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3


,他的目光飘出窗外,在乌泱泱的人群中恍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他下意识张了张口,喉咙却阵阵发紧,像个哑巴一样想说说不出话。

他舍不得眨眼,可是下一刻,那人影还是消失了。

“我刚刚……好像看见了陛下。”

文濯兰大惊,却强装镇定:“怎么可能?陛下勤政,此时恐怕还在紫宸殿处理政务罢。”

“……倒是我眼花了。”

“还是不要下去走了,这条街太拥挤,小心伤着你,待会儿圣慈古寺中有的是要走的地方,那千阶长道便算了,爬上去太累,我们去旁边的梅林,良辰美景,坐在亭中赏梅煮茶,也算是一大乐事。”

“如今有了这副腿甲,还有春阳和念恩帮衬着,千阶长道也算不了什么。”文卿的目光依旧在人群中逡巡,“我有未了之愿,持向佛前,祈天保佑。”

“什么心愿?”

“山河无恙,政治清明。”文卿脱口而出心中的愿景,随后顿了顿,犹豫了一会儿,神情有些茫然。

似乎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脑海中为何会浮现出这样一个愿望。

但他想了想,又添了后半句,将这个愿望变得十分合理。

“陛下龙体康健,长佑国安。”

——

苏纪堂从九机塔密阁出关时,苏拙玉已经在钦天署枯等两天了。

星象变动之事向来神秘莫测,从中推演出藏有吉凶祸福意义的卦象更是难如登天,占星官一职向来不是寻常人能胜任的,作为钦天署监司的苏纪堂更是要时时刻刻关注星象符卦,一旦进入密阁,便不能因为一己之私终止推演。

他以为苏拙玉早就离开了。

但苏拙玉没有。

他坐在钦天署底楼的长椅上,神情恍惚,面色憔悴,苏纪堂走路向来没有声音,将所有人遣离,一直走到他面前,才见苏拙玉猝然抬起头来,似乎愣了一下,旋即跳起来抓住他的手臂。

“陛下的命格……”

“你来晚了。”苏纪堂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却伸手抚了抚他下巴上的胡茬,“已经不重要了。文晏清把前尘忘却,不会再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你该为他感到高兴,拙玉。”

“长痛不如短痛,如此一来,陛下驾崩之时,他便不会跟着去了。”

“他的命很珍贵,和你一样,都是用陛下的命换的。”

“……什么?”苏拙玉听不懂。

他沉默片刻,将事情的原委一一道来,苏拙玉听着,神情恍惚,却无法像以往经受所有的不幸一样逆来顺受,他终于崩溃地哭了出来,钦天署中回荡着他痛苦的哀鸣。

他无法承受如此沉重的命,绝望之际,便只能将矛头对准给予他这条命的人。

“那你呢?”他哑声道。

“……”

“所有人都活得如此悲惨,那你呢?”

作者有话要说:

第58章 明君

从圣慈古寺回来之后, 文卿的心情似乎好些了,冬日里枫糖一般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路过一个小摊, 百十来块枣泥桂花糕摆放得整整齐齐, 表面撒满糖霜,文卿让春阳买了两块,好吃是好吃, 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他不知道自己为何被困在这种情绪之中。明明他的生活如此圆满, 什么也不缺,连沉疴难医的病体也慢慢好转, 双腿也能借助腿甲行走自如。

可他每每看向身侧,看见文濯兰, 看见春阳, 看见文念恩, 看见所有围着他转的人, 心口却空落落的。

“文大人。”

却说瑞王公仪霄奉旨入京,与陛下一同祭祀宗庙,回禀湖广政事,修整王府,颇为忙碌,等闲下来已经是大年十五了。

元宵佳节,公仪霄一大早便来到相府, 拜谒多年不见的帝师。

曾几何时, 文卿还是太子少师, 辅佐公仪峻登临至高之位, 如今公仪峻已为阶下之囚, 当初最不受待见的三皇子荣登大统, 竟给了文卿最高的尊崇。

这场棋局,原来从十年之前就已经布下,可笑他还妄图和公仪峻争一争文卿,不曾想从一开始所有人便都是文卿的棋子。

“瑞王殿下,快请进。”

瑞王先天哑疾,好在身边有个一直跟着他的传言官,编排了一整套动作传言表意,但那套动作也只有那位传言官能看懂,只有他有资格向旁人转述瑞王的话。

瑞王封地远,难得回一次京城,之前文卿政务繁忙,府上不待来客,如今新政推行,百废俱兴,帝王又勤政,闲暇的时光便多了。

“文大人,殿下说想邀请你去揽月阁吃酒酿元宵,若不嫌弃的话,烦请移步。”那传言官从属下手中接过一个玉盒,双手呈上,“这是殿下赠与大人的见面礼。”

一枚半墨半青玉雕刻镶嵌而成的玉玲珑,驱邪避祟,坠着一条花色的穗带,编得有些不齐整。

公仪霄朝他笑笑,神色有些赧然,目光却紧紧黏在他身上。他还记得当年文卿很照顾他,暗中给他指了条明路。

如今他在封地过得很好,受着百姓爱戴,母妃也接过去了,一家人在一块儿过着自在充实的生活,虽言语不便,却有青梅竹马的传言官陪着,也耽搁不了什么。

文卿看着他的笑容,一时有些恍惚。

他接过玉盒,勉强莞尔微笑:“正好还没用早膳,便一起去罢。”

“姑姑也一起。”

竹舆出府,四辕皆青,外饰玄锻,家仆随从鱼贯而行,街上张灯结彩,喧闹的人群中偶尔传来阵阵笑声,沉闷而遥远,像是隔着一层无形的纱。

文卿乔装下轿,未着官服,依然有认出他的大臣惊了一跳,又见他身边的瑞王殿下,忙着过来巴结。

却被文念恩拦在了数尺之外。

“每年这太元街啊,元宵都有灯会,晏清,你看那边,展灯台都搭建好了,就等夜幕降临,京城每家每户都在那上面挂一盏自家的花灯,有些来得晚了,挂不上,就赠与有缘人。”

众人走上阁楼,竹梯旁开一窗,从那望出去,能看见行人如织,和庙里巨大的展灯台。

文卿轻轻颔首,并不言语。

“殿下说,他小时候都没有见过。”言官传话道。

“殿下幼时,庙里要四处赈灾救助百姓,恐怕没有办法年年都置办灯会。”文濯兰道。

“如今陛下治国有方,天下太平,实乃万民之福。”言官继续传话。

文濯兰一听别人提起陛下就心惊胆战的,忙岔开话题:“待会儿太元街有舞狮和高跷演出,可要选个位置好一些的雅间,最好是能一边用膳一边观赏。”

“殿下说,不必担心,他已经安排好了。”

文卿一路上都很寡言,安静地听着众人说话,不知为何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