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1


的,师傅是好师傅,可惜学生的资质不是一般的驽钝。

不过这个驽钝也是因人而异。说得直白些,春纤这水平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原本也是有一打无一撞,佛系挑选。不想正挑着呢,一旁就有人对着自己手里拿着的鸡鸣闹春瓶做起点评来了。

管他真假,干卿何事?

春纤也没理他,直接侧过身子继续看那瓶子。只刚转过身,就听到身后有个熟悉的声音响起,吓得春纤差点将手里的瓶子摔在地上。

稳了稳心神,春纤直接将这只闹春瓶放到柜台上,低着头朝外走去。

往外走的时候,春纤还能感觉到两道视线一直盯着自己,春纤不敢回头,也不敢言语,僵着身子快步出了铺子,之后飞快上了马车,不做停留的回了家 。

林茗的视线一直没有离开那道熟悉的,有些落荒而逃的背影。

背在身后的手,紧紧握着拳头,不敢置信,又带着莫名的肯定。

是她吗?

是她回来了吗?

是...她。

另一边冯紫英先是眯了眼睛看向离去的人,然后才不动声色的打量起一旁的林茗。

这样的林茗,很少见。

确实很少见。

对于一个少年老成的人来说,失态到一直盯着人家姑娘的背影看得流连忘返,确实少见到让人不得不侧目。

.

京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春纤没想到出去那么多回都没遇见熟人,竟然会在今天冷不丁的出现了。

有些小心悸的拍拍胸口,幸好她和林茗没多少往来,不然就被他认出来了。

回到家,春纤转身就叫丫头将帷帽找出来晚上戴。

其实在春纤看来,晚上就安全了。

毕竟认识她,熟识她的人都在宁荣街上。今儿晚上又是整个贾家的大日子,上到主子下到奴才下人估计都有得忙呢,又哪会有闲心去西市逛花灯集市 。

不过黛玉到底是闺阁女儿,想必是一定会带帷帽的。她跟黛玉在一块,一个戴,一个不戴也是又怪又显眼,这般情况还不如都戴着呢。

而且戴帷帽的好处就是不怕冷风吹到脸,吃东西也不用注意仪态。

(*^__^*)

街上偶遇林茗的事并没叫春纤放入太多的心神,出去走了一圈,心情变得不错。仿佛昨日萦绕在身边的那股子绝望都被打散丢掉了一般。

春纤故意让人端了个碳盆后便打发了丫头,然后自己一个人在书房将买回来的书一通整理。

一份放在交易系统,一份卖给交易系统,另外一份就摆在书房里。等收拾完了,春纤就拿了些以前练字练画的宣纸丢到碳盆里。

等将能烧的都烧了,碳盆里就出现了不少纸灰,看了那碳盆一眼,春纤又等碳盆变凉这才端着碳盆将里面的碳灰都倒进马桶里。

收拾善后没多久,黛玉就过来了。

拉着春纤说了一通话,又问春纤送过去的匣子是做什么的,还上着锁。

“那里面装了些东西,放在我这里不保险,就让人送到你那里了。钥匙在我这里,之前还寻思着回头给你,叫你帮我保存,省得哪天丢了都不知道。”

春纤虽然这么说,但却没有要将钥匙现在就交给黛玉的想法。而是直接转换了个话题,说起了早年跟黛玉说过的倩女幽魂的故事。

黛玉闻言,就是笑。等笑得春纤都变了脸色了才一脸郑重的保证,“如果你将来嫁不出去,我就将你的棺椁安置在我家祖坟里,牌位也放在我跟前儿,保证你在下面也过得舒舒服服的。”

“不要,真要是进了你家祖坟和宗祠,那我还不是寄人离下?你听我的,就将我一把火化了,然后找个有风的日子,往天上一抛,嘛事都省了。至于牌位嘛,有没有无所谓,随便吧。”

“……”那你可真够随便的。

黛玉白了春纤一眼,然后又说起了旁的。毕竟大过年的说这些特别的犯忌讳。

说了一通,正好到了午膳的时候,黛玉打发人回府,然后便留在春纤这里一块用了午膳。

午膳后,俩人跑到炕上又说了一通悄悄话,完事才回家。

晚膳后,黛玉换了一身方便出行的衣裳便来找春纤。春纤倒是没换衣裳 ,还是白天那身出门穿的。等黛玉一来,直接戴了帷帽就跟黛玉上了同一辆马车。

马车里黛玉还对春纤说要买两盏漂亮的花灯,以及多猜几个灯谜语的话。但此时此刻的黛玉却不知道,这一次的花灯会让她失去了什么。

亲眼看着自己的小姐妹倒在血泊里,又是怎样的痛彻心扉……

第一百六十一章

马车走走停停, 时不时的就要避让一回,好在马车里的人也不赶时间,感觉到马车又停了, 便隔着车窗问一回外面跟车的丫头, 又怎么了嘛。

能怎么,还不是上元佳节,宫妃省亲呗。

元春是太妃, 又是太妃里独一个省亲的,所以她的仪驾要最先出宫。元春也没故意拿乔, 辞了太上皇和太后早早就坐上大轿出了宫。

紧随其后的则是当今后宫那波回家省亲的宫妃。

能省亲出宫的, 就算是为了皇家体面, 排场都不会小了。那么些皇妃一股脑的从宫里出来, 再加上各自的仪仗队,那堵点车真心不算事儿。

马车偶尔会停在一旁, 黛玉和春纤就趴在车窗那里看看宫中贵人的仪驾, 等人走远了,路又能通行了, 她们再收回小脑袋,靠坐在马车里小声讨论刚刚那谁谁谁如何如何,到也热闹。

林如海将儿女当眼珠子,自然看不上那些用闺女给家族搏前程的行为。黛玉又清高,也不是那贪慕皇权富贵的性子, 因此很看不上那些送闺女进宫,然后一家老小的爷们只想借着裙带关系却不自己上进的人家。

她家弟弟没出生就开始读书了,你们却只想着靠闺女吹枕头风,出息的都没边了。

也因此对荣国府这家人的厌恶,就又多了一层。

太上皇比二舅舅还大, 年纪与城外修道的敬舅舅相差无几,而元春大姐姐才多大呀。黛玉回忆了一下,想起元春的年纪也就比李纨小上些许。

想到守寡多年的珠大嫂嫂,黛玉不由小声跟春纤说起了因果循环。

别人家的闺女在你家守寡,你闺女即将为皇家守寡,这日子真没啥可庆祝的。

春纤弹了弹黛玉的脑门,觉得这娃想的有点多,“管那么多做什么?人就一辈子,年华稍纵即逝。为了些没必要的规矩教条让自己过得形容枯槁,图什么呢?”

所以真倒霉的丧夫了,那就好好的调整心情,然后再找个伴,开开心心幸福的过日子去。

当然了,若是觉得一个人过得开心,那就一个人过。

总之就是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