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1
稳皇帝之位,甚至产生了让自己这一脉永为皇帝的想法。
但是皇太后却不是这么想的。
毕竟她的亲生儿子还活着,她怎么能容忍一个庶孽取代她的儿子,尤其是在周锐泽起了废掉章武帝的太子,另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的心思之后。
于是一方面,她联合章武帝的党羽,试图把持朝政,另一方面,她试图说服西戎,放回章武帝。
那些朝廷重臣也不是这么想的。
因为觉得周锐泽出尔反尔,所以他比章武帝好不到哪儿去。
而西戎见无法再从章武帝身上得到好处,更不希望大乾在锐意进取的周锐泽的统治下恢复之前的强盛,于是便将章武帝放了回来。
周锐泽自然无法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好在他在军中威望不低。
他一声令下,五万禁军倾巢而出,直接就将皇太后和章武帝拿下了,并且废黜了章武帝的太子,将他们全都幽禁在了淮阳行宫。
要不然怎么说他的遭遇和明代宗几乎一样呢。
没过三年,他的三个儿子就先后得肺痨死了。
再然后,他自己也得了肺痨,强撑了一年之后,如今也不行了。
章武帝要死了,他又没有继承人,于是满朝文武的心思就都动了起来了……
就在今天,他们起兵打开了淮阳行宫的大门,准备废掉他这个皇帝,迎章武帝复辟了。
第86章
也就在这个时候, 殿外突然传来了一阵若有若无的喊杀声:“……昏君建兴帝周锐泽,以旁系卑贱之身入主皇廷,然上不孝太后不敬长兄, 下不能抚黎民百姓……现奉皇太后懿旨, 废黜周锐泽皇帝位……尔等若敢反抗, 杀无赦!”
“诛昏君,伐无道。”
“诛昏君,伐无道。”
听见这话,那名太监也就是周锐泽的总管太监陆当忍不住大骂了起来:“他们、他们怎么敢这样颠倒黑白?”
“当年要不是皇上力挽狂澜,大乾恐怕早就亡了。”
敖锐泽却是忍不住笑了。
事实上, 他们不仅敢颠倒黑白, 还敢在成功之后用一根裤腰带把尚且还没有断气的前身活生生勒死了。
最后, 章武帝成功复辟。
而他复辟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下旨再次申饬前身,说他“不忠、不孝、不悌、不仁、不义,倒行逆施,人神共愤”,然后将前身驱逐出皇室,加恶谥“昏庶人”,以九品孺人之礼安葬在皇陵外的一座荒山上。
——大乾也有封赏官员直系女性亲属的优待政策,其中一、二品官员的直系女性亲属封夫人,三品封淑人……六、七、八品封安人、九品封孺人
直到一百多年后,刚刚登基的皇帝突然暴毙,且膝下无子,大乾再次陷入风雨飘摇之中,各路藩王为了能够自立,选择恢复前身的名誉。
——因为前身之所以能够登上帝位, 走的就是主宗衰落,旁系继承主宗的路子。
也就是说,恢复了前身的皇帝身份,那这些藩王将来登基称帝的行为就是有史可依,名正言顺。
但即便如此,作为章武帝后人的他们并没有没有彻底为前身平反的意思。
他们为前身上庙号代宗,称他只是运气好,得以代替章武帝做了十年皇帝。
而他的尸骨也仅仅是迁进了皇陵之中,并没有单独的皇帝陵寝。
而他的那位好兄长,前后一共葬送了大乾三十万大军,害死了几十万百姓的章武帝最后的庙号反而是睿宗。
如果事情到这里就完了,对前身来说,反而还是一件好事。
因为十几年后,新朝建立,因为新朝开国皇帝身边也有一个功高震主的弟弟,他登基之后,又废掉了前身的皇帝之位,并且将前身的尸骨又迁出了乾朝皇陵。
最主要的是,因为当时负责迁陵的士兵看管不力,竟叫他的一根头骨被一条野狗叼了去。
所以前身其实比明代宗还要惨。
以至于原本因为还在和敖锐泽斗气而不想说话的奶团子也忍不住出声说道:“也怪周锐泽和明代宗一样不够狠,他要是跟章武帝一样狠,在章武帝被送回来的时候,直接杀掉他,或者在把他关进淮阳行宫的这几年里随便给他下点药,他也不至于落到现在这个下场。”
总管太监陆当也在这个时候反应了过来。
“不对……他们,他们怎么这么快就攻进来了……”
要知道皇宫中可是常年驻扎着近一万禁军的。
所以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因为那些禁军直接投降了。
“他们,他们怎么敢——”
“乱臣贼子,一群毫无礼仪廉耻,只会趋炎附势的乱臣贼子……”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皇上啊。”
总管太监陆当直接大哭了起来。
而跪在下面的那些妃嫔宫女也都嚎啕大哭了起来。
因为不用猜也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什么。
也就在这个时候,奶团子的声音响了起来:“放心,我有办法。”
吸取了前面几个世界的教训,它现在已经是一只成熟的系统了,知道要先找到能够确保宿主的安全的办法,再把宿主投放过来。
“皇宫的冷宫中,有一条前朝遗留下来的通往城外的密道,虽然很多地方都塌了,但是保证我们逃出去应该没问题。”
倒是省了他不少力气。
敖锐泽当即抬起了手:“别哭了。”
“别哭了——”
总管太监陆当这才反应过来,他当即跪着走到了床边:“皇上。”
敖锐泽粗喘着气:“去冷宫,冷宫有一条密道能够通往城外。”
听见这话,在场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
总管太监陆当先是一愣,然后当机立断:“快,快把皇上扶起来。”
而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他连声说道:“不,把门板拆下来,把皇上扶上去。”
“还有玉玺,把玉玺带上——”
只要玉玺还在,敖锐泽就还是皇帝。
众人当即就找到了主心骨,按照他的话,行动了起来。
没一会儿的功夫,敖锐泽就被两名太监抬到了一块门板上。
很快,玉玺也被一名太监拿了过来。
敖锐泽却说:“不必了。”
总管太监陆当:“皇上?”
敖锐泽环顾左右,然后只说道:“拿张圣旨来。”
当下便有一名太监拿了一张空白的圣旨过来。
“都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可是谁能想到,满朝三万三千官员,平日里自诩饱读诗书,结果竟无一个忠臣。”
“反倒是你们这群大字不识的太监宫女,始终对朕不离不弃。”
一边说着,敖锐泽一边拿起朱笔,在那张圣旨上写了起来:“当年下跪求着朕登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