。丰富的猎物吸引来草原狼和豹子,以及食鱼的鹰雕, 每天都十分热闹。

看守狄人的甲士外出狩猎, 不需要走出多远就能猎到鹿和羊。卒伍用草藤编成簸箕, 可以直接在湖水中舀鱼。

有郅玄提供的调料, 赵颢麾下逐渐习惯并喜欢上吃鱼。

军中的庖手法利落, 挥刀刮去鱼鳞, 去掉内脏,在抹了油脂的石头上煎一煎, 和调料一起丢进锅里煮,不多时就飘出香味。

在郅玄看来,这样的烹饪方法简直暴殄天物。赵颢麾下却吃得十分满足,别说鱼肉鱼汤, 只要能咬碎, 鱼骨头都会吞下肚。

狄人每天扛石头,干得不好就要挨鞭子,干得好能分到一碗鱼汤,里面还有两三块鱼肉。

狄人习惯吃牛羊肉, 对鱼肉敬而远之。对他们来说,鱼肉味道太腥,刺还多,实在很难下口。第一次看到甲士捧着鱼肉大嚼,还将鱼汤一饮而尽,狄人无不瞪大双眼,惊掉了下巴。

这么难吃的东西,他们除非饿得受不了,碰都不会碰一下。中原人竟吃得津津有味,难怪他们这么能打,八大部联合起来都不是对手!

第一个狄人被赏赐鱼汤时,带着视死如归的念头,闭着眼睛喝下一口。下一刻睁开双眼,对着鱼汤满脸震惊。

完全没有腥味,只有鲜美,鱼肉也滑嫩爽口,简直太好吃了!

顾不得鱼汤还很烫嘴,狄人大口大口吞咽,用手捞起碗底的鱼肉,连肉带刺一起送进嘴里。

看到他的吃相,周围的狄人不自觉咽着口水,手里的野菜饼子突然不香了。

草原上的狄人大部分穷得叮当响,野菜饼子是难得的美食,比他们平常吃的东西好上百倍。这也是他们老老实实干活,一直没想办法逃跑的原因之一。

如今有了对比,看到别人吃鱼汤吃得这么香,不由得生出念头,难不成中原人做的鱼很好吃?

为了验证想法,狄人都开始努力干活,达到甲士的要求,成功分到一碗鱼汤。

从没尝过的鲜美浸透味蕾,狄人们震惊之后,对美味的渴望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干活就能有吃的,还能吃得好!

牢牢记下这条规矩,狄人们的劳动情绪不断高涨,不到几天时间,就挖来足够搭建城墙的巨石,伐倒的巨木也堆积成山。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值得奇怪。

狄人部落虽然原始,内部同样存在阶级。位于最底层的狄人,在部落中的待遇还比不上中原各国的奴隶。被赵颢麾下俘虏,他们以为必死无疑,没想到峰回路转,自己不用死,只需要干活,而且每天有饭吃,吃得还挺不错。

这些下层狄人逐渐发现,给中原人干活,比在部落中的生活好上千倍百倍。虽说一样要挨鞭子,可他们早已经习惯,甚至觉得甲士们的力道还可以,不会像上层狄人一样将自己往死里抽。

怀有类似想法的下层狄人越来越多,甲士们惊讶发现,不需要严格看守,他们就会努力干活,根本没有逃跑的念头。甚者,发现想逃跑的上层狄人还会检举揭发,将对方抓起来送到看守面前。

甲士们百思不得其解,将事情告知佐官,怀疑是不是狄人的阴谋。

佐官前往工地走了一圈,笑着对甲士道:“无妨,没有大事。”同时心中暗道,世子玄果然大才!他不过仿效郅地建城之法,所用不足三分,就能取得如此成效,家主同世子玄联姻实在是大有裨益,天赐的好姻缘!

赵颢忙着在草原圈地盘搜罗劳动力时,郅玄收到了郅、丰、凉三地上书。在上书中,三地县大夫都掩饰不住喜意,字里行间透出喜悦和激动。

郅地和丰地今年丰产,粗略统计,每亩多产近三分之一,平均超过两百斤。新开垦的荒地,粟黍的亩产量都接近一百斤。即使是不爱好种田的凉地,靠奴隶耕种的公田,亩产量也大有增加。

这个产量无法同后世相比,对照亩产千斤的稻麦,也就是个零头。但就目前而言,绝对称得上丰产,足能傲视绝大部分诸侯国。

郅玄身在西都城,不能亲自参与秋收,三名县大夫打起精神,每日守在田头,凡事亲力亲为,还亲自记录亩产量,抢走邑大夫的差事。

被丰收的喜悦鼓舞,属民们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几天时间就将田地收割完毕,粟、黍和麦全部脱粒归仓。

有经验的村老没有闲着,组织属民继续开荒,一口气开出近万亩荒地,按照规矩插下木牌,代表此处归三地属民所有。

前往西都城前,郅玄曾限制开荒的范围,不让属民跑出太远,以免引起纠纷。

如今他不在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