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0
下阵来,“好,我去询问。”
他动作很快,跟秦无双分开后,直接就打电话给生丝厂问价格。
国内生丝价格为87大洋每公斤。为什么按公斤来计价,因为上海拥有全国最大的生丝出海港。国内的生丝多数都是运往国外。但近些年因为日本生丝出口量比华国还多。主要因为是华国国际市场定位错误。
在中日两国开始向国际市场出口丝绸的时候,中国丝绸的主要市场在欧洲,那时的欧洲市场比美国市场大,价廉质次的日本生丝只能出口美国。随着美国经济的高速腾飞所带来的消费爆发式增长。没有能够占领美国市场的中国丝绸走下坡路就是正常的了(来自新闻)。
秦无双让苏望亭以这个价格先从生丝厂定100吨。她手头还有不少钱大洋。但是等坯布卖得越来越多,她可能就没那么多大洋了。
所以她现在要先在生丝上面大赚一笔。
苏望亭也没有多问,直接按照她的要求采购100吨生丝。按照每公斤9元8角钱,100吨生丝就是980万大洋。这不是一笔小钱。
生丝厂不信任秦无双的纺织厂,或者说他们不愿意等太久,要求他们先付五成定金,收到货一周后必须付尾款。
苏望亭拿不准秦无双的家底,没有先答应,表示先问过东家。
秦无双听了他的汇报,一口答应,“就按他们说得来办。”
她手头总共有五百万大洋,这是她近两年赚的所有积蓄。现在铅笔每月的销量是200万支,刨除工钱,每个月就能净赚两万四千大洋。盈利最多的还是钢笔、自行车和自动铅笔。
生丝很快源源不断运过来,秦无双让工人将生丝全部堆放到仓库,然后回了趟现代,开始找人转卖。
她本来就是服装厂,与各大面料厂也有合作,直接打电话询问价格。
对方以为她要采购,所以直接告诉她丝绸的行情。秦无双以前确定买过丝绸,所以价格也都是一清二楚。
她继续追问,“那生丝呢?”
对方报了价格,“现在每公斤是500元。你也知道生丝产量低,现在没人愿意养。”
虽然这话有夸大成分在,但是也有七分真。工人每个月也都有三四千,而蚕农想要招工,就不能比这低。所以许多蚕厂都是雇佣短工。
秦无双笑嘻嘻问他,“我手头有100吨生丝,从别人手里拿的货。你要不要?”
对方一听有这么多,倒吸一口凉气,“你想怎么卖?”
秦无双估计他这会儿心理在后悔呢。原本她是上家,没想到倒过来了,“全卖。不过我得要现金,不赊欠。你没那么多钱,可以找银行贷款。”
对方听出秦无双是在套他的话,他是个厚脸皮的,没有太尴尬,开始说自己的难处,“咱们现在开厂不容易,生丝生意不好做。我刚刚说每公斤500元是夸大了,你可以上网搜,现在生丝行情每吨是426534元,也就是每公斤426元。我也按照这个价钱给你。”
这价格给的肯定是低了,但是秦无双仔细一算,相当于翻了43倍。比药材安全多了,而且更稳妥。
要知道从民国带许多东西到现在利润都不高,生丝算是不错的。
她也没有跟对方讨价还价,“那你现在去凑钱。我要现款。”
对方果断答应。
生丝市场定位的是高收入人群,而现代人口增长迅速,有钱人的数目也更多。对生丝的需求量也是非常高的。
秦无双很快收到了4265万人民币。这些钱想要把它变成大洋,那就要买自行车、钢笔和自动铅笔。
她采购一批物资后就回了民国。
她将钢笔和自动铅笔卖给百信书房的东家得到一笔大洋,但是只有十万大洋,远远不够,秦无双让苏望亭给脚踏车做一次活动。却不是对普通顾客,而是对批发商降价。每辆降到150元。
之前她对外的批发价都是200元,包括锁链。现在少了50元,但是最低采购一千辆。
这个价钱比国外脚踏车便宜多了。尤其现在国内很穷,有钱人不多,降低价格就意味着扩大销售群体。许多批发商开始凑钱过来提货。
不到一周时间,秦无双就凑足了1000万大洋。
她付了生丝厂尾款后,剩下的大洋继续采购生丝。
将新一批生丝运到仓库,秦无双打算晚上再回现代,不过吃完晚饭,服装厂来了一位特殊客人。
第71章
说是特殊,其实也不浸尽然,因为她之前就已经料到对方会来。这是个日本人。
秦无双看到人,就明白他的来意。这几天她忙着卖自行车,偶尔会问苏望亭坯布销售情况。
如她之前预料的那样,坯布销量非常好,以前日本坯布在国内占八成,现在这个份额被挤兑得只有四成。这还仅仅只是两周时间。长此下去,得到消息的人越来越多,国产坯布会再现繁荣。这绝对不是日本商人乐意见到的。
日本人叫松本次郎。对方想请秦无双到日本会馆商谈,秦无双很不给面子,以事务繁忙拒绝了他的提议,两人只好在会客厅商谈。
对方聊了一会儿日本文化,秦无双静静听着,没有发表意见。
他似是觉得没趣,然后开门见山谈坯布的事情,“秦小姐定价如此之低,是想挽救华国织布业吗?”
他倒是清楚明白。秦无双也不否认,“只要能让百姓有活做,不亏不赚,又有何妨?”
她承认自己开织布厂并不赚钱,只要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她不可能赚钱。
松本次郎见她面色虽平静,但是眼里对他的厌恶根本掩藏不住,知道自己这趟算是白跑了,他有些想不通,“以秦小姐的财力又能撑多久呢?”
这是许多人都想问的问题。秦无双耸了耸肩膀,“能撑多久就撑多久。”
松本次郎有些恼火,“秦小姐想救你的同胞,我看倒也不必将钱扔到地上,还不如直接给他们发钱。”
秦无双手撑下巴,“你是什么东西,教我做事?”
松本次郎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临走时撂了一句狠话,“那我们拭目以待。”
苏锦绣走进来的时候,就见秦无双坐在椅子上发呆,过来询问,“怎么了?”
秦无双淡淡道,“他应该是要降价了。”
苏锦绣惊呆了,“他也要卖56元吗?那他不赚钱了。”
秦无双摇头,“不。他是日本人,在国内不用交税,就算卖56元,也有利润的。更何况他会降得比我低。”
只要低一元,眼下的大好前景就会瞬间崩塌。商人都是现实的,谁给的价格低就会买谁的东西。
苏锦绣急得上火,“那怎么办?”
秦无双也能跟着降,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