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
不停地烧制、实验,有时忙到一整天连口水也顾不得喝。
所幸子升的图纸已经给了老者大半的思路,老者经过大量实验、改良,连续盘了四五十个炕后终于得到了成品。
老者激动地跪在完美的炕前,试探问子升道:“殿下可否赐奴一个名字?”
子升敲了敲土炕甚是满意地点了点头,“可,你先说说你想叫什么名字?”
老者大喜过望,他轻声问道:“奴可否用炕作为姓?”
子升诧异,“炕丁?”
古时有些技艺精湛的人会以自己的手艺为姓,炕丁则是……善于盘炕的人。
子升觉得这个名字并不好听,哪知老者却像是得到了天大的恩赐,连忙欢喜叩头。
子升点头应允。
子升想将炕推往全国,只靠炕丁一人不行。
幸好炕丁有几个徒弟,在得到子升允许后,炕丁便将盘炕的手艺赐给了徒弟。
众徒弟之中有人悟性好,有人悟性差,快者学了两三时辰,慢者则学了两三天。
在众人将盘炕技艺掌握并且熟练后,他们得到了子升将他们派遣到外地传艺的命令。
众人闻之,非但不怨,反倒非常欣喜。他们以为自己此生便要被困在宫中了,哪知竟还有出宫的机会?
外面天蓝水清,不知有多少人在等着他们前去救助。
众人向子升辞别,纷纷感谢子升大恩。
有人忽然诚恳请求子升为他赐姓名。
子升:?
他迟疑了片刻,“以炕为姓如何?”
众人大喜,连忙谢恩,这正是他们想要的姓。
子升知道他们的意思只在于姓不在于名,于是他为众人赐姓以后,名便由众人自己取了。
众人只识字却没有什么才学,他们相互对视后,便为自己取了最简单最好记的名字。
其中第一人为炕一,第二人为炕二……最后一人为炕十八。
第55章 来到封神的第55天
殷商天冷,殷商境内的西岐亦然。
只是他们与子升不一样,他们不需要考虑如何量产棉花为百姓制衣。
有阐教弟子手持法宝前来相助西岐。
这次他们所带的是一枚曜日般的明珠,有灵力深厚者将明珠带到了天上。
明珠瞬间发烫,看不见的光芒笼罩在西岐上,它驱走了人们身上的刺骨之寒,一瞬间人们仿佛置身于春秋时节。
起初姬昌见无数百姓冻死于心不忍,如今有仙人相助他急忙道谢。
仙人施法结束后到地面,他面色苍白下意识向后倒去,幸好姬昌等人急忙扶住了他。
仙人闭目微微喘息,姬昌见状心里一咯噔。
姬昌的众多儿子中,除了伯邑考,姬发便是最大。因而姬发在众人中也显得成熟许多。
他见此景同样气息微沉,当初阐教为他们送来米斗时也未曾隐瞒他们,西岐高层几乎都知道他们如今多吃一些粮食将来便会少收获一些粮食。
因此西岐在发粮食时也没有铺张浪费,而是能省就省,尽量保持一个度。
众人将仙人扶到一个隐蔽的角落,姬昌沉思半刻,谨慎河道:“仙长,如此炙热的光芒,可需要费些什么?”
仙人脸上苍白仍未消去,他虚弱道:“也不算费什么,只是耗费我的法力。”
姬昌松了口气,但他也不是没心没肺忘恩负义之人。
他连忙让仆人为仙人端上一堆好东西,自己又与仙人谈心,赞誉仙人。
仙人见姬昌这番态度,心里也舒服了许多,他对借自己灵气取暖这件事也没有那么反感了。
西岐的粮食被一车车运到百姓家中,姬发望着粮食车同时又望向街道。
细细白雪飘落,街上空无一人。
他站在街市之中,明珠照耀,身上没有看到一丝寒冷。
无数家中升起炊烟,然而即便粮食充足,城中总有一些人家器皿冰凉,他们竟懒得连饭都不愿意煮。
姬发双眼迷茫夹杂着愠怒,如今城墙坏了却很少有人愿意来修,即便以米粟作为报酬也无济于事。
是啊,冬天本来就冷,既然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吃饱穿暖,又何必动手费力呢?
姬发闭目靠在城墙上用力握住了旗杆,血管被勒出了颜色浮于洁白的手背上。
当天夜里,姬发与父亲商讨了一宿。第二日军队入城开始整治,所有人不再无偿供给粮食,而是做多少活拿多少粮食。
若是有心人对比,定会发现西岐给的粮食是殷商的好几倍。
此举一出,西岐的百姓炸了,无数人趁机搅浑水说他们与殷商无二,只知道压榨百姓。
他们催动百姓情绪,嚷嚷着要回到殷商。结果无知的百姓信了他们的邪提着包袱离开,反倒是跳得最欢的人连窝都没挪。
西岐的舆论开始变坏,表面上看慌作一片。
有人想用舆论逼迫姬发,姬发却不慌不忙。他早就预料到会如此,慌乱只是表象,大多数人的心中尚且清明。
可就在姬发想要大刀阔斧整治西岐时,却有不少人坐不住了。他们安于表面繁荣,不愿接受自己治下有一丝不好。于是姬发想改革,众人一个劲儿拦着。
姬发当真想壮大西岐,见到此举他心中憋着一股怒气。
哪知,阻拦他之人不只有贵族大臣,他父亲为他生的几十个“好兄弟姊妹”全部都来拦他。
明明天气接近春秋,姬发却感到了冬日严寒。
无数人挺百姓,自然壮大的百姓的盛势,他们越发有底气。
一瞬间姬发有些茫然,莫非自己真的做错了?
他拼着最后一口气依旧没有松懈,谁知正在他顶着压力勇往直前时,他父亲却将他叫了过去,对他叹息道:“发儿,要不就此算了?”
姬昌的话犹如压倒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浑身被卸去了力气,有气无力道:“既然如此,那就暂且算了。”
在他离开姬昌房中后,姬发眼中最后一缕温度消失,他的眼神变得冰冷。
——
殷商境内。
天气寒冷,人们瑟瑟发抖。茫茫大雪为这片村庄蒙上了一片白布。
村庄附近有一片树林,树林边上立着一所茅屋。屋内有黑烟滚出,透过窗户隐约可以看到里面亮着火光。
火光虽暖,人的心却冰凉。
枯瘦的老人窝在茅屋角落用仅有的体温暖着小孙儿,孙儿气息微弱道:“爷爷,我饿……”
老人望着窗外的茫茫大雪,深陷的双眼泛出泪花。
他饿得连手也抬不起来,却挤尽力气发出声音道:“乖,让爷爷先歇会儿,等爷爷歇够了就去树林里给你找吃的。”
孙儿用脑袋蹭了蹭老人的胸膛,他带着哭腔道:“爷爷,饿……”
老人仿佛在一瞬间被抽干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