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8
赞不绝口的佳才学生变成自暴自弃的废物。也还记得一帘之隔的春纤如何的言词机辩。
他记得她身上的矛盾, 以及许许多多无法自圆其说的事。
他也记得她的骄傲和坚持。
腿疼时,他都会想起当初的事和她曾说过的话。虽然接触不多, 但林茗却知道春纤是个小富即安, 追求安稳太平的性子。
她很聪明, 她的眼界也很宽, 听她说话就能知道她读过很多年的书,涉猎非常广,但颠沛流离,为人奴仆的生活却让有她有畏手畏尾。林茗相信若非出身所限,她绝不会比荣国府的几位姑娘逊色半分。
可惜,正是这个出身误了她。
.
林茗那点心思瞒不过百荇,百荇见林茗颇有几分‘自知之明’到也懒得追究什么。
他以为他有资格追究点什么。
春纤以为百荇失踪的这些天, 其实他一直呆在院子里的莲花池子里。那日春纤还用手摸了一回他开在水面上的花。
看着春纤或是与来访的小红谈天说地,或是与荷叶张力家的一起做针线,吃美食,百荇发现他竟然百看不厌。
有时候,看到春纤兴起,会就着某个故事话本给荷叶讲一些歪道理, 百荇也能心生愉悦的听一回那些似是而非的话。
比如春纤就不止一次对荷叶强调女人不要一味不求回报的瞎奉献,会将男人惯成陈世美的。
如果说林茗在面对春纤时,想的是现实的功利,那百荇想的却是不包括现实功利的其他原因。
人有生老病死三千疾,死后百难皆消赏功罚过。春纤不是这个时空的人,她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死后魂归地府论生前功德劣迹进行赏功罚过。
她没有前世,也不会有来生,今生过后,身死魂消,彻底消失得无影无踪。
人死后,赏功罚过。种善缘得善果,可按功德转世。而起恶念造孽业,自有地狱论过罚诛。而那些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普通人,只要魂魄完整,便能等到一个轮回的机会。
这个时间可长可短,有人死后立时就可以投胎,有人则会等上数年才能转世。而为了不使魂魄到处游荡,活着的亲人便会为亡者建造寝墓,以供身躯和魂魄居住。
不然世人都知道轮回转世,又为什么要修建寝墓,时年祭拜呢?
╮(╯╰)╭
春纤是他冥婚的妻子,是上了白家族谱,立了碑文,召告了天地神明的,所以百荇想要春纤陪他。
然人鬼殊途,人/妖亦殊途的前提下,杀死春纤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他也这么做了。
但动手后,他又迟疑了。
因为他不知道春纤死后魂魄会立时消散在世间还是会回到她原本的世界去。
所以他怕了。
找到了人,却不知道要怎么做的百荇很是烦恼。他身上妖气鬼气并存,如果太靠近春纤,定然会影响春纤的健康,进而影响春纤的寿数。
而让他远离春纤,放弃春纤,他又做不到。因为春纤是他最后能拥有的‘东西’了。
百荇想,在还没有别的办法可用的前提下,呆在春纤身边,保护春纤的安全,别叫她提前死掉,就是目前他最应该做的事。
于是思来想去,百荇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他准备提炼百荇草的本体,将本体凝练成一件首饰,然后跟在春纤的身边再谋其他。
这么想的百荇一定不知道什么是交易系统的保存柜。
春纤习惯将自己喜欢的,用着顺手,看起来值些银子的东西放到交易系统里。而那个系统...以百荇的修为想要自己出来怕是比登天还难。
最重要的是这个系统是有保鲜功能的,食物放进去什么样,出来还是什么样。若真将百荇放进去了...估计他都感觉不出来时间的流逝。
而人的审美和喜好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变化。也许等到春纤三十来岁时,发现她曾经喜欢的东西都太幼稚了,然后直接打包全部卖给系统......让我们提前祝福百荇吧。
......
就在百荇忙着观察春纤生活以及凝练本体时,林茗旬休结束又回了书院。
春纤叫上小红,又租了辆马车,叫张力赶着马车带着她和小红几人在扬州城里好好的逛了一回。
可惜这会儿的扬州能逛的地方除了瘦西湖外,就只剩下个大明寺和文昌阁了。
不过文昌阁那边书生学子繁多,也不适合她和小红这样的年轻姑娘过去。
逛了一天瘦西湖,没发生任何意外事件,也没遇到什么人,很平静的一天。但去大明寺礼佛吃素斋的时候却遇到了与小红相熟的人。
小红与那家夫人行礼说话,介绍到春纤的时候,春纤也上前一步给那位年长的夫人行了礼。
春纤一来就告诉小红她改名换姓的事,这会儿小红介绍春纤的时候,也是用了林旖旎这个名字。
那夫人见春纤姓林,又见小红以妹唤之,便以为春纤是小红家的亲戚,到也没问身家来历。给了春纤一份见面礼,又邀她二人一起用素斋。
春纤本不太愿意跟陌生人凑热闹,但见小红态度不似往常,隐隐有些殷勤,便也随小红做主。
膳毕,又在大明寺里转了转,小红和春纤便坐车回家了。
马车上,小红小声告诉春纤那夫人的儿子与林茗是同窗,“......三月间那府上做寿,我和祖母也去凑了回热闹。这位夫人娘家姓张,正经的书香传家,嫁的章家也是门当户对。章张两家的弟子在读书上极有天份,虽然两家的爷们官职最高的不过六.七品,但想来升上去是早晚的事。到是可惜这位张夫人成亲多年一直无孕,于是多年前,她家的老太太便做主纳了一房良妾......”
良妾进门的第二年便生了个大胖小子,不过为了这孩子的将来,一出生便被抱到张夫人身边养育,就连族谱上记的都是嫡出的。如今那小子已经十七了,早年定过一门亲事,是张夫人娘家侄女,可惜那侄女两年前一病没了。
听小红说章张家的八卦,春纤也渐渐听明白了小红未尽之言。
章家的小子是张夫人抱养的庶子,还是个克死张夫人娘家侄女的命格。但张章两家的家世却是小红,或者说是林嬷嬷相中的。
明白小红有嫁到这家的想法,春纤本想调侃几句,可话到嘴边却又想到了她自己,瞬间没了调笑的心思。
玩了几天,对扬州有了大致的概念,于是这日一早,春纤带着维帽一个人出府了。
出了巷子便去了离巷子极近的车马行,租了一辆马车便直奔泰州。
乐家本是泰州人士,而泰州离扬州也不过一百多里的路程。若路上不耽搁,一天就能跑个来回。
春纤之所以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