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4


争夺天下了。”

周团练笑盈盈的看着他,反道:“若是如此,也不无不可。”

申金一愣:“真的假的?”

周团练给了他一下,淡淡道:“现在说这些还操之过急,皇帝还活着,太子也还在。”

“不着急,慢慢等着就是。”

申金摸了摸脑袋,一时心底浮现起一股难言的冲动和欲望。

周团练又道:“既然如此,一事不烦二主,你带上一千人马,前往江南等地‘说服’那些大人物吧。”

申金犹豫道:“一千人够了吗?”

江南最大的屯军地就是他们青州营,可是各地也有防守军备,并不是那么好招惹的。

若是再往南边,西南和海滨等地也有驻军,只是大魏不重视这些地方,所以显得分外不起眼。

周团练只笑:“你们是去合作,又不是去打仗,一千人足矣。”

申金领了任务退下。

很快,王指挥使火急火燎的过来了。

“周昌,本官让你清点人马,勤王诛逆,你怎么毫无动静?”

周团练一副懒洋洋的样子:“王指挥使,勤王诛逆是大事情,我总不能随意做主,还得与兄弟们商量一番才是。”

“这还商量什么,上有皇后太子的命令,咱们只需要奉命行事。”

周团练笑道:“可山北那边还有陛下的号令,那可是压着玉玺的。”

“荣亲王犯上作乱,挟持陛下,盗走玉玺,他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王大人,谁是乱臣贼子还无定论,青州营只认虎符,若无陛下号令,恕下官无法从命。”

王指挥使气急败坏:“周昌,老子才是青州营指挥使,你得听我的。”

周团练淡淡耸肩:“那王大人大可以罢免下官,自己调兵遣将。”

王指挥使气得发抖,他若是能差使得动手底下的人,哪里会来跟周昌废话。

这些年来,靠着王家的权势,他在青州可谓是过得顺风顺水。

临了到了用人的时刻,才恍然发现除了身边的几名亲兵,青州营的人压根不停他的号令。

王指挥使心急如焚,咬牙道:“你到底怎么样才肯出兵勤王。”

周团练慢慢说道:“本官说了,非虎符,青州营不可随意调动。”

“你——”

王指挥使脸色一冷,忽然想到了什么:“周团练,听闻你与漳州知府赵云安私交甚笃,互称莫逆。”

周团练挑眉不语。

“那你应该知道,赵云安家眷都在京城,是死是活,不过是皇后一句话的事情。”

周团练哈哈一笑,不可思议的看向王指挥使:“王大人的意思,是拿赵大人的亲眷威胁下官?”

“周团练要说的这么难听,我也没有办法。”

周团练看着他的眼神,就像是看着一个奇葩:“王大人,你是不是忘了赵大人身居漳州知府,赵云平人在北疆军,北疆顾将军还是赵家的岳父大人。”

“不知道皇后会不会冒着激怒他们,迫使赵家站在荣亲王那一边的可能,为王大人出气。”

王指挥使顿时失去了言语。

青州营出面之后,漳州府便别摆在了台面上,成为了大魏的一个中转站。

蓝袍军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在发展壮大,只是此刻他们并未穿戴蓝袍,而是隐匿在百姓之中。

漳州府府衙。

赵云安收到三哥的信件,忍不住皱起眉头来。

“粮草准备好了吗?”

马贵忙道:“已经准备齐全,但要越过凉州,送到北疆还有点难度。”

赵云平冷笑道:“不必担心,凉州如今自顾不暇。”

他想了想,又道:“去请望归过来一趟。”

很快,望归就到了他跟前。

养了半年,望归的气色好了许多,甚至开始长个子,如今看着已经是个身强体壮的半大小子。

“大人。”

他还开始变音,以前老爱叽叽喳喳,这几日都不太爱说话了。

赵云安让他近前来:“凉州军进入北疆之后,便失去了踪迹,可偶尔能接到音讯,说他们在匈奴人后方,侧方扰乱作战。”

“你觉得他们如今藏在哪里?”

望归拧着眉头,看着那张地图。

赵云安觉得那位凉州军的将领也是个人才,他抵达北疆之后,一定发现了丁家的打算,竟然带着那么多人消失了。

要知道他手底下可不是一百两百的军士,成千上万的人想要藏起来,是个大任务。

这样一来,确实是能暂时留存凉州军的实力,但是同样的,赵云平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望归沉吟了一会儿,指向了一个地方:“也许是在这三个地方。”

赵云安一看,是三个很不起眼的小峡谷。

“为什么会在这里?”

“这地方人迹罕至,却极为险要,猛兽不少,寻常不适合人藏匿。”

望归道:“但他们人多,还有兵器,自然是不怕的。”

“这样一来,他们便能伏击匈奴,进可攻退可守。”

赵云安眯了眯眼睛:“你对北疆很熟悉。”

望归忍不住伸手拂过地图:“这些地方,爹爹都带我走过。”

“不只是这里,还有这里。”他手指划过匈奴人的地盘。

忽然,望归抬头道:“大人,我想去北疆。”

赵云安并不意外,只是皱眉问道:“你想好了吗?”

望归用力点了点头:“祖父,父亲坚持了一辈子的事情,不该断绝在我这里。”

“我想去那里,让他们一辈子的牺牲得到回报。”

赵云安露出一个笑容来:“如果你有这个决心,我会让常顺护送你们过去。”

不只是望归,还有他手中的精兵,能配合赵云平。

说出这句话之后,望归忽然松了口气。

他甚至轻松的笑起来:“多谢大人。”

“大人,等我回来,是不是就能看到一个朗朗乾坤的大魏?”

赵云安却无法给与这样的保证。

整个大魏都在观望着这场同室操戈的闹剧,京城便是暴风雨的中心。

礼部不情不愿,但在丁家武装力量的挟持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太子登基的典礼还是有条不紊的安排好,很快便到了这一日。

皇后换上了太后的冠冕,牵着小太子的手,踏上了高高的阶梯。

小太子带着帝皇的冠冕,显然这冠冕和朝服都不太合身,只是赶时间制作出来的,只能勉强撑住场面。

曾经被皇帝抱在膝盖上教导的小太子,此刻小脸紧绷着,亦步亦趋的跟在太后身后。

在他们身后的,赫然就是丁博文。

他身上那玄色蟒袍,彰显著丁家人的野心,如同一条凶猛的黑蛇,缠绕在大魏的脖颈上。

文武百官在军士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