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3
细细思量巫医的话,他的确有些想当然了。
或许是这段时间的顺利让他有些飘,也或许是后世的经验让他不自觉产生优越感。巫医的话无疑是当头棒喝,让他重新脚踏实地,明白有些事不是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
思及此,郅玄深吸一口气,弯腰向老人拱手。
“谢长者指点。”
巫医受了这份礼,和桑医一同教郅玄辨识粮食的种类,并且建议他,秋收后就划定土地,准备开荒事宜。
“真如公子所言,能深耕土地畜养肥田,哪怕暂时没有良种,也能提高亩产。”
听完两位老人的话,郅玄认真思索,决定回去后对计划进行更改。
临近傍晚,郅玄才离开药田。再去工地来不及,只能将行程安排到明天。
按照工程进度,第二批排屋也将竣工,可以分出部分人手挖掘排水沟和下水道。
具体如何进行规划,郅玄自己做不来,只能交由几名下大夫和匠人集思广益。
除了下水道,新城内还要建造冰窖。冬日储冰,夏日取用。水井的话,需有经验的人才能找准,可以等工程大部分结束后再说。
厕所必不可少。
郅玄受够了目前的卫生状况,无论如何都必须改变。否则地话,不只是气味难闻,万一滋生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就不是搬迁能够解决。
时间一点点过去,郅玄的造城计划也逐渐完善。
等他停下笔,才发现已经是深夜,手腕酸得抬不起来,身边的竹简早已经堆成小山。
抻了个懒腰,郅玄起身回到卧房,想着明天去工地该如何安排,没过多久就睡了过去。
与此同时,从郅地出发的信使星夜兼程,距离西都城越来越近。另一支队伍也做好准备,携带郅玄的回信,天明就出发,和赵颢派出的骑士一同驰往北安国。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郅玄的书信送抵西都城, 在城内引起不小的轰动。
骑士肩负使命,过城门时不声不响,只道是送信。进到城内后立即大声宣扬, 沿途之上扯开嗓门,遇到巡城甲士照样不惧, 没哪条律法规定不许大声说话吧?
等书信送到西原侯和六卿手中,郅玄猎犀的消息早在城内传开。国人、庶人议论纷纷, 惊叹公子玄勇武。谈话间不免提起郅玄诸多事迹,例如斩酋首, 获大鱼,仁义大度等等。
一时之间,郅玄成为西都城内的热门话题。
正所谓公子玄不在西都城, 城内照样有公子的传说。就是如此豪横, 任谁都没辙。
相比国人的与有荣焉,西原侯的心情就很不美妙, 甚至称得上糟糕。
猎犀?
初代国君之后,西原国再没有一任国君得此殊荣。他早年曾猎杀虎豹,体型庞大的野牛也曾杀过, 唯独一次都没见过犀牛,何言猎杀。
本以为国内再无此等巨兽,目睹者也不过是空口白话夸夸其谈。万万没想到, 自己的儿子竟然有幸遇到,不只遇到还率人猎杀!
一时之间,各种情绪涌上心头,西原侯难言心中是什么滋味。
骄傲有之,苦涩有之,嫉妒有之, 错综复杂,让他凝视面前的竹简,许久一动不动。
西原侯不怀疑信中内容的真实性。据侍人禀报,入城的骑士共有七人,除他之外,六卿也接到书信,内容想必大同小异。这样的行事,只能证明猎犀属实,准备入贡中都也不是虚话。
想到这里,西原侯深吸一口气,压下复杂情绪,再次看向竹简,斟酌信中提出的条件。
以犀皮、犀角和犀骨入贡,百年难得一遇。此等盛事,中都人王绝不会轻忽。传扬出去,西原国必将名声大振,压过其他诸侯国,自己也将青史留名。
但有一个前提,自己的名字必须出现在入贡的国书上。
以国君为首入贡和以氏族之名入贡,象征的意义和得到的封赏绝不会相同。
前者的话,中都有极大可能免今年贡赋,赏赐国君,再由国君奖励氏族。若是后者,就变成郅玄一人受赏,获利的也只有三地属民。
思及此,西原侯深吸一口气。
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郅玄提出的条件他都不可能拒绝。粮食牲畜非但要给,还要多给,必须要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不使国人觉得自己是在抢儿子的功劳。
总体来看,这件事属于双赢。
郅玄得了实际的好处,西原侯也能挽回名声,在其他诸侯面前出一把风头。可他还是肉疼,肉疼且憋屈。即使是朝中六卿也很难做到如此地步,一边让他牙痒,一边让他吞下苦水,脸上偏要露出笑容,更要昧着良心说一句苦什么苦,甜的!
同样郁闷的还是密氏兄弟。
虽然三人没有当面沟通过,可对西原侯的憋屈恼火,两人也是感同身受。
看过郅玄的书信,兄弟俩对面而坐,都没有说话的兴致。
许久,密武才叹息一声:“迟了。”
他说的迟,是未能提早发现郅玄在藏拙,没能早作提防。如果预料到今日,他会先于密夫人下手,绝不会让郅玄有长大和就封的机会。
现如今,郅玄人在封地,他鞭长莫及。
这位二公子在会猎时立下战功,在军中声名鹊起,就封之前留下仁义聪慧的名声,到了封地竟能猎得犀牛。
一桩桩一件件,谁能预料得到?
密武完全可以想见,一旦入贡事成,郅玄在国内的威望必将更上一层楼,各诸侯国也将传扬公子玄的大名。
任由事情发展下去,公子康将被远远甩在身后,再想问鼎世子继承国君之位,绝对是难如登天。
密纪也产生同样想法。只是和密武不同,良久的沉默之后,他攥紧拳头,脸上闪过狠戾之色。
纵观各国,惊才绝艳的公子并不鲜见,战功赫赫的同样不少,但其中有几个能成为世子?就算受封世子,在真正继承国君之位前,也绝非没有变数。
兄弟俩对视一眼,一人眼中闪过遗憾,另一人则浮现狠绝。
“大兄,不能再放任下去了!”密纪沉声道。与其等待虚无缥缈的变数,不如自己动手。
西原侯几次遇刺,其中不乏密氏的手段。如今不过是旧事重演,派人到郅地动手,虽有诸多不便,却也能更好地隐藏身份。
密武没有马上点头,眉心紧拧,有些迟疑不决。
“大兄,你还犹豫什么?”密纪身体前倾,抬高声音,“犀实为罕见,入贡中都势在必行。一旦事成,公子玄必声名远播,受国人拥护。届时,公子康再无半分机会!”
密武斟酌利弊,在密纪再三催促后,终于下定决心。
“你去挑选人手,事情我来安排。切记严守口风,绝不能让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