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1
苏纯钧从来没了解过这个,听到吓了一跳:“这么多!”
赵书理倒是前段时间看过资料,翻白眼拿文件给他看,说:“你以为呢。教会女中就有十一二所了,日本的女子中学、女子大学也有七八所。虽然一所里学生也就一二百、三四百人,但加起来也不少了。”
男女混合上学的学校还是凤毛麟角。
苏纯钧把教育局交上来的文件看了一遍,头又痛起来了。
小学倒是清一色的男校,不是女学生少,而是几乎没有,这大概也跟女子无才便是德有关。
教会女中当时收女学生讲的是教导女人爱世人、爱善良、爱美好等等的美德,当然是拿圣经去教,说白了这并不是一个学知识的学校,而是学习如何做一个美好的女人的学校,这才吸引了众多家庭把女孩子送过去上学。
入学后要学习的包括英语、宗教、写作、文学、音乐、艺术、绘画、舞蹈等课程也从另一方面保证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日本因为比教会晚了一步,开的学校有些少,但女子中学和女子大学说的也是教导出更有教养的女人。当然在这里学的就是日语了,也有英语课,但没有特别开设的宗教课,改成了日本教育,以便令在这里上学的中国学生都能爱上日本。
新浪潮鼓吹男女平等和女人也要受教育,但事实上根本没有中国人自己开设的女子学校和收女人的学校,全都是外国人办的女子学校。直到近几年才有男女混校出现,但报纸上紧跟着就是大肆声讨男女混校带来的道德沦丧。
外国人能做的事,中国人反而不能做。那些人只敢骂一骂自己的国人,对外国却连动一根手指头都不敢。
考虑到现在的治安情况和环境压力,苏纯钧认为不应该允许女子学校开学。
赵书理:“那你要小心,你要真的这么干了,马上就有人骂你。”
苏纯钧也想像得到会有怎么样的反对声,但强迫学校开学已经是无奈之举。假如不是担心引起□□和恐慌,他真想在报纸上大声呼吁让百姓们快跑,快离开这座城市,最好把一座空城留给日本人。但他很清楚不管有多少人逃走,一定会有留下来的百姓。
有百姓留下来,他也只能留下来。
为了这些留下来的人,他就必须要恢复城市里的正常秩序,不然不等日本人打进来,这座城市就已经毁了。
苏纯钧想一想,说:“先等一等。我们来考虑一下办工厂的事。”
赵书理就放下手中的这个文件,拿起了另一本,说:“你指的是跟张公子一起来的那些商人?”
有逃走的商人,自然也有不怕死的商人。他们看到这座城市的商机,纷纷涌了进来,刚好接手了上一批逃走的商人们留下来的工厂和无数失去工作的工人。
苏纯钧点点头:“对。”
假如先让工厂开工,工厂就会去招工,这样会有大批的年轻人进入工厂,反过来学校里的人就相应的变少了。不是说工厂就比学校更安全,但至少在工厂里工作可以赚到一点钱来买粮食。
赵书理笑着说:“那你就办个宴会吧。根据我的经验,在宴会上说出的消息都比你开会通知下去的更快,也会有更多人相信。”
这是一个怪现象。政府开会正式下发通知,各界人士会纷纷抵抗,阳奉阴违,拼命的从政府的通知中找漏洞,不肯乖乖照着去做。
但假如是在宴会上,酒酣耳热之际,从政府官员那里打听到的消息,他们偏偏会奉为纶音,不打折扣、加倍完成。
所以要做正事,就去开宴会吧。
苏纯钧叹气,人民对政府没有一点信任,只相信小道消息,这真是太悲哀了。
他拖住赵书理:“赵大哥,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了,燕燕还太小,我也不放心把这件大事交给她去办。”其实是不舍得让燕燕一直在官场酒场中打滚,她有她的事业要做。
赵书理一怔,脸色变坏:“你知道心疼苏太太,就不知道心疼你赵大哥吗?”
苏纯钧:“赵大哥能者多劳嘛。”
赵书理推拒:“我看燕燕很能干,而且这种事从你的枕边人的口里说出去才可信。你要是心疼燕燕,就让你的情人去做,效果更好。”
苏纯钧真是奇怪了,关于他有情人的事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他喊冤道:“我哪里有什么情人!”
赵书理敷衍道:“嗯嗯。”
苏纯钧站起来一脸严肃的说:“赵大哥,我要交给你一个任务。”
赵书理一怔:“你说。”
苏纯钧:“我特准你为了工作,尽快娶一位姨太太。”
赵书理气得发笑:“好哇,好你个苏纯钧。”
苏纯钧一本正经:“赵大哥,我最多给你一周时间。一周内,你娶一个姨太太,并赶紧把宴会办完,让商人们赶紧开工厂招工,要赶在日本人之前。”
赵书理把文件扔到桌上:“哼。”
第331章 二更
苏纯钧给了赵书理一周,但赵先生超前完成了任务,他在当天晚上就选定了一位新姨太太。
在祝家楼的晚餐桌上,他隆重的向苏先生和苏太太介绍了这位刚刚上任的女士——当然,女士本人并不在场。
苏纯钧放下筷子为他鼓掌:“一位舞小姐。我就不用问你是什么时候认识她的了,对吧?”
赵书理瞪了他一眼,对祝玉燕笑着说:“我们认识有几个月了,小青今年十九岁,曾在日本女子大学读过一年。”
做为家中的太太,祝玉燕不得不认真倾听这位路小青女士的信息,因为以后她们二人显然是要常常打交道的。
路小姐的家庭还不错——曾经。她的父亲是像杨虚鹤一样的文人,在报纸上写写文章,但路先生比杨虚鹤更有材才实学,还担任过几家报社的社长。
路先生显然是有一些经商头脑的。他靠着在报纸上登广告赚了一些钱,所以路小姐曾经也是一位大小姐,有自行车,家里请着几位佣人。
但局势变坏,路先生的报社在那一次导致杨虚鹤被投入狱的扫黄活动中统统关闭,路家因此欠了不少的债。路先生见事不妙,丢下太太和孩子一个人跑了。
路太太是个小脚太太,大字不识,见丈夫跑了就悬梁自尽了。
路小姐大名路青弦,亲爹跑了,亲娘死了,万幸家里还有个姨太太在。姨太太原来是舞厅的舞小姐,被路先生赎出来从了良,还给路先生生了一个小儿子。本以为从此终身有靠,不料风水轮流转,路先生跑了,路太太上吊了,家里只剩下一个十几岁的大小姐和自己六岁的儿子,姨太太见此,只好重操旧业,又回舞厅去当舞小姐了,不过她从良多年又生了一个孩子,不比以前青春貌美,家中仍是捉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