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2


事实。

何殊这才明白,为何会在已被封存几十上百年的案卷上,偶尔会看到个别陌生地名,她还以为那些地名是不是后来改了名字,或是某地曾用过的别名。

敢情这是因为大安历史曾被人为地掉一段,这让何殊对先帝更加没有好感。

因自身的无能与多疑忌惮而弄丢了大安的地盘,不说留下这段历史警示后人,竟然还有意让人删减篡改大安的历史。

更加过分的是,她这个后来者竟然还真被篡改后的历史给蒙骗过去了。

“宋太师真是好手段,对先帝的忠心,也实在是天地可鉴,这段往事,恐怕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吧。”

宋太师知道太子这是在嘲讽他将相关事情清理得太干净,苦笑着回道。

“老百姓们可能都已忘了,京中应该还有几个记得这件事的人吧。”

就算知道,在宋太师尽心尽力地抹去痕迹后,也没有可靠的证据可以证实。

毕竟宋太师后来将那些痕迹抹得太彻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又将其列为禁忌。

如今这四五十年过去,就算是还活着,知道那段历史的人,估计能记得的也不多,有记得的,也因为那是朝廷的禁忌,不敢提、更不敢议论。

理山国发生叛变立国的事情发生时,正宁帝还没出世,等到正宁帝记事,开始入学后,宋太师等人已经开始奉令抹痕迹。

所以连正宁帝对此都没有任何印象,他所知道的大安舆图上,也从不包括理山国所在的那片区域。

“这便是先帝最后选孤得父皇继位,没选各方面的能力表现,都更优秀的瑞王伯的原因吗?”

何殊一直想不通,先帝对皇权再怎么执着,也不至于执着到个近乎疯狂的地步,几乎搞死自己所有年长的皇子。

最后有了瑞王这个打败一众对手,能力手腕都很不俗,心性也上佳的儿子,在其已然年迈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将瑞王选为继承人。

何必要赶在自己驾崩前,用莫须有的借口,甚至还不惜使出栽赃嫁祸的手段,彻底断掉瑞王可以成为继位者的可能。

然后在剩下的那些年龄相对较小的儿子中,选了她爹这个连先帝自己,都不算了解的儿子继位。

听到太子能够如此直白的提起当今皇上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及瑞王优秀的事实,宋太师的心情十分复杂。

这分明是关系到尊严,尤其还是关系到一位帝王尊严的话,他自己都有心想要避讳,反倒是太子的态度坦然到让他觉得仿佛是自己大惊小怪。

不过想到当今皇上三十余岁继位时,就能做出任由自家三岁太子帮忙执政的事,好像确实是他自己太过大惊小怪了些。

所以他只能硬着头皮,木着脸回道。

“是的,瑞王年少轻狂之际,曾就此事与先帝发生过一次激烈争执,虽然从那以后,瑞王就变得沉稳了许多,再没提过那件事,可是先帝对那次争吵的内容一直很介怀。”

因为担心儿子在自己死后翻旧账,先帝不惜舍弃瑞王这个最适合的继承人,不顾后果的选个确保不知那段历史,也就不会惦记着要试图恢复那段历史的人。

这是宋太师对先帝的报复,何殊知道,但她更知道,大安的地盘一点都不能少。

第一百零六章

除了理山国的事, 宋太师还透露出许多很有价值的东西,包括他所掌握一些官员的把柄,可谓是不管不顾,只一心想为他的儿孙们减轻处罚。

不同年龄段的人, 追求的东西显然不同, 宋太师最后说道。

“老朽最后想求殿下一事。”

看在对方的诚意上, 何殊直接点头道。

“宋太师请讲,只要不违背国法道德,孤都会尽量成全。”

宋太师郑重其事地躬身施一礼后, 才开口说出自己的请求。

“对于殿下与陛下安排瑞王去定海水师,还许让他召集旧部齐聚水师大营一事, 老朽想来想去, 只能想到一个可能,就是殿下打算送他们出海,送他们去海外异国。”

何殊没有否认,正所谓是人老成精, 宋太师连大安一直是由她这个太子在执政, 这种常人都不敢想象的真相都能猜出,能猜到这点, 她并不觉得意外。

“你想让孤将你的儿孙们送过去?”

宋太师这辈子最大的本事就算计人心,想要算计人心的前提,则是能够根据观言查色,洞悉人性。丽嘉

“是的, 就算殿下开恩,让他们继续留在大安, 他们也难有立足之地。”

何殊没有拒绝, “孤答应你, 会给他们选个合适的去处。”

宋太师躬身道谢,何殊点点头后便转身离开。

将要走出大狱之际,何殊忽然开口道。

“允他的儿孙们过来见他一面,连宋进明在内,他活不长了。”

郭风远毫不犹豫地应下,里面透着某种态度与决心,让何殊忍不住扶额,认真解释了一下。

“郭寺卿,孤的意思是说,他已生无可恋,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可不是让你派人动手脚。”

郭风远闻言愣了一下,心情复杂的拱手道。

“是,臣明白了。”

“孤对你寄予厚望,盼着你能为孤,将这大理寺变成为维护国法、匡扶正义之地,绝对不会容忍,更不会带头将这里变成藏污纳垢,可供人施展阴私手段的地方,明白吗?”

郭风远赶紧躬身应下,“是臣愚钝,臣定当不负殿下厚望!”

何殊摆摆手道,“平身吧,你能记住就好。”

看到郭寺卿亲自带着一行人进入天字号的监区,停留一段不短的时间后,才一起出来,并径直离开的背影,在这做事的官员们忍不住小声议论起来。

“嗳,你们说,那位看着气势非凡的年轻公子,到底是什么来头,竟能劳动我们郭寺卿这待礼待?”

有人随即回道,“依我看,肯定是哪家王府金尊玉贵的小王爷,一般人可没这个体面。”

“谁曾听说寺卿大人与京中哪家王府走得近过?说不定是太子殿下,除了太子殿下,还有谁能有这个资格?”

有人嗤笑着回道,“会说出这种话,就证明你来京中的时间还不算长,京中谁不知道自打当今圣上继位后,就带着太子殿下深居宫内,从不出宫?”

“就是,太子殿下可是圣上膝下独子,再尊贵不过,不容有半点闪失,当然不会轻易出宫。”

之前说话的那名官员不服气的回道,“那位公子的年龄与传说中的太子殿下相符,怎么就不能是太子殿下了,说不定太子殿下只喜私下出宫,没有大张旗鼓而已。”

这个猜测也引来一部分人的附和,两种猜测争执不下,顿时吵得十分热闹。

见左书意只在一旁竖着耳朵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