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4
的几件衣服洗完晾完回房间时,这对父子的睡前故事还未停下。
宁渝声音很温柔,他不知何时已经脱稿,把本子放在一边了,对着衡衡娓娓道来:
“……生命就是如此,叶子会凋零,枯木最终腐朽,但隔年这片树林里又会长出新叶子,朽木上也能有青嫩的小草,低矮的青苔,以及我们很难发现的菌群,它们都在依存着朽木生活……”
“任何古迹,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消失,但大自然不会。大自然永远新生,它用新生迎接腐朽与凋零,它是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存在。”
衡衡懵懵懂懂,却又听得异常满足。
宁渝摸摸他的头,表示今天的睡前故事结束了,你该回自己的床上睡觉了。
夜已深。
幸福的小孩一夜好梦。
翌日。
清晨,乔茗茗乘坐驴车与周苹果母女两人一起前往县城。
十一月的清晨,在寒冷的雾气还未消散之时必须要穿一件厚厚的外套才行。
周苹果的母亲很少在村里出现,听人说她身体不大好,很多时候都不愿意出来。
乔茗茗却觉得不止如此,她常去苹果家,也常能听到苹果母亲在念经。
周苹果没解释,但在乔茗茗了解了一些苹果家的事情后,大约能猜出来这个经是给苹果那溺水的哥哥念的。
估计更多是因为这个事儿,苹果母亲才极少出门。
毕竟村里人有时谈论到苹果家时,总是会感叹一声若苹果她哥哥还在就好了。
对于一位母亲而言,这话听了不是安慰,而是一刀一刀地往她心上割刀子。
不过,最近苹果母亲的状态好了不少,苹果提起她母亲时脸上也不再是愁眉苦脸的,而是不停地描述她妈整天泡在菌菇房里,一个劲儿地让她去买新菌种等等,她说起这些事时开心极了。
乔茗茗心道,这说明人还是不能闲着。你得有事做,得活得有价值,脑袋里才不会一直想着过去的事。
人嘛,得有一口精气神儿才行!
周苹果父女两人因此很感激宁渝,苹果不方便送宁渝什么,就见天儿的给乔茗茗送吃的。
昨天是蒸得蓬松的米糕,今天是压得紧实的桂花糕,明天则是甜滋滋的绿豆饼。
连被塞了好几天,估摸着自己胖三斤的乔茗茗坚持不肯接受了。再吃下去,她的双下巴就要藏不住了。
周三叔表达感谢的方法则更为简单粗暴,知道宁渝爱去山上,他便常抽时间来陪宁渝上山,被横刀夺“工作”的牛愣子叔感到非常不爽,要知道陪宁渝上一次山总能采摘到草药,时不时还能挖些山药捡半筐板栗。
最关键的是,宁渝这人愿意听他说话,他也爱听宁渝说话。
如今这种活儿被周老三抢去一半,能不难受吗他。
乔茗茗想到这里就突然意识到宁渝这段时间上山的次数是不是变多了?
还总带着纸笔,莫不是有啥事要干吧?
琢磨片刻,思路就被打断,因为周苹果拉她聊天说话,说着说着,一行人半路上遇到一辆过路车。
司机明显是这附近的哪位出息人士,因为他专门停下来和周舅爷说话,两人很是相熟的模样。
周苹果悄声说:“是黄庄的人,高中读完后去运输队上班。”
乔茗茗轻轻“哇”一声,这时候司机可吃香了呢。
周苹果挤挤眼:“你晓得我们这里相亲都讲究些啥吗?”
“讲究啥?”乔茗茗好奇。
周苹果凑到她耳边说:“讲究一工二干三军人,宁死不找个庄稼人。他就是工,除了厨子就是司机最受婶子们待见了。”
乔茗茗轻呼:“那他不得被媒婆抢晕了。”
周苹果直点头:“好多媒婆都给他说亲呢,但是他偏没看上谁,我爹从前老嘀咕要是女婿是他嫁过去也成。”
乔茗茗:“……”
善变的男人。
“那他跟你相差大不?”她又问。
周苹果:“不大,他跟我同岁,我们初中是同学,人家会读书考上高中了嘛,难怪总说读书改变命运。从前读书的时候压根没听进去这句话,如今想来自己那时候就是个傻的。”
话音刚落,苹果挨了她娘一脚踹。
苹果娘咬牙小声说:“你都要结婚了,这些话就别说,更是千万不能在小唐面前说。”
周苹果奇怪:“这有什么好不能说的,你们总说这人好……唔。”
乔茗茗伸手捂住她的嘴巴,微笑:“婶子这也是为你好,你就听听人家的话。”
你妈身体可不大好呢,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还是不要气人家为好。
周苹果讪讪,不说话了。
苹果娘立刻冲乔茗茗笑笑,深觉得自己闺女和人家一比就是太不懂事儿了。
没忍住,对着闺女翻个白眼。
说话间,舅爷朝着她们大声道:“哎,小李也去县城,你们先坐小李的车去,我在后头慢慢赶着,这样也能更快些。”
行呗,比起坐驴车,当然是坐货车更舒服更快了。
于是她们三人就搬着一箩筐的菌菇,爬上货车的后斗。
货车很快开动,也开得又快又稳。
不一会儿,她们到达县城,此时太阳已经升起,但空气中还是透着一股凉意。
乔茗茗跟着周苹果母女去收购站,对于这一筐的香菇和平菇能卖多少钱她很是好奇。
收购站里有不少人,粗粗看一看,卖什么的都有,不过卖得最多的还是鸡蛋。
难怪在农村里好些人都喊母鸡叫鸡蛋银行呢,听着相当形象。
这时候这里的鸡蛋五毛钱一斤,乔茗茗记得首都里有时得八毛六,听着便宜,但是和眼下的工资一对比还是算贵的。
收购站收鸡蛋也是按照这个价格收,压根不存在差价问题,卖鸡蛋的人拿到钱后便兴高采烈地离开,兴冲冲的赶往供销社去买其他的东西。
接着还有拉着草药来收购站的、捧着一壶蜂蜜来的……很快就轮到了周苹果母女。
乔茗茗瞬间打起精神,直探着头往里看。
工作人员:“菇啊?稍等一下我来称斤。”
周苹果点点头:“有平菇和香菇,我们都装一起了。”
工作人员从柜台里走出来,门边就放着一杆秤。
他又招呼另外一个工作人员一起上手称,说道:“今天平菇两毛八,香菇四毛二一斤,你这里……我得给你三块三,你自己来瞧瞧。”
苹果娘忙凑过去瞧,脸上露出笑容:“对的对的,我家里称也差不多。”
工作人员把香菇和平菇倒走,又把竹筐还给苹果妈,说:“你这香菇是自己种的吧,有这个技术还不错,瞧瞧看能不能把老发香菇也琢磨出来,香菇算不上值钱,但老发香菇是真值。”
周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