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


南的事定下来了,春纤还以为她们走之前等不到薛家人来唤她了。

五月的天,热得叶子都蔫了吧唧的,春纤和同喜两个贴着墙根的阴凉处往梨香院去。

刚从夹道出来,就见周瑞家的一脸喜色走过来。二人停下脚步,同周瑞家的问好。周瑞家的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见她二人同行还笑着问这是做什么去。

春纤知道荣国府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但却仍旧做出一副我有秘密的样子,左右看了看,凑到周瑞家的耳边小声将她的‘猜测’说了。

周瑞家的一边听一边点头,“原我也听了一耳朵,还想着这事上竟有这种事。可不敢胡乱瞎说。”

“周大娘还不知道我嘛,最是本份不过了。若不是心里藏不住事,又怕得狠了,叫宝二爷看出来,我再不说一个字的。后来我想,咱们是什么人家,纵我身份卑贱,也得看主家是谁。靠着咱们老爷得了个官,他不好好当他的官,还敢为难老爷家的下人不成?那就真是忘恩负义没跑了。”对着周瑞家的撒娇似的来了这么一句,“还没问周大娘有什么喜事呢。也说出来让我们也高兴高兴。”

“什么喜事,不过是我闺女昨儿夜里生了个大胖小子。”

“这还不叫喜事,什么才是喜事。”春纤一脸惊喜万分,直给周瑞家的道喜不说,还摸了摸全身上下,找出一个一两金子重的金坠子。“前儿老太太赏了我和紫鹃一人五两银子,再加上林姑娘赏的,我自己存的,我原想着出门带那么多银子不方便,就想去钱庄换成金子,也不知怎么回事,就去了银楼,一见这个坠子就迈不动步了。赶巧手上的银子还够,便买了下来。我还想着怎么无缘无故就买了它,原来是应在这里了。

大娘往日待我不薄,我能在府里吃穿不愁,都是大娘当初买了我进来。那么多人里大娘挑了我,我这心里一直记得大娘的恩。知道大娘什么都不缺,也看不上我那三瓜两枣,只这等喜事,我都盼来了,总要厚着脸请大娘收下。不看旁的,只看我这片心吧。”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不说王夫人是不是真慈善,但她身边的周瑞家的最会搬弄口舌不说,她在府里还是个有实权的管事媳妇,轻易得罪不得。虽然这就跟黛玉走了,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回来。但不管怎么说,春纤都觉得有些事还是得做到位了。

现用现交,现上桥现扎耳朵眼的处事方式是人.情.事.故中最低等的操作。

春纤这话说得好听,也说得周瑞家的心里高兴。再见那坠子成色好,拿在手里也有一两重,便也顺势收下了。

夸了春纤几话,便放春纤和同喜去了。

是个懂事的丫头,比她那听话不听音的主子强多了。

周瑞家的在心里过了一遍春纤的‘好’,便脚下生风的去给王夫人报喜去了。

周瑞夫妇是王夫人的陪房,更是她的心腹,遇上这等喜事,赏赐自然是少不了的。

和王夫人相比,春纤那一两的金坠子还真不算什么。

第六十章

春纤一路跟着同喜来了梨香院, 一边往里走,一边还不忘悄悄的打量住了薛家的梨香院。

春纤早在王夫人派人打扫梨香院的时候,就跑过来看了一回。

这梨香院可比黛玉住的那个小院子大多了。

足足两进的院子。前厅后舍, 正房,厢房, 倒座房一样不缺。

院子有两个门,一个直接通向府外的户门, 一个开在府里的院门。

院里又有几颗梨树,还有一个正在拆除的小戏台子。

看到那个小戏台子时, 春纤的眼神有些飘, 荣国公的晚年生活还挺多滋多彩的嘛。

梨花绽放时, 院中摆一摇椅,手中再握个小茶壶, 两个玉狮子, 闭着眼睛听上一台小戏,到也惬意。

想到原着中这里最后成了一班小戏子学戏和居住的地方....可以想见当初这个地方就是做此用途的。

不然子孙再不孝, 也不敢真的将荣国公安享晚年的地方先给亲戚住,再给小戏子们住呀。

此时也算故地重游的春纤眼神还落在了当初搭建戏台子的地方, 那里早没了戏台子的影。如今只摆了一套石桌石凳,这么远远的看着,到也合适。

梨香院所谓的有十来间房舍, 其实这么说并不准确。两进院子光是下人的倒座房便也不指这个数了。所以书中所说的十来间房舍指的是主人的房间数。

薛家带进京城的下人并不多,主仆加在一起也没多少人, 这两进院子住薛家主仆,是富富有余。

后舍处有通街角门,薛家考虑过自家的实际情况,便将前厅做内院, 薛姨妈母女带着丫头仆妇住。再将后舍做前院,由薛蟠带人住着。一来进出方便,二来也保护了薛姨妈母女以及方便府中女眷走动时不会撞着薛蟠。

此时从梨香院的院门进去,穿过院子便是薛姨妈母女住的正房。

房前站立,等着丫头进去通报了一声,春纤才从丫头打起的帘子进了堂屋。

堂屋的布局没什么好说,上首坐着薛姨妈母女...也在春纤的预料之中。弯弯膝盖,给薛姨妈母女行了礼,然后才笑道,“不知姨太太和宝姑娘叫我做什么?”

春纤没办法说服自己见人都自称奴婢,好在荣国府就不是个讲规矩的地方,只要不在特定的人面前我来我去的,一般人也不会计较。

就好比现在,春纤名义上是黛玉的丫头,所以就算薛姨妈和宝钗觉得春纤规矩不好,也不好说什么。

毕竟...打那啥还得看那啥嘛。

_

这娘俩叫.春纤来一不是挑她规矩的,二不是跟她寒喧的,此时见人到了,薛姨妈自然要问一回府里传得流言是不是真的。

真的那部分比黄金还真,假的那部分那就没法形容了。

“......姑苏的甄家是不是那个金陵甄家的,时间过去太久了,我那时还小,也记不真了,但薛大爷从拐子里救回来的人却真真是甄家那位英莲小姐。说来,薛大爷不愧是薛王两家的血脉,随便在大街上挑个人都能挑个来历不俗的。”春纤心里想的和说出来的完全相反,但却不妨碍她此刻对薛姨妈的恭维,“都说外甥类舅,薛大爷慧眼独具,将来定能传承家业,光宗耀祖。”

薛姨妈闻言笑笑,转头看宝钗。宝钗垂眸想了想,笑道,“刚刚说了这么多,还不知道你是怎么就入了这府里。千里迢迢,不容易吧。”

何上不容易呀,鞋都跑丢了。

回想当初的种种艰难,春纤心里就恨的牙根疼。好在让她一路混进了京城没被那两家人逮到。

报仇血恨不容易,她也没那个精力跟一群人渣耗。她就好好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