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7
从明日就来我这里帮着抄佛经吧。”
刘欣宝和陆瑶都恭声应下。
等出了皇后宫中,陆瑶就对着刘欣宝行礼,等着太子妃先离开。
刘欣宝笑了下说道:“你成亲的时候,我怕是不能去了。”
陆瑶提到亲事也是有些羞涩的,说道:“不敢劳烦太子妃,只是太子妃也要多保重身体。”
刘欣宝点了下头:“等以后你进宫,我们再聊。”
陆瑶态度一如既往的恭敬:“是。”
刘欣宝也没有多留,带着宫人离开了。
陆瑶双手交叠放在身前,低着头站在一侧,等到太子妃离开,这才站起身说道:“李嬷嬷,那我们明日再见。”
李嬷嬷是明天才会到陆家的,毕竟陆瑶也要给李嬷嬷收拾一个住的地方,行礼道:“我送姑娘。”
陆瑶笑着拒绝道:“由宫人带我出去就好,明日我让人到宫门口接嬷嬷。”
李嬷嬷赶紧说道:“奴婢自己去就好,不敢劳烦姑娘。”
陆瑶闻言笑了下,说道:“以后我还需要多依仗嬷嬷,我们之间也无需这般客气了。”
见陆瑶都这般说了,李嬷嬷才说道:“那就多谢姑娘了。”
作为皇帝的唯一儿子,又是自幼被封为太子,太子的宫殿自然是奢华的,可是刘欣宝想到要回去就感觉到压抑和窒息,就好像被人扔进潭水之中,那种看不到光的绝望,所以她走得很慢,就好似在欣赏宫中的景色一样。
跟在她身边的宫女低声说道:“还请太子妃多注意些那位陆姑娘。”
刘欣宝脚步顿了下,微微垂眸才继续往前走:“怎么了?”
宫女说道:“皇后娘娘对陆姑娘太过照顾,奴婢瞧着有些赏赐都与您持平,不仅如此,在某些方面皇后娘娘对陆姑娘太过照顾周全了。”
见太子妃没有开口,宫女又大着胆子说道:“太子妃您的一身荣辱都寄托在太子身上,您得多为太子考虑。”
刘欣宝这次停了下来,转身看着那容貌秀美体态婀娜的宫女,笑着说道:“你既被太子收用,又如此关心太子,就去太子房中伺候吧。”
说完刘欣宝又看向剩下的宫女,说道“你们愿意的话,也一并过去,我身边并不需要这样的人,而且……”停顿了下,刘欣宝接着开口,“若是你们谁有孕了,也早早禀明了太子,莫要耍那些小聪明,免得最后反而获了罪。”
关于那小产宫女的事情刘欣宝已经知道了,皇帝对太子心软,却不会对太子身边的人心软,因为宫女小产的事情,太子身边的人都被换了一波,那些帮着太子隐瞒的更是没有好下场,还要连累到家里人,至于被换下来的人,反正宫中再没有他们的消息了。
如今太子身边的人,刘欣宝冷眼瞧着都各有心思,至于太子不顾身体睡宫女妾室的事情,想来皇帝和皇后是知道的,可惜他们没有再管的意思,就连太医也没有再多言一句。
刘欣宝有时候都不懂太子到底想要做什么,说他不在乎自己的身体,就差直接把药当饭吃,最多两三日就要见一次太医,说他在乎自己的身体,却从未想过修身养性,整日都要临幸女子,而且每个女子最多睡两三次。
其实刘欣宝都要庆幸,自己没有把一起长大的贴身丫鬟带进宫中,要不然她真的不一定保得住自己的丫鬟,只是如今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怎么想的,太子是真的不行啊,她现在就是能活一天是一天,她觉得在连累家人之前,她就选择自尽好了。
陆瑶自然不知道刘欣宝的一番打算,回到家中,就让绿蕊去收拾了单独的小院出来,那院子自然不大,却也没有办法,毕竟陆家就这么大一点,除此之外还选了两个小丫鬟在那院中打扫,到时候李嬷嬷要是自己带了人伺候,就让小丫鬟打扫卫生一类的,若是没有带的话,李嬷嬷也可以选个合眼缘的放在身边。
除此之外,李嬷嬷的月银和份例也是要另外安排的,不可能和家中其他人一般,犹豫后李嬷嬷的月银就比管事少了一点,比绿蕊多了些,陆瑶还特意与绿蕊提了。
绿蕊倒是不在意:“李嬷嬷是宫中出来的,自然要如此的。”而且她的家人帮着打理铺子,每个月拿到的分红也是不少的,更何况陆瑶还时常私下给她东西。
陆瑶却觉得绿蕊委屈了,明明她们两个关系才是最好的:“以后我私下补给你。”
绿蕊闻言笑道:“我知道姑娘的心意,姑娘不要太过在意这些了。”
陆瑶靠在绿蕊的身上,笑道:“绿蕊最好了。”
等丫鬟把小院子收拾完,陆瑶和绿蕊还过去看了眼,改了其中几个地方,确定没有疏漏才满意,毕竟李嬷嬷是皇后的人,不管多小心都是正常的。
第二日是绿蕊去接的李嬷嬷,毕竟任何事情是有个度的,如果陆瑶亲自去接就显得太过了。
李嬷嬷在看到陆瑶没来后,心中松了口气,说到底她也只是一个宫中出去伺候人的,若是陆瑶对她不满意,她就算重新回到宫中,怕是也得不到皇后的重用了,她愿意到陆瑶身边,也是为了以后,她是真心希望陆瑶好的。
而此时刘尚书的妻子赵氏亲自到陆家道谢,她带了不少谢礼,还说等陆瑶出嫁的时候,来添妆凑热闹,语气很是客气,态度也格外亲热:“当初太子妃还没有嫁入东宫的时候,就说过与陆姑娘关系极好。”
陆瑶闻言温声说道:“太子妃人很好。”
赵氏笑的慈爱:“太子妃信中也提到在宫中,就盼着你与她说话呢。”
这话陆瑶却不好接,谦虚地说道:“是太子妃对我多有照顾。”
赵氏倒是又说了几句,这才告辞离开。
李氏和陆瑶亲自把人送到门口,等赵氏上了马车离开,李氏和陆瑶才回去,问道:“那李嬷嬷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陆瑶想了想说道:“很有分寸的人。”
其实在宫中最重要的就是分寸两个字了。
李氏开始还不明白,等见到李嬷嬷后,就忽然懂了女儿的话。
李嬷嬷进来后就对着李氏和陆瑶行礼,主动说道:“老奴夫家姓李,只是与夫家早无联系,在宫中伺候的时候,倒是不好改了称呼,如今出宫,还请主家允许老奴改回本姓。”
陆瑶倒是听出了李嬷嬷话中的意思,这是撞了她母亲的姓氏,所以主动提出要改姓,至于夫家是不是姓李,就无需深究了:“不知嬷嬷本姓是什么?”
李嬷嬷恭声道:“老奴姓王。”
陆瑶闻言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