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
把摇椅放在繁茂的桂花树下。
树影婆娑,阳光只有几束才能穿过树叶照射下来。
通常夫妻两人坐在这儿说说话,喝个下午茶休憩一二也非常不错。
今天便是如此。
乔茗茗是个仪式感很强的人,拿出她在山上采的野茶叶,泡了壶茶慢悠悠喝着。
宁渝忽然道:“你估计还得盯着点小弟。”
乔茗茗:“咋的啦?”
“他想去搬木头的念想还没消呢,估摸着心里头还在琢磨着这件事。”
乔茗茗疑惑地“哈”了一声:“不缺吃也不缺穿,怎么就非得惦记着这件事?”
宁渝倒是猜到了其中的内情,他猜想小弟是想挣点钱寄回家去。
乔茗茗不解:“为什么啊,家里倒是常寄东西给他,哪里还需要他来补贴呢?”
那些需要知青补贴的家庭,几乎都是家里弟弟妹妹多的,而知青又属于长兄长姐。
比如说项琪,听说他前几年就经常省吃俭用地攒口粮,月月都要寄回家,直到这几年才好些。
而前段时间新来的王红英,这姑娘家里才惨呢。她家贫困,说是城里,其实过得还远不如上阳村。
家里弟弟妹妹得有五个,最小的才一岁八个月。前段时间这姑娘家里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她急得满村里借粮。
村里人都不错,不管怎么说半碗米还是能拿出来的。最后凑到半袋子的米,加上几斤黄豆寄回了家,王红英还哭了一场。
宁渝叹气:“小弟估计是在想房子吧。”
“房子?”乔茗茗更懵了,“这和房子有什么关系?”
宁渝:“爸妈那里不是要重新分房了吗,他们不是想着想换一套大一点的房子,这其中是得补贴钱的对吧?”
乔茗茗恍然大悟:“因为这个事!”
她张着嘴思考片刻,皱眉道:“他这才几岁啊,哪里要他操心这么多的事情。”
换房子估计也就这几个月的事,他就算去搬木头赚的那些钱够补贴吗?
宁渝踌躇,小声说:“要不然我们出点钱,让小弟寄回家。”
换房子的机会不是随便就能有,这次如果没换,估摸着未来十年都再也碰不上。
乔家的房子实在是小,不换真不行。
乔茗茗挠挠头:“不是啊,你这么小心翼翼干嘛,说的是给我家钱……而且我也不是不愿意给,我是在想妈肯定不会收。”
平常给的孝敬钱两位老人会收,但涉及到这种大钱,她和大姐怎么塞恐怕都没用。
宁渝:“那就借吧,反正咱们现在没有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
当初家里的钱都是茗茗管着,她一直都把钱放在她那个小空间中,所以他们手上其实还有不少钱的。
放在那里,还不如借给爸妈换房子。往后茗茗要是回家了,也能有地方休息休息。
乔茗茗:“行吧,妈说不准又不肯收呢,她和爸吧,有时候别扭又固执。”
说着,干脆起身去写信。
信上说了,自己有钱!
不止当年家里的存款,就是她坑来的那一笔钱还没花呢。
而且,特别强调了:
亲爱的乔达与赵琼花同志,钱是借的,得还哦。
宁渝:“……”
乔茗茗呼呼两声吹走纸上的落叶:“没办法,要不然他们不肯收。”
第52章 稻田养鱼
宁渝觉得他家茗茗经常被岳母拧耳朵不是没有理由的, 明明可以换种说法,却非要写这种他瞧了都想吐血的话。
写完信,乔茗茗把信和钱都交给小弟,让小弟有空给寄回家。
“不行不行, 姐我怎么能要你的钱呢!”乔小弟奋力推拒。
乔茗茗“啪”一下拍他肩膀:“你是真能想啊你, 我啥时候是给你钱啦, 我是借家里钱,借啊你听懂没,你千万得跟爸妈说我是借咱们家的, 往后得还的!”
乔小弟愣了愣:“借也不行啊。”
“为什么不行?”
“因为,因为……”
乔小弟因为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因为他心知肚明姐姐姐夫恐怕都没想让他们还。
“这样吧, ”乔茗茗掏出张纸来,“你写欠条就好,你别代替你自己写,你代替家里写。”
说着又掏出根笔, 塞到小弟手上。
乔小弟拿着笔, 刚想写就又一呆:“先等等啊,家里爸妈哥哥他们也能借钱, 就不必……”
“不必你个屁!”
乔茗茗打断他的话,摆摆手故作一副不耐烦的模样:“哎呀你太啰嗦了,咱们家又没个什么亲近的亲戚,相处得好的邻居也都住在狭小的房子里, 说不准他们也要换呢,哪里有钱借给咱们家啊。”
“而且, ”她又说, “我和你姐夫反正现在又不用怎么用到钱, 朝着我们借钱,怎么的也比朝外人借钱来的好吧!”
“到时候还钱容易,还人情难的啊小弟!”乔茗茗苦口婆心,“你还小不知道,这世上最难还的就是人情了。”
凭着人家在你困境之时借你的一笔钱,你就得记人家一辈子。
乔小弟沉默。
他拿起笔开始写,可下笔的那一瞬间又顿住:“再等等。”
“等啥,你还要干嘛!”
乔茗茗直瞪他。
乔小弟不解:“那为什么不能我直接借呢?而是得写家里借。”
乔茗茗翻着白眼望天,彻底无语。
她叹口气说:“我的老天爷啊,你能不能动脑子想想,这房子换了是不是全家人住?是不是全家人都有份?如果单单是你借,那么房子的份额是不是你占得多?”
乔小弟:“不对的,大哥二哥已经在厂里干了好多年的活了,他手上也有一笔钱。再者就是考虑到他们,咱们恐怕才有资格换房子。”
乔茗茗有点崩溃,想抓头发。
你是不是傻啊!
大哥二哥的工作是接爷爷奶奶的,他们手上确实有钱,可你下乡了呀。
咱们家兄弟姐妹几个就你下乡,下乡就是你的“钱”了!
乔茗茗心累,不想解释,也不能解释。
她对两个哥哥的感情和对这个小弟一样,家里兄弟姐妹团结她没必要把事情点透。
其实也不必点透,关键是首都的房子,往后乔家那个地段的房子,将来的房价能涨到一个恐怖数学。
置换的这个房子是新房,说不准啥时候拆迁,万一拆迁时房价已经飞涨了,到时候几个兄弟姐妹都成家,都得为小家考虑,甚至家里的后辈有自己的看法时,你说该咋办呢对吧?
还不如就从源头搞好,借就是全家人一起借,还也全家人一起还。到时候公平分,谁也不欠谁,没得为了房子吵吵!
乔小弟这个年龄想不到这么远,他没成家没有小孩,不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