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


的。

等到将来,金家还不得靠着大外甥提携,多补贴些银子也是正常。

“多亏了伯府照顾,家里头如今生意好,赚的钱也多,倒是妹妹与外甥在伯府,花钱的地方多,拿着手里头也松快一些。”

“这可是舅舅舅妈给的周岁礼,你可不能不收。”

金夫人的态度只是冰山一角。

皇帝亲自登门,还给了孩子一个允诺,这可是前古未闻的奇怪事儿。

外人不知内里,都以为皇帝这是看重永昌伯府,打算重用永昌伯了。

孩子能知道什么,这明摆着是给永昌伯的!

心思灵活的,自以为摸到了皇帝的心思,隔天便打发人登门送礼,都是打着周岁礼的名义。

一时之间,沉寂已久的永昌伯府门前,车水马龙。

别人不知道,永昌伯还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这般的厚礼他可不敢收下。

甚至就连宫中也传得沸沸扬扬,都说皇帝对永昌伯府的七少爷青眼有加,就连禄亲王也是如此,甚至还想要认作义子。

只可惜那七少爷是个没福气的,因为出生在盂兰盆节,早早的人了地藏菩萨当干亲,如今反倒是不能舍了菩萨再认。

太后宫中

身为太后的亲外甥女,越过中宫皇后生下皇长子的张贵妃,忍不住试探道:“娘娘,臣妾听说,近些时候陛下很是疼爱那赵七。”

太后慢慢喝着茶:“是有这事儿,说瞧着投缘。”

张贵妃抿了抿嘴,故意道:“陛下也真是的,平日里对几位皇子都淡淡的,反倒是看重外臣的子嗣。”

“就连贴身带了许多年的玄玉,也送送给了那赵七,这是不是太抬举他了。”

太后淡淡道:“你既然都知道那是外臣子嗣,还在担心什么?”

“姑姑,我……”张贵妃心底有苦说不出,别人只羡慕她身份高贵,有太后撑腰还生下大皇子,哪里知道皇帝对她极为冷淡。

甚至于连她生下的大皇子,皇帝也并不喜欢,总是苛责。

相比起来,反倒是无子的皇后,和出身低贱的宸妃更得盛宠,连带着二皇子也常压她大皇儿一头。

若不是她有太后作为靠山,恐怕早就被挤得没地儿站了。

太后瞥了她一眼,又说:“你啊,就是日子过得太顺,经不起一点风浪。”

“要哀家说,陛下宠爱赵七,你心底该高兴才是,赵七分的是二皇子的宠,于你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该着急的是宸妃,而不是你。”

张贵妃眼神一亮:“多谢娘娘提醒,那臣妾回去,就让人准备一份厚礼送往永昌伯府。”

“毕竟那孩子,也算是臣妾的晚辈。”

张贵妃心底想着,陛下宠爱赵家的小崽子确实是好,等赵云安年纪稍大一些,直接弄进来给她皇儿当伴读,到时候岂非更美。

别人的礼物,赵骏还能不收,可宫里头送过来的,却由不得他不收。

不只是张贵妃,就连皇后和宸妃,也先后派人送了礼过来,在这把柴火上又添了一把火。

赵骏忙于应付,赵云安也没好到哪儿去。

过了周岁,金氏忽然觉得孩子能开口说话,还得了皇帝喜欢,就该早早的开始启蒙。

永昌伯府的孩子,都是到了五岁才能读书。

金氏便道:“不去私塾,咱自己教也行。”

说完,便兴冲冲的找出启蒙书来,这些还是以前的赵二郎留下的。

金氏兴致勃勃的翻开一夜,对着儿子念:“人之初……”

卡嚓——这个桃子真甜。

“性本善……”

嗷呜,李子也好吃。

“性相近,□□……”

啊呸,这个梅子也太酸了,得蘸酸梅粉,还是桃子嘴甜,再吃一口。

金氏在旁边念得唾沫横飞,赵云安盘腿坐着,将自己的小点心吃的七七八八。

吃饱了,赵云安就往后一趟,翘起小脚脚看风景,至于亲娘的念叨,比催眠曲的效果都要好。

“呼呼呼——”

均匀的小呼噜声响起,金氏终于忍不住了,愤愤放下了书:“臭小子,吃饭的时候最精神,吃完就睡,也不怕变成小猪仔。”

说着故意捏住他的小鼻子:“安儿快醒醒,跟着娘一起念。”

“人之初……”

“我不。”

“人……”

“我不。”

“跟着娘一起念。”

“我不。”

“念书。”

“吃饭。”

“念——书——”

“吃饭,吃饭,吃饭饭。”

“睡觉,睡觉,睡觉觉。”

“玩,出去玩,一直玩。”

白嬷嬷在旁边笑:“夫人,少爷还小呢,这么点大能懂什么。”

金氏却说:“可我听人说,高门大户的少爷们,都是从能说话就读书,所以才显得比普通人都厉害。”

“夫人听谁说的?”白嬷嬷问道。

金氏低声道:“大嫂的娘家嫂子,刘夫人。”

“我想着刘家是清流门第,诗书世家,三少爷都在刘家族学读书,她说的肯定没错吧?而且大少爷跟三少爷,不都是从能说话就开始读书吗?”

白嬷嬷皱了皱眉,提醒道:“那也不是读书,只是磨磨耳朵。”

“那我也经常读一读,让安儿磨耳朵。”金氏笑眯眯的说,“虽然我的学识不如大嫂,可三字经总是会的,可不能让安儿比哥哥们差了。”

珍珠走进来,提醒道:“夫人,可不能都信了那刘夫人。”

“周岁宴那会儿,前头只送了一块银锁,说什么永昌伯府不大办,怕送厚礼不方便。”

“结果等圣人走后,又巴巴的送了厚礼过来,真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连白嬷嬷也评价道:“咱们伯夫人是个面面俱到,八面玲珑的性子,最贤惠不过,谁想到刘家夫人大有不如。”

金氏心底也这么想,却还是交待:“这话屋子里说说便罢了,出了屋子可千万别提。”

“那是自然。”

“刘夫人好不好我不知道,但刘氏族学在京城也是有名的。”金氏心底很是羡慕。

几个人达成了默契,但金氏还是孜孜不倦的给儿子读书。

赵云安该吃吃,该睡睡,有时候睡梦中伴随着的,都是金氏的读书声。

金氏这么努力,弄得他都不好意思躺平了,连着几日,都少吃了一颗枣子。

一段时间坚持下来,金氏不得不承认,她家宝贝儿子,对读书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金氏忍不住拉着白嬷嬷抱怨:“嬷嬷,你说这可怎么办,抓阄那日我就看出来了,除了吃的,安儿是对什么都没兴趣。”

“好好的书,都熏成肉味了,他一眼都不看。”

“我日日念三字经,他倒好,睡得比谁都香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