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
鱼,有的还在袋子里蹦跶着。
晚上的时候,因为不太黑,又有煤油灯,晚上也赶着路,终于是在第二天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到了榕城,此时这个点还没有人起来哪。
城里静悄悄的,屋顶,地面都是白晃晃的,等架着车来到一处胡同里停下,往里走了走,第五家,周老二从身上掏出一把钥匙,打开了门。
周老抠牵着驴,这胡同狭小的很,两辆板车在里面不好进租的院子里,就把板车拆开了。
等板车还有人都进了院子后,周老二连忙把大门从里面给搭上了。
猫蛋打量着这个小院子,停下两辆板车后,院子里就没多大的地方了,有三间房,周家一间,刘家一间,剩下那间是灶房,这是他们两家共同租的地方。
屋里存放着他们之前运来的酱菜坛子,还有粮食啥的。
再把板车上的东西卸下来,这个屋对于王翠芬她们来说,东西都占一大半了,也只有一张床,连个隔间都没有,往后咋睡?
来不及收拾,就先这样对付一晚上,这个地方压根塞不下两家人,周老二准备天一亮就出去找房子。
刘旺也是这样想的,第二天推辞一番,周老抠说啥要把这个地方让给他们,他们再出去租。
因为难民还没涌进来,城里的房子价格还算不上贵。
周老二出去找房子,刘旺也帮着一块找,上午就在北城找到了一个和这个小院子差不多的房子,一个月租金两块五,价格也算公道。
半夜的时候,周老二一家人就搬了家。
为啥半夜搬,他们的东西太多,太打眼,那成袋成袋的粮食,还有散发着腥味的鱼,以及锅碗瓢盆啥的,白天太招摇了。
毛驴也跟着周老抠来了,他家的院子比刘蛮山家的大点,给驴盖个草棚不成问题。
搬到了新地方,等他们从里到外的收拾好,天都大亮了。
吃完王翠芬蒸的几块红薯,他们把大门从里面锁上,就躺进软和的棉被里,倒头睡去,睡了一天一夜,才稍微解了乏,浑身就像车碾的一样,酸痛的格外不是味。
但心里说不出来的高兴,小院子虽然是租的,但往后这就是他们的家了,不用再东奔西跑,终于能踏实下来了。
城里没有炕,是木床,租房子的时候,屋里正好有三张木床,除此之外,啥也没有,这个院子比刘蛮山的那个还好一点,好在堂屋有东西两间。
王翠芬和周老抠住在东间,猫蛋住在西间,周老二和刘小蛾住在偏房,对面是灶房。
他们租的这个院子,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灶房是没有铁锅,王翠芬她们一路带来的铁锅正好用上了。
这是搬到新家的第一顿,之前那顿不算,王翠芬手脚麻利的蒸了一锅葱花花卷。
把三斤多重的青鱼用剪刀去鳞,去内脏烧了一条,烧的麻辣鲜香,香味飘的整个巷子都是嘞。
猫蛋一口气吃了俩花卷,一碗鱼肉,两碗鱼汤。
这鱼是野生的,鱼肉鲜嫩的很,鱼汤炖的奶白奶白的,喝一口滋味醇厚的很。
吃完饭后,猫蛋帮着王翠芬和刘小娥在家关着门处理袋子里的鱼,这鱼一时半会吃不完,必须要用盐腌起来。
周老二和周老抠去外面打听煤场,推着板车买煤去了,这个地方周老二来好几趟了,黑市也打听出来在哪了,当时绸缪未雨的提前用钱买了几张煤球票,这不就用上了。
城里一般都是烧蜂窝煤,几乎不怎么烧柴。
猫蛋不知道,此时的双水村已经被洪水淹没在了里面,逃难的路上,人多的很,那里的雨还在一个劲的下,就像瓢泼的一样。
越来越多的人朝榕城赶。
第56章
周老二和周老抠他们就拉回来一小堆的蜂窝煤,从板车上搬下来,码到了灶房的墙角。
看着这几块煤球,周家人都不踏实,因为十几天就烧完了,后面没煤球用了咋办?
晚上的时候,周老二去找了刘旺,俩人商量了商量,夜里赶着驴车出了城。
这个时候,城里还没有难民,粮食,菜,蜂窝煤啥的,还不紧张,周老二他们要趁难民进城前的时机,赶快囤好过冬的东西。
搬过来这一两天了,王翠芬她们一直没有出门,现在院子里挂的都是咸鱼,压根不能出去惹人的眼,要是被发现了,那可就遭了。
隔壁的人都知道这家搬进来人了,但一早上只见一个男人和一个老头拉着大板车出去买煤球,倒没有见里面还出来啥人。
大门一直从里面关着,就仿佛不希望人上门打扰似的,胡同里的人路过这的时候,最多也只是往门口撇一眼。
甚至有的人还不知道这搬进来人了。
之前那三袋子大青鱼,周家和刘家一人一半,王翠芬做了一些咸鱼,剩下的想做成糟鱼,可做糟鱼要用到坛子或者罐子,家里的坛子之前都腌上了咸菜,坛肉,糟鸭蛋。
“这不有个大水缸吗?”
收拾院子,想在院子里给毛驴搭个棚子的周老抠指着灶房外面墙角里那个落满灰尘,里面盛着积雪和烂叶子的陶瓷缸。
王翠芬过来一瞅,用扫把扫掉水缸外面的残雪,见还真是个大水缸哪。
她们刚搬来那会,天黑,再加上水缸被雪给埋了,一时竟没有发现。
俩人把水缸歪起来,滚到了院子中间,院子里没有水龙头,也没水井啥的,整个胡同吃水都指望着胡同口那仅有的一个水龙头。
水龙头按在了墙上,下面伸出一小节铜管子。
胡同里一大早,人来不及倒尿壶,都是蓬乱个头发,眯着眼,弓着背,拎着铁桶急匆匆的跑过来排队接水。
有的时候那人能排到外面的大路上。
王翠芬把桶里的雪和叶子树杈清理出来,把桶里仅剩的那点水倒了进去。
“这城里好是好,就是接水要到外面接,这也太麻烦了。”
周老抠也觉得麻烦,以前他们住在乡下,自家院子里就有一个压水井,想怎么吃水就怎么吃水,方便的很。
猫蛋见她爷拎着桶去外面打水去了……
“奶,要是能在这院子里弄个压水井就好了。”
乡下人有会弄压水井的,等再过些日子,逃难的人过来了,里面保不齐就有会弄压水井的。
王翠芬把孙女的话听进心里去了,老家院子那个压水井,就是她公公还活着的时候,请人来家里弄的,就管人家吃了两天饭,给了多少钱倒是忘了。
周老抠来回拎了几趟水,可算是把水缸和剩下的鱼全给弄好了。
周老二和刘旺俩人赶着驴车,去湖上弄来了一车的青鱼还有草鱼。
他们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等天黑了,才带着只露出俩眼睛的帽子,来到了黑市,在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