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5


了。小弟你也是, 你们那男生宿舍……也该精心点。”

她上回给小弟送书,才站在他们那男生宿舍的门口呢, 就隐隐地闻到里头传来的味。

乔小弟抓耳挠腮地坐在桂花树底下的桌子上做着他的数学题,头也没抬道:“洗了洗了,有些人就是这样,那衣服好些天没洗, 我们柜子又不够,只能把衣服放在桌上。”

放着放着, 混着穿了呗!

乔小弟本来觉得自己和姐姐姐夫一家比挺脏的, 可和知青院里有些男同志比, 他真真算个干净卫生的人!

反正他就受不了衣服混着穿,穿几天后大家一起把衣服扛到河里去洗的行为。

这样脏到啥程度?

脏到每次洗衣服都得用掉小半块的肥皂,门前的一条小河都得飘着黑沫子!

乔茗茗嘴角抽抽:“怪不得项琪他总想搬出去住。”

就是被那一屋子的男生气的。

让这位就跟知青院里的大家长一样,大家舍不得他,他的责任心也重,把知青院里的人都当成兄弟姐妹了。每回气急了想搬出去,气消了就把这事抛到脑后。

宁渝挺爱跟这种人相处的,他总说:“我是成为不了项琪这种人,但却不妨碍我喜欢和他这种人打交道。”

聪明,却又忠义。

蝉鸣阵阵,吵得正在做题目的乔小弟愈加心烦。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我怎么跑到哪儿都避不了这鬼叫声!”

在知青院里能听见,来到姐姐家这儿还能听见。

乔茗茗把被套泡下去准备等宁渝回来一起洗:“夏天嘛,避免不了的。”

不过今年的知了?婲是多了点,乔茗茗琢磨着晚上要不要找几个网兜都去摸知了。

别瞧这东西长的难看,但是过油一炸,撒上孜然辣椒面,那味儿简直绝了。

乔小弟眼珠子转啊转,放下笔:“姐,我今晚来和衡衡睡。”

屁!你就是也想摸知了猴!

乔茗茗搓洗完枕头套,拧干朝着他一甩:“做你的题目去吧,乔为家你要是没做出来小心你的皮!”

你姐我和你姐夫前几天晚上挤出时间来给你讲题目,能别让我们这时间花得没价值吗?

乔茗茗有时候真觉得有那时间还不如去喂猪好。人家舅爷那猪也不知道咋喂的,竟然自个儿琢磨出猪饲料,这种猪饲料吃了后猪的体重蹭蹭往上涨。

她上辈子压根没喂过猪,从前觉得猪一天能长一斤半的肉都算顶天了,谁能想到在舅爷手里那几头肥猪一天能长近两斤。

给猪喂一顿,人家的肉立刻就贴在身上,那效果是能显现出来的。

不像小弟,砸多少时间进去,好像都是个无底洞。

不过学习苦就苦在这里,花时间却看不到进步是常有的事儿。

总说庄稼活比学习苦也是不对的,乔茗茗这种经历过高三冲刺的人最能体会。现在再让她选,她宁愿去秋收也不愿意重回高三一百天冲刺。

所以只能一直花时间,不停花时间,以图谋用量变达到质变。

乔茗茗深知乔小弟这岁数的孩子对这方面还没有太深的认知,他这岁数在几十年后就是高中生,心性跳脱,没人逼着不行。

于是又抬了抬手,乔小弟缩缩脖子,耷拉着脸再次低头,咬着手指看题目。

语文他憋憋能憋出来,数学题他咋憋嘛,咋憋都憋不出来。

下午,乔茗茗又去了趟龙虎窟看山葵。

等到回来时已经下午三点钟,宁渝今天回来得格外早,她到家时宁渝也在家。

宁渝抱着闺女,指了指竹筐里的木薯:“刚刚在山上挖来的,老师那边分去一半,咱们这边也有一半。你不是说想吃木薯煮的汤吗,这够吃上十天半个月的了。”

乔茗茗眼睛一亮:“这玩意儿滑溜溜的,做完汤后拌饭最好吃了。”

奶茶的很多小料用的就是这玩意儿,但乔茗茗最喜欢的还是直接拿来做汤。

“我记得家里有点肉,切成肉末加上香菇,再把木薯给磨成泥,放在锅里煮就成了!”

当然了木薯很多,光做汤肯定吃不完,也不可能连着吃上十天半个月。

宁渝:“那就做木薯饼吧,这玩意好吃,如果不够我改明了再去山上找找。”

夫妻俩说着话,聊着聊着就聊到晚上要去摸知了猴的事儿。

就在此时,村口有人骑着自行车悠悠地朝着村子而来。

正在挖水渠的村民们定睛一看,是小宋。

“小宋来啦,这次是谁的信啊?”

田埂边上有人笑笑问。

小宋挥挥手:“凤英婶子家的,还有宁渝哥家的。”

“呦!是凤英她儿子寄信来了吧?”

“宁渝的信,肯定是首都来的信!”

田埂上的人纷纷道,然后大家就注意到自行车的后头还有一个人。

谁呢?

正想问呢,就见小宋骑着自行车已经走远了。

有人嘀咕:“瞧着怎么像那个董老三?”

“这人来咱村干啥?”

“董老三也是可惜了,他家那榨油坊还在,他就是少爷命。”

“啥少爷不少爷的,他这性子身份越高没准闯的祸越大。前几年把人腿打断了,不仅把家底都掏空了赔人家,还搞得自己有家不能回,工作也不顺心……”

大家都慨乎言之,要不怎么都说世事无常呢。

话头扯着扯着就扯歪了,没人再去关心董老三来村里到底是干啥。

小宋先是去送凤英婶子家的信。

董老三也没从他车上下来,沿路观察着上阳村的一切。

“啧啧,是我眼皮子浅,瞧瞧这房子盖的哪里像是乡下?”他兀自感慨,“大概数的数,房子新建起来的就有七八家。”

这还没算没建好的房子呢,而且一水的砖头房,交错有致的小院落实在不错。

凤英婶子在家,小宋直接把信给她。

拐弯去乔茗茗家的路上随口道:“这凤英婶子的三儿子是在部队里的,不管有事没事,他们家的信得先送才行。”

接着又沿路说了说其他人家。

他是东奔西跑的邮递员,看过不少热闹,谁家的事儿都晓得点。

小宋机灵,本来前段时间就要带董老三来上阳村的,奈何董老爷子忽然生病,他只能成天守在家里伺候着。

老人生病可难受了,都一个月喽,直到这会儿才好全乎。

这段时间,小宋也就把董老三心里的意思问出个七七八八来。

“照我说,小叔您在这里待着也不错,确实,榨油就那么一段时间。但您还会看管那些庄稼啊,您伺候大豆花生都伺候得老好了,油茶树难道还不行?”

要不怎么说一样东西做得精,和它相关的都得多了解了解呢。

董老三榨油厉害,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