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
一块做了件背心,另一块比较小,做了围腰。
表面上荣国府虽然对丫头们的穿戴要求并不多,但大致上还是有些规矩的。
比如说,一般的丫头就算是再冷,也不能在府里穿披风和斗篷。着装上都是外罩一件青缎子背心。
当然了,也未必都是缎子的,但却几乎都是青色的。就连府里给春纤发的‘工作服’,也有两件青色的背心。
府里的丫头着装大多都是外面一件青色的背心,里面的小袄和裙子到是随意搭配了。不过这个背心也有说法,有的掐牙,有的不掐牙。反正针线房那边发给春纤的背心就是不掐牙的。
于是这会儿,春纤请老板娘做的背心也是那种青色料子做面,里面夹着用黑色棉布□□子的背心。
可以拆洗的那种,正好方便春纤这种天天干活的小丫头身份。
至于那个围腰,也要按着相同的办法缝纫。
这个围腰会做成后世那种穿在衣服里面,可以护住腰和小腹的圆筒状护腰。
为啥要做这个?
因为春纤总感觉在荣国府做丫头不好好保护一下自己,就容易留下什么宫寒呀,风湿呀,腰间盘突出一类的后遗症......
╮(╯╰)╭
第四章
又在成衣铺子里定做了两双厚底棉鞋,一薄一厚两套棉衣后,春纤才在桂花婶见牙不见眼的笑容中走出铺子。
春纤穿越的时间比较短,针线活也才刚学了一年多,给自己做鞋或是做续了棉花的棉衣棉裤...做梦还比较快。她手头相对宽裕些,洽巧这时代还有成衣铺子的存在,便又跟以前一样,做了纯纯的消费者。
春纤左手一个篮子,右手一个包袱,步伐轻快极了,可见购物真的使人心情愉快。路上见到有卖京白梨的,瞧着到是新鲜水灵,便要了两筐让那果贩子半个时辰后送到家里去。
从保险柜里拿出钥匙开门,一边开门一边想着古人对府,宅,家,院,舍的用法用处的规矩。
她姓乐,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代,她都姓乐。在现代,她家的大门口还混个‘乐府’的门牌自娱自乐。在古代她是真不敢那么玩了。所以此时她家黑漆的大门上并没有挂任何门牌门匾,看起来和其他人家一样,普通至极。
推开门进去,里面也无甚不一样的地方。
典型的四合院建筑,正房带着左右厢房。还有兼隔成小三间做了仓库,柴房和厨房的倒座房。
天井不大,也种着一颗果树,夏日乘凉最好,结的果子也是极甜。
正房一侧有个栅栏矮门,推门过去,便是个小巧后院。面积也不大,但若是种些菜蔬,也够一家人吃了。
靠墙角处还有一口水井,避免了春纤去巷子口的公共水井提水的麻烦。
房子刚到手时,春纤一见这口井就去杂货铺子里买了个超大的木头锅盖,如今那锅盖就扣在井口上,做了井盖。
这院子的院墙修的齐整,不过春纤在买下这院子后,又买了些粗瓷器,摔碎了合着泥巴一块一块固定在墙头上。
其实就算是有那梁上君子出游,春纤这套院子里也没甚让人惊艳的存在。但就算这样,也没见哪个贫寒人家不锁门,不防盗的,不是吗?
所以此举虽然不知道能不能防住宵小,至少在春纤看来她做过努力了。
......
春纤这次回家还有个重要任务,那就是从水井里打些干净的井水,然后烧开了,放在房间里,等过几天冻成冰了,再回家将这些冰收到平台保存柜里,留着夏天用。
古代的夏天也很热,认真说起来,可能还是现代的夏天更热一些。
不过夏天有空调,风扇,冰棍雪糕,古代就只剩下井湃的瓜果和加了冰块的或是直接放到冰窖的冰镇绿豆汤了。
荣国府好歹也是百年豪门,家里自建了冰窖,但每每到了夏季,冰窖里那点冰压根不够霍霍的。
贾家正经的主子,有实权的管事们,得脸的副小姐,就算一人一天一盆冰,那点库存,也用不了几天。
粗使丫头大多都住在倒座房里,旁人是冬暖夏凉,她们则是冬冷夏闷,屋里经年晒不到太阳,冬天全靠火炕取暖,到了夏天又湿又闷,没半点解暑降温的办法。
她们这个身份是没冰可用的,春纤还是个怕冷又怕热的体质,夏天本就热,最热的时候再给茶房送两回水,整个人都跟水洗的一般。于是打那时候起,春纤便决定这个冬天一定要给自己储上足够用两个夏天的冰不可。
.
没住人的房子总带着一股子阴冷的感觉,因每次回来都不会留宿,所以春纤也没怎么太收拾。房间里的家具都用买的布盖上了,床上的被褥也都叠好打包放在柜子里防尘。这会儿将自己的房间简单的收拾一下,又拿了个褥子放在炕上,便没再管旁的。
在不小的炕上伸了一个懒腰,春纤这才不紧不慢的坐起来,拿起一旁的篮子将里面的绣品拎出来。
先将袭人的放进交易平台物品展台,等交易平台做完登记,定价上架后才将晴雯的绣品放到展台上。
按往常的惯例,绣品需要一点时间才会交易完成。所以这会儿春纤便跑去厨房拿了个水桶到井边打了桶水,一边刷桶,一边刷锅。
厨房里有几捆柴,是以几文钱一捆的价格从卖柴人那里买来的。
来古代之前,春纤一直以为古人用柴都是自己砍的呢。后来才知道古代专门有一种职业,就是贩柴的。
他们大多住在城外,然后每日挑着柴走街窜巷的售柴与城里人。这种生意一直很稳定,到了冬天就是他们的生意旺季。
因为春纤发现冬天的柴生生比夏天时贵了三文钱呢。
╮(╯╰)╭
春纤这边不怎么开火,就夏天时买了十几捆柴,在这房子里放了一些,剩下的都照例装进保存柜里备用。
其实说白了,是怕放在外面让柴潮了,这才放在平台保存柜里的。
此时拿出火折子点柴烧锅,不大会儿的功夫,锅里的水也开了。
水开了以后,春纤才想进来,她没有装冰的模具。
懊恼的拍拍额头,春纤看着那一大锅热水,头疼的在厨房里转圈圈。
装冰块的模具得定做,哪怕她现在冲出去做一个,也来不及了。
今儿不将锅里的水弄出来,下次回家时,锅里的水怕是都得连锅带水一块冻成冰。
那这锅肯定是不能用了。
呃...就算不冻成冰,这铁质的锅泡那么长时间的水,怕也是要生一锅的锈。
将水倒掉吧,春纤却觉得自己这小半天又刷桶,又刷锅,又烧水的...白忙活了。
正琢磨怎么办时,就看到厨房厨柜里那一整套白瓷餐具,眼睛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