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1
想到,魔礼海是越弹越自信,曲子从最开始的无限循环到“开宗立派”,子升听着听着神情逐渐僵了。
子受听到了曲中的杀气,他眼眸变亮,神采奕奕,他喃道:“好曲……”
即便子受的声音很小,可魔礼海并非凡人,闻言他信心大振,琵琶一拍空中翻转他一手接过大力弹了起来!
渐渐地,大殿内的桌案开始晃动,陈设也跟着发出了响声。
曲音越来越大,越来越乱,众宫人不由捂着耳朵,仿佛有人在弹他们的神经。
此时的曲音已经称不上是悦耳了,仿佛人被押入了无间地狱正在受刑。
子升听着曲子面容呆滞。
琵琶仍在不停拨动并且越来越难听,一些陶制花瓶已经碎了,魔礼海的三个兄弟不觉捂住了耳朵。
子升头顶三根苗苗已经蔫了,半死不活耷拉在子升头上,它们微弱地说着只有子升能听到的话。
“好……好难听……好难听……”
子受却愈发亢奋,他一拍桌子,大声道:“好!弹得好!”
魔礼海激动不已,他愈发放飞自我。
子升虽表面微笑,但他觉得自己快裂开了。
终于一曲毕,殿中最大的陶罐应声而碎,碎片四溅,最远的那几片朝子受飞来——
子升双眼微张,他转过头。
碎片以极快的速度刺穿空气,子受抬起执筷子的手,筷尖淡定地敲落几块碎片。最后一下,筷尖断了,然而还有几片碎片正在飞来。
子受不慌不忙,他手一转,筷头将剩余的碎片砸下,最后一片碎片与筷头相撞,筷头也断了。
子受将筷身扔掉后,又笑着看向魔礼海。
“啪、啪……”他缓缓鼓掌,称赞道:“果真好曲,用子升曾念过的一句话来说,可谓如听仙乐耳暂明!”
魔礼海激动得难以言喻,他看向子受的目光比看他三位兄弟还亲。
魔家三兄弟及众宫人:……
子升:……
白居易连夜扛着火车跑,并不承认这句话是他写的。
子受当场给了魔礼海头号乐师的身份,他虽是喜欢魔礼海的“才华”,但他心里清楚,魔家四兄弟并非凡人。
他拍了拍子升的肩,仅是一个眼神,子升就明白了他王兄的意思。
子升想要站起来,子受却拉住了子升的袖子,语气平稳道:“先吃完再说。”
子受一挥手,数名宫人上来摆好了桌又上了许多新菜,魔家四兄弟被子受请着吃了一顿饭。
魔家四兄弟起初是为了“应酬”,可当他们吃到第一口菜时,眼中多了微妙的变化。
他们不动声色,筷子一个比一个抡得快,到后面他们为了抢最后一块红烧肉开始打掉其他人的筷子。
菜他们吃得差不多了,还剩些残渣,几人眼神颇为不自在。
要让他们当众舔盘子着实有失颜面,可要他们放弃这些汤汁碎渣,倒也是极为可惜。
几兄弟垂眸思考时,魔礼红提起最近的盘子悄悄向下倾斜。魔礼寿见到了,他张口欲问他二哥,后脑勺忽然被人一拍,转头一看,是他大哥魔礼青。
魔礼青给魔礼寿使了个颜色,魔礼寿似懂非懂,他偷偷向下瞥去,只见他二哥将伞撑开了一个小缝隙,没吃完的东西都被存在了伞中。
魔礼寿眼睛一亮,几个兄弟开始互相打掩护。殊不知,子升将他们的小动作感知得明明白白。
子升木了。
他还记得小时候看西游记,悟空大战十万天兵天将时就与四大天王磨了许久。
魔礼海用琵琶乱悟空耳,让悟空抱着脑袋晃了一阵。
魔礼红用宝伞收了悟空,将悟空囚于其中。
虽然后面他们都被悟空秒了,但也从侧面说明他们的兵器是有些本事的。
可如今琵琶成了真琵琶,宝伞……成了大容量打包袋。
子升:……
事后,子升将他们安排住进来仙灵村。他们四人都是有真本事的,于是子升也不吝啬,给一人分了一块地皮。
拿到地皮的四人知道仙灵村的背景后喜出望外,同时他们又犯了难。
这么好的地皮不住实在可惜,但他们年龄不大,认识的仙人又不多,手中真是没有积蓄。
几人犯着难,子升也有了计划。
子升想要发展音乐来调动百姓们的情绪,可惜应征的人寥寥无几,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魔礼海身上。
令人宽慰的是,魔礼海虽水平不怎么样,但还是有些基础。
他既然能选中碧玉琵琶作为兵器,身上也是有些天赋。
子升尝试着给魔礼海教了些乐理知识,又给了他几篇后人的谱子给他琢磨,当然谱子的署名子升也是认真标注清楚了。
果不其然,魔礼海真有这方面天赋,他也是众乐师中融会贯通最快的一位。
一段时间后,魔礼海作出了几首调子较为简单的曲子。
子升将这些曲子一一听过,他发现这些曲子颇有灵性,节奏性也比较强。
于是他拉着魔礼海当着对方的面对曲谱进行了微调,又让魔礼海给宫人弹来听听。
宫人听了以后竟不自觉有节奏地点头,其它魔家兄弟听了也不由眼前一亮。
魔礼海见到众人的反应低头对着琵琶深思,他拿过子升改过的曲谱专门研究了起来。
几日后,子升挑出魔礼海谱的十首曲子,将其整成一套,并为其取名为《魔礼海初套曲》命宫中其它懂曲谱的乐师传出去。
音乐这东西传起来说快不快说慢不慢,短短几日,便传遍了朝歌。
起初,是一些街头小商贩在哼这个调调。满满地,种地的,砍柴的,打渔的等皆开始有意无意地哼了起来。
《魔礼海初套曲》因为曲调简单,旋律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人们记起来也是极快。
在这个物质思想贫瘠的时代,稍微多了一点新鲜事物便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十首曲子会的人越来越多,因为魔礼海习惯了用琵琶杀人,他的曲风也跟着硬朗风格凌厉。
干重活的人喜欢哼着这些曲子做工,他们觉得越哼越有力气。
小孩们则喜欢赶时髦,他们努力去学,就是为了在小伙伴面前装装样子。这几首曲子也成了孩子们最常讨论的话题。
外地来朝歌的商人见了,他连忙令仆从记下来。
这可是朝歌流行的曲乐,带回去也好在他们家乡传传。
朝歌因为子升的整改,它如今是殷商商人最多的地方。《魔礼海初套曲》有了商人的传播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殷商。
当然,懂曲谱的还是极个别人,曲子大部分还是靠口口相传。
只是各地口音都不怎么相同,随着人们将曲子传回家乡,《魔礼海初套曲》有了数十种风格的调子,有的调子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