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
郅玄单头托着额头,无语凝噎。
无奈归无奈,也是在这次巡视中,郅玄看到用来汲水的桔槔,由此想到水车,回城后立即召来匠人,提出自己的设想。
制作水车说难也能,说不难也不难。
只要掌握诀窍,找到合适的材料,郅地内的匠人都能动手,不过几日就能做好一架。
郅玄给出设想,说明水车的用途,匠人们集思广益,并且参考车轮,很快做出第一架成品。
可惜第一件成品算不上成功,立起来半日就出现问题,只能拆掉。
有了这次经验,匠人们吸取教训,用心制作轮轴,并在木辐条、刮板和车斗上精益求精,细化到每一个细节,保证水车牢固,不会再出现之前的问题。
第二件成品十分成功,只是高度不到五米,能灌溉的田亩不是太多。
在郅玄的要求下,匠人们继续努力,终于在春耕结束前制作出大型水车,轮辐直径接近二十米,能灌溉数百亩田地,活脱脱一架庞然大物。
水车制作完成,由村老和邑大夫沿着河道踩点,圈定架设水车的位置。
有了水车,原有的桔槔自然被淘汰,属民们再不用为灌溉伤脑筋。
在郅玄的计划中,制造水车是为属民减轻负担。
万万没想到,属民们认为公子玄仁厚,处处想着关爱百姓,开荒的热情更为高涨。若不是郅玄发现情况不对,强行叫停,任由众人一路平推,天晓得能推到哪里。
届时,身为郅地的主人,他有八张嘴也说不清楚。
开荒告一段落,春耕仍在继续。
鉴于气候和地理位置,西原国以粟、黍为主食,也会种麦和豆,只是数量远远不及前者,亩产量也不是太高。
郅玄原想通过培育良种提高粮食产量,被巫医和桑医教育过,才意识到自己想当然,这件事无法一蹴而就。
心急吃不着热豆腐,只可能烫嘴。
要提高封地内的粮食产量,除了改造农具和加大灌溉面积,还可以堆肥,提高土地肥力。
在种田上,郅玄连半吊子都算不上,他所知道的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经验。而且大部分都是模糊的概念,无法确认细节。
搜寻的农业人才一直没到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召集封地内的老农,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他们,征求这些人的意见。
能被公子玄召见,老人们无不受宠若惊,激动得郅玄都担心他们会晕过去。
好在种田是关乎生计的大事,老人们听郅玄提出种种办法,很快冷静下来,互相商量之后,认为郅玄的方法十分可行。
“种豆肥田。草木灰肥田,亦能杀虫。”
和郅玄不同,老人们所言都是毕生积累的经验。
他们没用过郅玄所说的肥料,但从他命人改造工具和架起水车,都能看出公子玄是一心一意为属民着想。所以,哪怕第一次听到该类方法,他们也愿意按照郅玄说的试一试。
反对的声音不可能没有,老人们联合邑大夫之力全都压了下去,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得到老人们的认同,接下的事就很顺利。
提前发酵的肥料都已经准备好,由奴隶专门负责运送。原料除了来自城内,在药田养殖的鸡鸭也是重要来源。
值得一提的是,在桑医和巫医的努力下,鸡鸭已经数次育雏分笼。随着鸡鸭数量飙升,产蛋量也日渐增多。
鉴于药田的面积有限,郅玄下令开辟新的场地,专门建立养殖场,饲养二代三代的原鸡和野鸭。
现如今,养殖场出产的鸡蛋和鸭蛋十分充裕,足可以供应城内属民。村庄里的人入城,还会专门去商坊购买,带回家中给老人孩子吃。
凉地县大夫洛弓和丰地县大夫纪高获悉此事,亲自来新城取经。
看到扩大的养殖场,望见笼子里的鸡鸭,两人都是双眼放光,回去后各自组织起人手,在领地内搜寻原鸡和野鸭。
纪高的行动十分顺利,不到半个月时间,就仿效郅地建起一个小型养殖场。
洛弓却遇到了麻烦。
比起种田和养殖,凉地人更喜欢打仗。
在他们的观念中,与其费劲去抓鸡鸭,多扒拉几个戎狄部落不香吗?
这种观念就导致了命令传达下去,邑大夫和村老领会错误,以为洛弓是在暗示他们,很长时间没去收拾狄戎,反正不种地,该去逛逛了。
于是乎,村老连夜安排,召集村子里的成员,全体抄家伙,骑上马就朝北边冲。
两个倒霉的戎人小部落刚好在边境路过。他们已经万般小心,确保一只马蹄子都不越界,谁想到,如此小心还是招惹来一群不讲理的凉地人!
浑身腱子肉的村老手持大斧,呼喝着冲锋在前。
满脸凶狠的村人紧跟在后,各个身强体壮,或扛着连枷或挥舞着长刀,发现对面的戎人,登时双眼放光,犹如盯上羊羔的恶狼。
面对这样一群狠人,戎人哪里敢对抗,纷纷转身就跑。
村人们自是紧追不舍。
到嘴边的肉还能让你跑掉,简直是做梦!
刀锋近在咫尺,部落首领悲愤大吼:“我们路过,没越界!”
凉地人才不管许多,村老最先冲上前,斧头直接抡了上去。管你是不是路过,战功必须拿来!
戎人被打得落花流水,丢掉牛羊战马和全部物资,屁滚尿流逃回草原。
凉地人满载而归,由村老和邑大夫去向县大夫复命。
看到送上来的牛羊,再看看满脸求表扬的村老,饶是有酷吏潜质的洛弓,也生出捂脸叹气的冲动。
新军已经征选结束,一段时期内不会再扩充。他本意是想为凉地人开辟一些新的营生,不要整天总想着打仗。结果证明他想得太多。
让凉地人耕田养殖都是做梦,还是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继续打仗捞战功才更加符合实际。
纪高和洛弓的汇报摆上案头,郅玄翻阅一遍,明知道不应该,可想到洛弓一边叹气一边落笔的样子,还是忍不住想笑。
凉地人向来不喜欢种田,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也以获取战功为荣。
多灭几支狄戎,还担心家里吃不上饭?
不存在的。
针对凉地这种情况,郅玄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好在郅地和丰地发展得不错,足能弥补凉地的一些不足。
收到洛弓书信隔日,一只鸽子飞入公子府。
鸽子带回狐商的情报,最后一支密氏军队已经出发,算上之前离开的,人数超过六千。
这是狐商第四次送回情报,除了写明人数,还特地注明这支队伍中有数辆奇怪的大车,遮挡得严严实实,车上装的究竟是什么,他无法探查清楚。
放下来信,郅玄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