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


俍客气道。

姜洛白闻言微讶,怎会是通判来迎他,他忙后退一步躬身行礼:“下官见过程通判。”

“该是下官去拜见通判大人,怎敢劳大人…”

“欸。”程和俍忙按住他的手,眼睛笑眯成一条缝:“姜兄此言差矣。”

他不动声色的往姜家家眷处望了眼,在姜滢面上短暂的停留后,笑意更浓,靠近姜洛白轻声道:“以后还得请姜兄多加照拂呢。”

姜洛白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客气道:“怎敢怎敢,下官初来乍到还要请大人多加指点。”

接下来又是好一番你来我往的客套话。

姜滢微微垂眸,心中有了猜测。

观通判大人对父亲的态度,格外热切些,可姜家在京中并无关系,若她猜的不错,多半是因为郡王。

难道苏州之事都已传到了京城。

“姜兄一路舟车劳顿,不如先去看看宅子?”程和俍道:“姜兄放心,这几处宅子都是很不错的,价格还公道,要不是…”

程和俍没再继续往下说,姜洛白心里却有了底。

方才他见程和俍往家眷中瞧了一眼,心中就已了然,多半是六丫头的事传到了京城。

“如此,便有劳通判大人了。”

“欸,姜兄这就是与我见外了,不知姜兄今年几何?”

姜洛白如实答了。

“那比我小几岁,若不介意,我就托大唤一声姜老弟?”程和俍道。

姜洛白忙拱手,温声道:“程兄。”

程和俍笑容满面,愈发热切:“姜老弟,弟妹,这边请。”

一行人说说笑笑看完了几处宅子。

“不知姜老弟满意哪处?”程和俍笑问道。

姜洛白与周氏对视一眼,道:“最后一处就极好,只是不知价钱…”

“姜老弟放心。”程和俍从袖中拿出一纸契书递给姜洛白:“瞧瞧,价格可公道?”

姜洛白接过契书一看,讶异道:“这…如此便宜?”

“嗐,自家人嘛。”程和俍示意姜洛白瞧契书屋主名字。

姜洛白这才注意到,屋主姓魏。

魏…

姜洛白惊愕的抬头,快速看了眼姜滢。

周氏最先反应过来,从姜洛白手中接过契书,快速扫过后,朝程和俍微微颔首,试探道:“大人,这宅子?”

程和俍回之一礼,笑道:“只要诸位满意,我这便去回明郡王了。”

姜洛白与周氏双双一怔。

果然是明郡王安排的!

姜滢捏了捏手中帕子,心中难掩惊讶。

他竟然如此周全。

“姜老弟放心住着,这是郡王私产。”程和俍似是看出姜洛白与周氏的顾虑,道。

姜洛白这才回神,却突然想起什么:“方才那几处…”

“都是明郡王私产。”

程和俍笑着从怀中取出几张契书:“每一处都已拟好契书。”

这姜家真是走了狗屎运了!

竟然能得明郡王这般看重。

程和俍如此想着,又往姜滢处瞥了眼。

姜家几位姑娘模样都很出挑,可若能称作苏州第一美人的只有这位。

想必,这应就是六姑娘了。

这般出挑,也不怪不近女色的明郡王动了心思。

“既然宅子已定好,那我便不打扰姜老弟了。”程和俍收回视线,拱手道:“府尹大人特许姜老弟休憩三日,再上职。”

“多谢府尹大人体恤。”

姜洛白谦和致谢:“我送送程兄。”

待二人走远,周氏才看向姜滢:“六姑娘…”

姜滢摇了摇头。

她对此也并不知情。

姜洛白很快便回来了,姜滢先迎了上去。

“父亲?”

姜洛白朝姜蔓几人道:“进去看看房间吧。”

姜蔓三人明白姜洛白有话要与姜滢说,便都往后院而去。

“我已问过通判大人,如今京中皆知,此次调任是因明郡王……”几人走远后,姜洛白才看着姜滢道。

周氏与姜滢同时一惊。

怎会如此。

此事分明与明郡王无关,如何会有这样的传言。

“那…六姑娘与明郡王,又是如何传的?”周氏犹豫片刻问道。

“与事实相符。”姜洛白道。

正说着,院外便进来一位宫人。

姜滢与他对视一眼便低下了头。

阿礼先是朝姜滢颔首行礼,才走向姜洛白:“姜大人。”

姜洛白注意到他方才的动作,便猜到应是明郡王的人,遂客气颔首。

寒暄几句后,阿礼便道:“京中福如寺香火鼎盛,菩萨很是灵验,姜大人后日可要去拜拜?”

姜滢闻言脸颊顿红。

他要见她。

姜洛白自是应下:“多谢内侍提点,初来京城,是该前去拜一拜。”

阿礼便浅笑着告辞。

临走时,又朝姜滢微微颔首。

待阿礼走后,姜洛白与周氏不约而同的看向姜滢,姜滢面露羞赧,慌忙告退:“女儿先进去了。”

姜洛白与周氏皆笑了笑。

姜滢脚步飞快,脸颊也滚烫的厉害。

她来时还觉彷徨不安,想着一月未曾有他的消息,是不是早将她遗忘,可到了才知他竟已为她安排的如此妥帖。

想起那张惊为天人的脸。

姜滢的脸又红了红。

也不知他喜欢什么,她该备些谢礼才是。

作者有话说:

初吻下章见呀。

第30章

福如寺是京中最具盛名的寺庙之一, 也是高门贵人经常出入的地方之一。

姜家初来乍到,尚不识得各家夫人小姐, 少了客套攀谈, 一行人早早便到了大殿,礼佛后便由小沙弥领着去了供香客歇脚的寮房。

姜滢还没进去就被小沙弥拦在了门外:“寺中有一处小花园,栽种着几盆名菊, 此时花开正好,女施主可去瞧瞧?”

姜滢看了眼姜洛白, 后者轻轻点头。

众人心知肚明, 赏菊是假, 见人是真。

郡王府那边虽还没给个章程,但郡王离开苏州时留了玉佩,又要走了姜滢的生辰帖, 勉强能算是订了亲, 眼下就只差过个明路。

如今二人相见, 倒也不算违背礼法, 且...早在姜滢当街上了明郡王马车, 进了魏宅时,就已经没法细算了。

当今世道女儿家名誉极其重要,这种事一出,就算明郡王不放人回姜家直接纳了,也没有人觉得不妥,能给个姨娘的名分,就该知足了。

好在明郡王有意周全, 没在苏州要人, 离开时又将姜滢留下让她随姜家进京, 已算是给足了姜滢体面。

明郡王在京中为姜家做的这一切安排也足可见其用心, 加上在魏宅那几日对姜滢以礼相待,姜家上下对明郡王都万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