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3


仆人:“良叔,家里今年收成怎么样?”

“挺好,”那老庄户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今年的夏税交得容易,家里收了两匹布,就交了一年的夏税,这省下的功夫,就多种了些麻,等明年再换成布时,还能有些结余。”

大宋的夏税交布帛或者钱财,秋税交粮食,去岁朝廷允许农户交货或者交钱二选一,如此一来,他们选择的余地便大了。

舍不得买布交税的,便自己一家人起早贪黑,把朝廷要的布帛织好交了,而有些余钱的家里,便买市上便宜的布卷,做为税收。

“庄里不是有织坊么,怎么还去种麻?”年轻人疑惑道,“我看家中来信,说坊里缺人,老良叔你家若愿意,应该是能进啊?”

“唉,少爷啊,家里怕你担心,没人告诉你,织坊被烧了。”老良叔叹息道。

“什么?”年轻人骤然抬头,惊怒道,“谁,在伊阳县谁敢坏我翟家的东西?”

“少爷别急,”翟良急忙劝说道,“是失火,咱们族里有数百亩桑田,这次有了织坊,就多养了几房蚕,织机不够,就买了灯油,日夜不休,有一个织户疲乏得狠了,打翻了灯油,当时坊里的生丝又多,就这样被点着了。”

“可有人伤着?”翟琮急问道。

“老爷心善,先让人救人出来,有两人被烧伤了,其它人倒是都跑了出来,”翟良可惜道,“但货和织机却是都被毁了,当时购织机时,族里几房可都是出了钱,如今正给老爷找麻烦呢。加上还要赔人家的货,还好二爷帮了忙,要不然,家里怕是要卖地了。”

“钱总能赚回来的,”翟琮松了一口气,“织机什么的不必担心,我在神霄院认识了一个朋友,他们已经在弄新的剿丝机器了,等有了消息,我就帮家里再订上几台。”

“老爷找你回来,就是说这事的。”翟良笑道,“老爷废那么大的力气,把你送到新军里,不就是想你帮着多弄些器械么。”

“胡说!”翟琮不悦道,“分明是我过关斩将,过了京城的大选,这才被调到新军,怎么是老爹相助。”

“看你说的,当时若不是知道京城要招新军,老爷会急着找知县老爷把你的名字给加在‘敢战士’里,不入军中,你要怎么被选啊?”翟良笑着拆穿公子。

翟琮哼了一声,默认了这点,又过了一会,他的车架拐进了一处乡里,这是他们翟氏的宗族的祖地。他家是本地大户,族人众多,但可能是天生缺了些慧根,这些年族里送了不少孩童求学,却连个能过州学的都没有,反倒是在乡军团练上,他老爹做得十分优秀,连带族中儿郎个个被他训练得十分悍勇。

回到家里,还没来得及换衣服,翟琮便去见了老爹,父亲还没开口,儿子便高高在上地来了一番“以人为本”“老吾老及人之老”“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爹你不该让人织户熬夜做活”“防火重于泰山”等思想教育,让本来对儿子回来过年十分高兴的翟家老爹笑容渐渐消失。

另外一边,感觉自己被京城的先进知识熏陶过的年轻人还想再把报纸上看到的工商之道给老爹传授一番时,突然看到老爹已经在摸旁边的兵器架,瞬间一激灵,果断闭上了嘴。

“继续讲啊,我还想听呢。”翟兴看着儿子乖巧的脸色,冷笑道。

“看您说的,”翟琮柔弱道,“孩儿只是一时高兴,有些语无伦次,爹啊,你站着干什么,快坐下。”

“要不是我已过五十,越了入军年纪,岂会由你嚣张!”翟兴哼了一声,这才坐下,“我让你入军,是想你去学骑射,最好能当个校官,能把那火枪带出军营给你爹我长长见识,看看你现在,都学得是些什么?”

翟琮低头称是。

不过话是这么说,翟老爹还是细心问了朝廷、皇帝、还有北方的兵事,报上可能会有的政策。

他们这些乡下,信息闭塞,许多小报传过来时都是几个月后了。

翟琮一一做答。

“咱们这波新军,是要补充到前线的,可能要去朔州……”

“铁路?铁路怎么可能修到咱们伊阳,修洛阳还差不多,我坐过,没有多快,两匹大挽马拉动,慢得很,就是拖的货极多……”

“今年的税,好像是听说茶税不准备动,但是各地州府要交硝税,爹你知道么,现在很多地方的尿都能卖钱了,军中还让我们少在外边方便……”

“织机现在可好卖了,好多人有钱都订不到,这东西做起来麻烦,对了,听说还要做什么肥料。你知道么,京城有个泽园,修了一个玻璃房,大冬天的,里边却开了好多花,就是用的这种肥料,好多贵妇花钱去赏花,可比咱人们织布赚钱多了……”

“种花怎么不能卖?哪里不如种菜?那花当然能卖钱,听说看上哪朵花,可以直接摘下,出花房时按花种结帐……肥料您别想了,可贵可贵,也就那些花用得起,京城那些有钱人就喜欢插花……”

“在玻璃房里种菜卖给大户?爹你醒醒,种在咱们这没人买,在京城种?你买的起地皮么?”

“肥料?肥料好像要大碳坊和碱坊……”

“啥,你想建?爹,你咋不上天呢?行了吧,那东西连蜀中的大户都要凑钱才建得起来,咱们这种偏僻乡里,弄两个织机就差不多了!”

一番交谈,父子俩感情加深,好一番鸡飞狗跳。

翟老爹用钵大的拳头收拾了儿子,这才让儿子把这几个月剪下的报纸拿出来,坐在煤油灯旁,让儿子给他读。

但他儿子却傲然一笑,拿出一块浑圆的玻璃,在手上抛上抛下:“爹,看,儿子我花了好多心思,给你求来的好东西。”

翟兴疑惑地看着儿子。

翟琮把凸透镜放在小报纸上,原本细小的字迹,立即被放大了。

翟老爹眼睛一亮,立即拿过,挥手让儿子别挡光。

翟琮颇为满意:“是好东西吧,等回头,你可以在二叔三叔面前好好炫耀一番。”

翟老爹却没有笑,他只是撩起衣角,细心地将那玻璃制品擦拭光滑,然后小心地放在桌上,长长一叹。

“怎么了?”翟琮以为是父亲不满意。

“今上治世数年,这天下,越发兴盛,”翟兴抚摸着那细小文字的报纸,感慨道,“大小庄户,日子都好过了许多。”

“这是好事啊,你叹什么气。”翟琮不解地问。

“我老了,”翟兴摇头,“你爹我自负有几分武艺,却不能为这样的主君效力,恨不能晚生二十年,憾事矣。”

第288章 喜新厌旧

新年正月, 又到了京城最热闹的日子。

赵士程按大朝会的规矩接见了各方来使,和大家都交换了吉祥话,吃着被火温着口感已经不那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