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
讲理!见爷爷不把铺子交给他们,纵容恶奴打伤抱翠楼里的下人,爷爷和爹爹去阻止,也被他们打了一顿。”
说起那日的事,罗围恨得牙痒痒,他们一家虽然是奴才,但沈嬛从来不是事儿多的主子,对他们也多有照顾。
爹和爷爷被打,罗围恨不得把那些人干倒一个是一个,无奈他人小力微,自己也被毒打一顿,胸口和腰现在还隐隐作痛。
他目光暗沉,继续道:“他们打完人,把小的一家的东西扔出了抱翠楼,还对小的一家说他们有尚书府撑腰,就算去报官,也没有用。”
只听他说,沈嬛都能想到当时的情形,冷冷一笑:“好大的威风。”
一路走一路说,罗围带着他们到了西城麻雀巷。
西城这边本就是盛京城出了名的贫苦人住的地方,麻雀巷更是其中翘楚。
这里就跟它的名字一样,麻雀巷麻雀巷,进出都是一条只容一人来宽的破旧小巷,每家都是一道又矮又窄的门,进去出来撞到人连身都转不开。
罗围拍了拍摇摇欲坠的门,门里很快传来一个妇人的声音:“谁?”
罗围道:“孃,我回来了,路上赶巧遇到了老太太,老太太也来了。”
门从里面打开,一年轻妇人拘谨地理了理自己的头发,抻了抻自己衣裳:“老太太,这里不成招待,还望您别介意。”
罗生一家是家生的奴才,能嫁给罗围父亲的,自然也是入了奴籍的奴婢,但其生得眉清目秀,身段窈窕,瞧着就让人觉得想亲近。
023 # 第 23 章
沈嬛走进去:“到哪里都是坐, 不用如此客气,罗生呢,身体可还撑得住?”
沈嬛是主子, 虽然他这么说, 罗围娘还是把凳子擦了又擦才让他坐,听到他问自己公爹,脸上的愁色怎么也压不下去:“怕是不好,公公这几天夜里总是发热, 喝了药也不见效。”
罗围跟爷爷自小就要好, 听到爷爷病情竟然已经这么严重,扑通一声跪在沈嬛跟前:“求老太太救救我爷爷,小的以后这条命就是老太太的。”
半大的小子,两眼泪汪汪。
沈嬛从来不是硬心肠的人, 罗生一家又是因着自己的缘故遭了无妄之灾,就算他不说也不会置之不理。
他叫身边的晴子:“去苏记药铺请小苏大夫, 罗围,带我去看看你爷爷。”
罗围赶紧擦了眼泪, 在前面带路。
沈嬛这才真切感受到这里有多窄, 拢共两间房,又要睡觉又要做饭, 床尾几乎抵着烧火的灶头。
且房子又矮,外面的光线进不来, 屋里一股难闻的潮湿味儿。
罗围推开门, 小声□□上的人影:“爷爷?爷爷?”
罗生精神不好, 听到声音反应了好大一会儿才边咳嗽边答应:“小围来了……进来……爷爷看看你咳咳咳咳咳……”
罗围小跑过去, 抓着罗生的手:“爷爷, 老太太来看你了, 还让晴子姐姐给你请大夫。”
听到沈嬛来了,罗生眼睛睁大了一些,挣扎着起来,看到沈嬛真的来了,他愧疚不已:“老奴无颜见主子,您把抱翠楼交到老奴手里,老奴却让它被外人夺了去。”
沈嬛自然不会怪他,他们是奴籍,蔡福等人把他们打了杀了,也不会被追究。
奴才低贱如牲畜,不会有人因为牲畜而去为难人。
沈嬛站在床尾处,跟他道:“好生养病,等病好了再说。”
“是,谢谢太太。”罗生忍着咳嗽,忧心地道,“太太,请恕老奴多嘴,那接管了抱翠楼的蔡福一看就是心术不正之人,若让他长时间掌管抱翠楼,抱翠楼的百年名声怕是要受损。”
两人正说着话,去请小苏大夫的晴子回来了,沈嬛对她身后的小苏大夫道:“劳小苏大夫给他看看。”
小苏大夫虽然背称为小苏大夫,但那是大家为了和苏大夫分开,实则他的年纪比沈嬛还大,今年已五十来岁。
他对沈嬛弯腰行礼,走到床前给罗生看诊。
沈嬛问他:“如何?”
小苏大夫收回诊脉的手,从箱子里取出银针:“感染风寒多日,兼之郁结于心,肝脏有损。”
“我先给他施一针,再服两副药,吃完药再看。”
苏家父子医术高明,他这样说便是有把握了,沈嬛也放下了一桩事。
他取出二十两银子给罗围:“小苏大夫的诊金记在我的账上,这些银子拿去置办吃的用到,过些日子我会差人来叫你们。”
罗围不要他的银子:“太太能救我爷爷,已经是天大的恩德,小的不能要。”
“叫你拿着便拿着吧,你们与我主仆一场,这点银子还是花得的。”
“我还有事,先回府了。”
说着,沈嬛就要走。
罗生罗围和罗围娘都要来送,被他一一叫住。
“莫送了,以后的日子还长。”小苏大夫还要给罗生扎针,沈嬛踩着'脏污的泥水走出麻雀巷。
她边走,边思索抱翠楼和霓裳阁的事。
刚才罗生告诉他,霓裳阁的掌柜没有换,还是王康道,但王康道已经翻脸不认人,跟陈三奶奶卢氏派去的人沆瀣一气。
罗生之前去找过他,被他阴阳怪气讽刺一番后打出门,还让罗生识时务者为俊杰。
所以沈嬛也不打算去霓裳阁,而是直接打道回府。
吴氏已经气晕了,一路上都在念叨王康道软骨头,背信弃主,还有陈大奶奶贾氏和卢氏,奸诈狡猾。
沈嬛坐在炕上喝了口热茶,顺便给她倒了一杯:“犯不着为那起子人生气,晴子,拿上库房钥匙,招人搬五百两银子来,最后换成一两二两十两的。”
吴氏诧异:“太太拿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沈嬛笑笑:“当然是明目张胆地收买人心哪,顺便修理修理出头的榫头,免得天天戳得眼睛疼。”
晴子和吴氏拿不准他的意思,但十分迅速地把银子取来了,然后沈嬛又告诉她们,通知府里的下人,让他们来明辉堂。
傍晚时分,府里下人当值的都在忍着寒风做事,没当值的躺在被窝里说话聊天,沈嬛的命令一传来,大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都不敢耽误,穿戴好衣服急冲冲赶去。
路上遇见熟人忍不住问:“发生什么事了,怎么老太太突然叫这么多人?”
被问的人也跟他一样:“不知道,快走吧快走吧,好不容易休息一天,赶紧做完赶紧回去睡觉,这天冷死人。”
到了院里他们才发现,府里的下人几乎都在这儿了,大到主子们身边的贴身丫鬟小厮,小到守偏门的婆子,全都站在院子里,一个个面面相觑。
突然,吴氏带着晴子,让几个小厮把银子抬到明辉堂正屋前,沈嬛一手拿暖炉,一手拿着本册子走出来。
“今年天不好,大家的冬衣可还够?”
下人们没想到平日里居于深院的老太太会问这么接地气的话,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还是六子机灵,大声道:“回太太,不太够,今年这天比去年冷多了,小的每天当值的时候都差点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