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0


宁渝:“呃……”

衡衡这小屁孩真会观察人,往后可真的注意点他的成长。

桌上除了红烧肉外,还有炒青菜和香菇蛋花汤。

至于彰彰的饭菜从来都是另外做的,她吃的是肉沫蒸蛋和南瓜糊糊。

衡衡送菜送了得有三分钟才回来,回来时手里拿着碗,一看就知道是把菜送到了。

“杨奶奶一直说不要,我说,杨奶奶不要的话我就赶不上回家吃饭了,桌上的饭菜都会被爸爸妈妈吃了的。”

衡衡大口扒饭,含糊着说。

他们做父母的怪想笑,这孩子脑袋灵活,嘴巴现在也越来越会讲话。

一家人吃得差不多时,乔小弟才带着一身水汽姗姗来迟。

没办法,他在知青院洗澡就是这样,得轮着洗才行。

乔茗茗:“让你来我这里洗你又不来。”

“我这不是衣服都在知青院吗,要是来你们这儿得一路抓着衣服,总觉得有点怪怪的。”乔小弟夹一块红烧肉放嘴巴里,嚼两下就“啊”地一声发出喟叹:“姐夫你手艺越来越好了,都抵得上国营饭店大厨了。”

这话乔小弟不是第一回 说,他说过了好几次。

目标很明确,除了是真的夸赞菜好吃外,就是不断给宁渝戴高帽子。

宁渝眼明心亮着呢!

每次自己整理卫生时,乔小弟就恨不得鼓掌,然后总得来一句:姐夫不错,你整理的就是比我二姐整理的要好。

宁渝原先还没怎么听出来,后来才发觉,这孩子就是在“贬低”茗茗的同时抬高他这姐夫,以便他这“优秀”的姐夫能承担更多的家务。

“胡说!”乔小弟可不认。

他梗着脖子理直气壮道:“姐夫你手艺比二姐好这是客观事实,卫生整理得比二姐干净也是客观事实,什么叫我故意的!”

说完,乔小弟看着乔茗茗:“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是吧二姐。”

乔茗茗憋笑,忙点头:“不错不错,你还漏了一个,你姐夫带娃带的也比我好。”

宁渝要喷血,这姐弟俩哪里是在给他戴高帽啊,分明是在给他下套!

于是接下来妄图给宁渝下套的姐弟一个被指派去洗碗砍柴,另一个则指派去洗衣服。

而宁渝躺在院子里的竹摇椅上,听着收音机,享受着惬意的饭后时光。

乔茗茗洗完衣服回来,故意甩甩手上水。

边晾衣服边嘀咕:可恶!今天明明不是她洗衣服的!

第84章 春笋妙用

有收音机在, 远在上阳村的两人也算是能做到“不出门知晓全国事”。

加上时不时从县城里买回来的报纸,乔茗茗和宁渝对外头的风向了解得还是挺准确的。

“……水手10号探测器第三次做紧贴水星表面飞行。”

春日夜晚,旧牛棚的收音机中传出来这么一则话。

衡衡坐在旁边认真听,听完国际新闻后就又切成评书栏目。

这是个样板戏的年代, 但在评书上却稍稍能宽松些。

今天评书栏目里播放的是袁阔成的《肖飞买药》, 收音机中的故事娓娓道来, 实在是吸引人。

宁渝和乔茗茗已经确定能重新工作了,虽然还没安排,但也有通知询问两人是否要回首都。

回去干啥?没平反房子就不会还给你, 这样两人只能每天在学习班和单位之间往返。

单位还不是原先的单位,估计是先安排到一个厂子去, 上一线劳动几年再说。住的也是单位宿舍, 瞧这俩人是夫妻的份上,估计会分个8、9平的小小房间。

住到乔家,可乔茗茗那间小屋子也不算大呀,住他们一家四口太勉强了。

如果说在乡下过得不好确实能回去, 回去可以修养, 看病也方便。

可他们在乡下过得爽着呢,回城里以后多吃口肉多蒸个蛋恐怕都得偷偷摸摸。

但因为能够重新工作, 两人如今也不必再那么谨慎了。

比如说从前一直没敢把收音机声音调大,就怕被过路人听到。

家里有收音机的事儿,也就只有周三叔这种亲近的人知晓。现在不必再小心翼翼,能够把收音机的声音调大些。

收音机的声音把隔壁的杨大夫夫妻吸引了过来, 乔茗茗招呼说:“余叔杨姨进来坐吧,这风吹着真让人舒服。”

旧牛棚的位置处在风口, 春夏之时晚风吹着能把人吹睡着了。

两位老人进来, 就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 乔茗茗又去抓了点儿葵花籽和南瓜籽,放在桌子上。

乔茗茗笑笑:“你们吃,葵花籽是我家里寄来的,南瓜籽就是咱们去年年末一块儿做的,味道还算不错。”

为了防止受潮,乔茗茗还把两袋葵花籽和南瓜籽放到小空间里,反正这种小东西没人会去注意。

宁渝也去抓了把茶叶来,在两位老人的连声推拒中还是把茶给给泡上了。

他说:“就是在山上随手摘的野茶,拿回来后随便炒了炒,不值什么钱。”

村里山上野茶的味道还算不错,回味竟然还有点甘甜。宁渝特意泡得淡淡的,免得两位老人晚上睡不着。

几人听着收音机,不多时周苹果和唐际秋也来了。两人是来找杨大夫诊脉的,哪晓得杨大夫两人在这里。

“养得不错,多吃肉蛋奶,可以吃点虾米和豆腐。”杨姨把完脉后说道。

周苹果这才放心,连忙点头:“我每天都有再吃。”

她现在每天要吃两个鸡蛋,一胎怀下来,吃的鸡蛋恐怕都比前20多年吃的鸡蛋更多了。

把完脉后又说了会儿话,周苹果两人便离开回家。

周苹果最近总是犯困,有的时候说着话,都能眯上眼睛昏昏欲睡。

等他们走后,杨姨两人又待了一会儿,把这段评书听完后才离开。

离开前,杨姨得知乔茗茗和宁渝明天要去山上挖竹笋,便说:“你上回不是说家里有人得汗斑吗,正好你们要山上挖竹笋,搞些竹子上的竹白霜来,和茶油一起就能治汗斑。”

乔茗茗眼睛一亮:“竹白霜?就是竹子上薄薄的一层白腊?”

杨姨点点头:“这法子不错,保湿祛斑都可以,你想涂也能涂。”

乔茗茗原本还不想去的,好不容易能赖床晚起一天,谁会想去山上挖竹笋啊。

可一听竹白霜能够美容,恨不得这会儿就带着工具上山。

老夫妻离开后,乔茗茗便感慨:“有知识真是太好了。”

瞧瞧,随手一捏都是美容方法!

宁渝笑笑:“杨姨不是总说她可以教你吗,你倒是答应人家。”

虽然从前不认识杨姨,但是宁渝却能猜到杨姨医术应该是拔尖的那波。

如今中医受的冲击比较大,好多名手都下放到各地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