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2


进屋里,向李舒仪禀报道。

李舒仪如今大概是因为心结已消,又得到了精心的照顾,虽说连日赶路才安顿下来,脸颊上也丰腴了许多,眉目也舒展了许多。

听到这话,她一开始很惊讶,随即又释怀了。

“正当如此,若因为她的身份就轻饶,又如何对得起那些因她而死的百姓。”

她对李明月的下场是一点都同情不起来。

反倒是听说有钦差受嘉佑帝之命,试图营救六公主,还有些悬心。

“我得去见见堂兄。”

刚走了几步,又折返回来,“算了,还是写信。”

堂兄住在军营里,她身为女子不好随意进出,而且,他日理万机,贸然前去也很打扰他。

倒是李洵收到她的信,晚上得空了,特意回守将府来探望了她。

“这几日身体如何?”

他一来就问候道。

李舒仪道:

“除了夜里偶有闹腾,其他都挺好的。就是白日里太闲了,有些无趣,堂兄可有什么事是我能分忧的?”

李洵有些诧异,他还以为这时代的女子身体弱,只能专心养胎,却没想到李舒仪会因为无事可做而感到无聊。

不过,她本来也是个有志向的姑娘,倒完全可以把她当做后世的女子对待。

思索片刻,他道:

“我记得你的戎族话说得还不错,会读写吗?”

李舒仪身为京中贵女,原本就博学多才,是学过戎族的语言文字的,后来要和亲,还特地加强了口语练习,说她精通戎族语言文字没有一点毛病。

“能读会写。”她没有掩饰自己的能力。

李洵便道:

“那我明日让人拿些卷宗来,你先帮我翻译成中原字。”

那些卷宗是西戎的土地宅邸数据。

他的文官里,精通戎族语言的不多,少数几个能读会写的都派到北戎去了。

情报营里会说戎族语的倒是不少,但能说的不一定会读写,接下来要系统性地划分牧场与土地,也没那么多人手重新测量,便只能先用西戎原本的数据。

他也不可能让文官们现学戎族文字,只能先找人把这些卷宗翻译出来。

李舒仪要帮他做的不是全部翻译工作,但多个人分担确实会效率高一些。

“好!谢谢堂兄愿意相信我!”

李舒仪很高兴能帮他做些什么。

李洵也看出了这点,心中颇为欣慰,真是个懂事又上进的小姑娘。

“我还有其他译者,你也不要太劳累了,量力而行,身体最要紧。”

他嘱咐道。

李舒仪点头答应下来,又问起她先前担心的事:

“我先前让人送的信,您看到了吗?”

李洵道:

“放心,她虽说与郑达的人有接触,却没有泄露配方,我的人全程都在一旁守着的。”

李舒仪松了口气:

“那便好。”

私心里,她是不希望朝廷能掌握震天雷威胁到大堂兄的势力的。

无论能力还是心胸,大堂兄都比堂伯父更适合做天下共主。

先前生怕大堂兄没想到此事,如今看来,倒是她低估了堂兄处事的周全性。

见她小小年纪总是操心着许多事,李洵叮嘱道:

“你还年轻,等生下孩子,还有很长时间可以经世济民,如今最要紧的就是养好身体,其他都要往后靠。”

想起一事,李洵又道:

“我这边最近有人要去京城,你可要给皇叔写封家书报平安?”

李舒仪一怔,随即双目晶亮,情绪有些激动:

“……可以吗?不会坏了您的大事?”

李洵这才知道,原来她是早就想写信了,只是心中有所顾忌,才没跟他提。

心知她还是有寄人篱下的顾虑,遂温和道:

“没关系,带封信不过是顺便的事。”

“舒仪,以后你想做什么就做,实在拿不准的也可以直接来问我,无须顾忌太多。你要是不说,我粗枝大叶的也未必能想到,明白吗?”

李舒仪用力点头。

她能感受大堂兄对她的善意与包容,先前确实是她顾虑太多了。她是想着不能给堂兄添麻烦,但堂兄日理万机,还要来猜她的心思照顾她,才是真正的添麻烦。

“我知道了,以后想要什么,都会直接跟您提出来!”

*

郑达的钦差队伍,与李洵派到京城的情报人员,两者基本上是前后脚到达京城的。

郑达虽说是朝廷的钦差,却要绕过李洵的地盘,即使有驿站全力支撑,也被拖慢了行程。

李洵的人虽说是晚了一天出发,却是直奔肃城,一路同样用着驿站系统换马,直行到燕山关才绕路去京城的,路程反而要短些。

却说郑达回京后,直接便去宫中求见嘉佑帝。

嘉佑帝等了二十余日的消息,已是心急如焚,一听说郑达回来了,赶紧便召了七皇子一起接见郑达。

郑达一路风尘仆仆,憔悴不堪,一见嘉佑帝便扑通跪倒在地:

“陛下恕罪!臣未能完成陛下嘱托!”

嘉佑帝的心,顿时就沉了下去,只觉得支撑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垮了一般。

拿不到震天雷,他对上李洵便毫无还手之力。

难道他真的只能眼睁睁地等着李洵攻来京城?

倒是七皇子,身体健壮,人年轻也更有拼劲儿,闻言还追问了此事的细节,以及他们在蕃平的所见所闻。

打发走郑达,七皇子劝慰嘉佑帝:

“父皇,您先不要灰心,此事未必没有转机。”

嘉佑帝暮气沉沉地看了他一眼:

“拿不到震天雷,还能有什么转机?”

七皇子眼中皆是笃定的光芒:

“大启的千万百姓,便是我们的转机。”

见嘉佑帝似乎没有兴趣,七皇子索性把事情说得更明白一些。

“父皇,先前孩儿不是问您要了很多李洵与敌军对战的具体情报么,结合郑大人的亲眼所见,孩儿已经完全确定了李洵的软肋。”

“软肋?他如今无坚不摧,还能有什么软肋?”嘉佑帝还是不太相信。

七皇子自信满满,侃侃而谈:

“他的软肋便是这天下的平民百姓!父皇,不知您是否发觉,他每一次对敌作战,都在避免与敌军的军奴正面交锋。待打下城池,都会妥善安置军奴。”

“这一次也是,您看他,明明已经对那彦图部众形成合围之势,还抓获了西戎汗与众多西戎贵族,为何要放他们离开?听郑大人从杨朔那里打探来的消息,他不仅放走了那些西戎的关键人物,连草原上的财物也牺牲了不少。您看他牺牲这么多,为的是什么?”

嘉佑帝渐渐被他的话吸引了注意力。

对啊,李洵当时占尽优势,明明可以先合围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