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79
有点像是师爷,但是又没完全是。
七月底的时候,烤窑就已经建成了,八月初就陆续的烧起来了。
冬暖并不急着烧玻璃,毕竟想把玻璃运出去,还是需要路。
不然这么脆弱又娇贵的东西,就走如今的泥土路,估计能碎一大半。
所以,先想富,还是要修路的!
八月开窑之后,冬暖将之前准备的材料一并送了过来,然后开始烧水泥。
第一批水泥出来之后,冬暖看着成色还有配比,还算是满意。
“可以了,可以了。”冬暖检查完之后,放心的点点头。
听她这样说,寒江楼暗自松了口气。
他们一来就铺的很大,如果短期内没有成果,也就没办法提升大家的士气。
特别是,村民们的士气。
这很重要!
如今有成果了,就可以开动了。
寒江楼最近一直都守在回光村,反正县衙那边有高知县呢,他经验丰富,不怕处理不了。
而且领着钱就得干活,反正没交接完,他就得干!
所以,寒江楼不需要操心,天天都在回光村这边盯着,有的时候还亲自上阵干活。
他原本力气就大,像是这种体力活,那可真是回到他的领域了。
他一出马,不仅威慑重,而且带来的压力还不小。
毕竟,大老爷都这么能干,你再偷懒,不合适吧?
谁也不知道,开山组这边是什么时候卷起来的,反正等有些人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卷到天昏地暗了!
当然,身为悄悄带头卷的寒江楼,如今已经深藏功与名,收拾了一下自己,就准备去府城了。
他得去向知府申请修路事宜。
像是这种大的变动,肯定得让上司知道的。
至于上司怎么样跟京城那边汇报,那寒江楼不管。
反正皇帝来之前问他,能不能把靖县治理好,能不能把靖县带富,他说的是,只要放手让他做,他会尽最大的努力。
所以,他干了,皇帝也得支持嘛。
就算是有些压力,找知府啊。
他同意的。
许知府:……!
我可真是他娘的谢谢你了。
从寒江楼来靖县开始,靖县的富户们就在暗中观察。
发现这位新来的知县大人也是个一腔热血的,而且比当年的高知县还要热血,人家一来就搞了一波大的。
而且,人家比高知县有钱啊,上来就直接自己投钱,让村民肥了一波。
反正地里还没收成呢,村民们手里的钱倒是多了起来。
连带着,最近靖县县城的整体消费水平都上来了不少。
要知道,靖县县城,一共也没几家店,数来数去,勉强凑够十家,这里面,还有九家,可能都是几家富户的产业。
从前,店里的销量感人,他们也不止这一家铺子,不过就想着,蚊子再小也是肉,多少也能挣一点。
而且,县城嘛,到底要有县城的样子。
但是,最近店里的营业额明显上来了,虽然不多,但是比之前还是热闹不少。
这跟冬暖他们的折腾肯定是有关系的,有钱赚虽然不多,但是富户们还挺高兴的。
原本,他们还以为,寒江楼一来,肯定是要给富户门开开会,敲打一番,让他们多少进贡一点,意思一下的。
这种事情,高知县在的时候,他们也是做的。
高知县多少也会收一些,毕竟这算是双向合作。
他们识趣的进贡,高知县这边,在有些事情上面,稍稍放水,给他们一点便利。
也不是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就是有些事情上面,别卡他们就可以了。
只不过,他们左等,寒江楼没开会,也没敲打,右等,还是没来。
反而人家自己折腾着去了村里,这一搞,富户们就不懂了。
第502章 这个可以有
其实不光是靖县的富户们暗中观察着寒江楼,礼州府城不少富户,甚至是一些小官那边,也暗中观察呢。
官员们关注是因为,以后大家就是同僚了。
虽然说,知县只是七品小官,但是吧,府城这边的官员,除了知府,其他人官阶也没多高。
而且大家各司其职,除了知府,是正经的上峰,其他人其实说不上谁是谁的上峰。
所以,不是上下级的关系,如果能和平友好的相处,谁不愿意呢?
新来的知县,一般情况下,都会设宴,宴请这些同僚,大家一起吃吃喝喝一顿,算是熟悉一下,以后也方便行事嘛。
当然,靖县穷,他们也没多指望,就是想去摸摸这位京城来的贵公子。
但是,人家不按套路出牌啊,根本就没想过宴请。
啊,也不是,人家请了自己县里的几个下属。
好像是宴请了,又没完全宴请。
原本还以为,是寒江楼刚来,发现靖县跟自己的预期差别太大,所以一时接受不了这样的心理落差。
说不定,适应一段时间就好了。
结果,这些人等啊等的,发现人家根本没有不适应这回事儿,直接就去搞大事了。
就是这个大事儿,其实他们也没太看懂。
至于富户们,想法和心思跟县城这边的富户差不多,怕知县悄悄宴请他们,然后敲他们一笔。
哎,没办法,谁让靖县穷啊,为了百姓,知县都开始厚着脸皮搞这些了。
反正,高知县搞过好几回。
偏偏他们这些富户,空有钱财,没有权势,哪怕对上个七品官员,他们也毫无招架之力,只能老实的被敲。
所以,如今也都忐忑着呢。
特别是,那些开着商铺,养着商队的。
士农工商,那些家有百亩良田的还好,人家至少还归在农这一行列,身份地位不会被人轻视。
但是那些纯粹的商人就相对惨多了,也更加的害怕。
但是,他们也是左右前后,反复来回的等。
结果发现,新来的知县根本没想过这事儿,人家自己搞事情去了。
礼州府下其他几县的县令,自然也听说了寒江楼,他没来之前,关于他的信息,就已经摆在各自的桉头了。
知道对方的身份,知道对方就是来渡金的,当然他们也不知道,这么穷的靖县有什么可渡的。
但是陛下安排,他们听着就行了。
礼州府整体都穷,靖县只是最穷,并不代表着,其他县就不穷了。
能被发配来这边当县令的,要么就是没关系,没门路的,要么就是当初怀着一腔热血,结果被现实教做人,最后发现离不开的。
很多人其实是郁郁不得志,发现调任无望之后,便开始躺平了。
如今来了个新人,他们好奇观察了一阵,发现挺能折腾之后,也没太当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