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8


的成绩。如果你考全市第一,学校给你一万,全市第二给八千,全市第三给五千,第四到第十,都给两千。”校长说了他昨天和学校老师商量出来的结果。

“谢谢校长。”季卫言很高兴。

校长又道:“季同学,你现在就算直接去参加高考都行了,不过你打算慢慢来也可以,就是平常还是要复习一下。”

季卫言这成绩,完全可以直接去高考,但校长其实巴不得他在二中多待两年,多给二中长长脸。

季卫言道:“我其实一直都有复习,在片场的时候有空就会做卷子,就是我有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样的习题和卷子是最好的,校长,你能给我推荐一些吗?”

苏向扬给他买习题要花不少钱,如果校长能给,那就最好了!

校长当即道:“当然可以,季同学你等一下,我让老师去准备点复习资料。”

于是,等季卫言吃完饭,又喝了一杯茶,就有高三的老师给他送来很多卷子。

同时他的理综成绩也出来了,这理综他倒是没考满分,但也就错了两小题。

这两小题的话……他们自己学校的高三,估计没一个人能做出来。

这也就算了,季卫言都没问老师,自己琢磨了一段时间之后,还给出了正确答案。

季卫言这天回到周阿大家里的时候,苏向扬还没回来。

苏向扬去进了一些布料。

他打算趁着过年赚点钱,至于要怎么赚……他打算做些小玩偶小玩意,小孩子的衣服,还有红通通的小灯笼之类的喜庆东西,然后趁着过年卖出去。

至于卖给谁……零售太花时间了,苏向扬打算批发给别人卖。

季卫言参加考试的时候,苏向扬就在市里谈了几个单子——这样的东西,可以卖给商场、超市,甚至各种店家。

市里有销路,镇上应该也有人买。这两年镇上的游客越来越多,现在的游客还非常喜欢买土特产和各种工艺品。

十年后人人都能去旅游,旅游地的特产还能网购,大家也就不喜欢大老远买了东西带回家去。

但这个时候出来旅游的人不多,在网上也买不到什么东西……那些出来旅游的六零后七零后大多会选择在旅游地买一些东西,带回去送给亲朋好友。

其实上辈子,影视城到处都是各色各样的小商品,但这时候却还很少,苏向扬觉得他可以推广一下,让镇上店家买他家做出来的各种小玩意儿,放在店里卖。

这样的生意看似不大,但积少成多,其实能挣不少。

至于谁来帮他做这些产品……他可以给周英英加工费,让周英英带着手下的女工一起做。

事情已经成了,苏向扬就跟季卫言说了这件事,顺便把自己简单画出来的各种设计图给季卫言看。

“卫言,你看到这个红色的小马甲了吧?小宝宝穿了特别可爱!用这个布料可以做红色的小灯笼,里面塞了棉花的那种,也是可以送人的,还有这种红色的小香包,应该很多人喜欢……”苏向扬笑着解说:“我们还可以做古风的包和衣服,当做我们长溪镇的特产卖,游客来参观了古色古香的影视城之后,就需要买点这种东西回去。”

上辈子长溪镇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这些东西!

虽然他做出来之后,应该很快就会有人仿制,但他多少可以趁着一开始这些东西新鲜,赚上一波。

“苏哥,你真聪明。”季卫言道。

被个天才夸聪明,还真有点不好意思……苏向扬道:“我也没做什么,就是不知道这东西,最后能挣多少。”

苏向扬打算做的东西,做起来都很简单,他相信周英英她们能做出来。

不过离过年就只有一个月了,到底能做多少他也不确定,能赚多少,他更不确定。

好在这个时候产能没有过剩,这种产品也还不能九块九包邮买一大堆……

苏向扬把布料带回家,就让周英英试着做一些样品。

周英英做多了古装,现在做这个觉得非常简单,她还另外开发了给女孩子穿的红斗篷,给男孩子戴的红帽子,给小婴儿穿的小鞋子等商品。

最后,他们经过商定,选了一些产品来做,并雇了村里人帮忙。

就连苏向扬,都亲自上手帮忙裁剪。

《格格嫁到》剧组年后才开工,他最近很闲。

大家伙儿忙了几天,苏向扬就接到季卫言的老师打来的电话——季卫言考了全市第一!

学校让季卫言过两天去学校拿成绩单,他们到时候会奖励季卫言一万块。

学霸就是牛!

苏向扬带上自己的第一批产品,和季卫言一起去了市里。

季卫言拿到一万块奖学金的同时,苏向扬也卖掉了自己的第一批产品。

除去本钱还有人工费,他挣了一千,只有季卫言的十分之一。

当然,几天工夫就能挣一千已经不少了。最近有不少人来周英英这里拿活儿干,他们的产量会增加,再过些日子,他兴许一天就能挣一千。

一个新年下来,兴许能挣个两三万!

季卫言把他的奖学金借给了苏向扬,苏向扬算了算账,觉得自己兴许只要跟银行贷款五万,就够给《麻辣杀手》做投资了。

而这五万块,等他做完《格格嫁到》这个项目,应该就能还掉。

他离当老板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第42章 何婉婉

临近过年, 苏向扬家越来越热闹了。

这里聚集了很多女人,帮着做各种布艺产品,还有人从这里领了材料, 带回家里去做。

周英英现在已经不怎么做活了,主要负责做登记分发材料,或者偶尔做一做样品。

这些东西是帮苏向扬做的, 但亲母子明算账,苏向扬给她的制作费用不低,她给那些女工结清工钱之后,自己还能剩下不少。

“英英, 你真有本事……现在你已经能还清你家欠的钱了吧?”有人跟周英英打听。

周英英道:“哪有, 我都是帮别人做的,就拿点加工费,一个月也就能挣个三四千。”

“三四千也很好了!”那人道,又看了一眼在旁边帮忙的苏向扬, 低声问:“怎么你儿子不去做木工, 来这里帮你来了?”

周英英道:“做木工也不是天天有活的,最近他没活, 就来我这里帮忙。”

苏向扬挣钱不少,不过这件事, 不管是周英英苏向扬, 还是周胜超一家, 都没有往外说,免得有人眼红。

不过周英英挣钱是可以往外说的,最多就是少说点。

周英英现在拉着村里那么多女人挣钱, 没人会给她捣乱说她坏话。

“也是, 做木工挺辛苦的, 在家里给你帮忙也挺好。”那人点点头。

类似的对话挺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