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7


前来迎接,向他汇报手头的工作:

“郡王,百姓基本都安置下去了,返回原籍只怕难以过冬,属下便让他们留在了城里集中居住。还组织特人手耕种了一部分蕃平与长宁的良田,虽说时节晚了些,明年多少应该有些收获。”

这是李洵未曾吩咐过的,伍汲深知李洵对农事的重视,每拿下一地,便会争分夺秒地组织百姓进行耕种。

伍汲估算着收集来的战获和目前的人口,便知道粮食缺口不小。

即使没有李洵的吩咐,也来不及进行分地工作,他也无师自通地直接组织百姓们直接选择良田耕种,尽可能地弥补粮食缺口。

这让李洵很意外,却也格外满意。

“不错,正是该这样安排!交到你手里的事,就没有让本王不放心的。”

李洵笑着夸赞道。

这对伍汲来说,却是从未有过的高度赞扬,心下大喜,面上却尽可能沉稳地道:

“郡王谬赞,全赖您耐心指点,才有属下的今日!”

李洵拍了拍他的肩膀,眼含鼓励:

“你悟性很好,多学多悟,以后才好为本王分担更多。”

不管是情报还是作战,甚至民生安排,伍汲都做得很好,在他手下所有人里的表现是一等一的,完全可以主政一方且担当大任。

李洵觉得,再加以培养,他甚至可以直接将伍汲留在西疆,替他掌控西戎的半壁江山。

伍汲这样精明的人,如何听不出李洵话里的暗示,心中激动不已,脸上也露出红光来。

“属下一定不负郡王期望!”

稍微平复了心绪,伍汲又汇报起了另一件事。

先前李洵传讯回来,让他派人去长宁取出严峥所说的兵册副本,核对那些作为人质换回来的长宁降兵的身份,这事他已经完成了。

通过兵册对比,确实发现了几个可疑人员,从营指挥使到普通士兵都有。

那彦图主要将人手安插在了吃空饷的编制里,有了兵册,倒是很容易发现端倪。

“不过,属下也不敢保证西戎没有别的安排,担心这些人混入军中坏事,目前暂且把他们单独安置着,在城南划了一片地让他们去集中耕种。”

这安排,也是符合李洵心意的。

他对这些降兵也同样有顾虑。

哪怕接回了这些人,一路上李洵也对一直对他们有所防范,没收了所有人的武器,用绳子拴住每个人的左手,让他们列队行走。

哪怕人手紧缺,他也没起用这些兵。

“你做得很好。”

见郡王认可了他的做法,伍汲又道:

“郡王,这些人到底是经过训练的正规军,哪怕战力和身体素质不如咱们麾下的人,却比现招来的新兵要很好很多,一直放着不用也很浪费,您看是不是还得想办法把他们编入军中用起来?”

李洵对此早有自己的规划,闻言道:

“身为叛兵,不可能直接给他们正规军的待遇。待核查完身份,便暂时将他们编做厢军,送到山下去修缮通往肃城的官道吧。”

若他毫无芥蒂地接纳了这些曾经的叛兵,那些誓死抵抗西戎而牺牲的人,又该置于何地?

他的军队,绝不能纵容随意投降的风气。

身为军人,便要有牺牲性命也寸土不让的觉悟。所以,哪怕他们的选择是被西戎胁迫,也不能轻易原谅。

第182章

三万多叛兵一直聚集在蕃平也不是长久之计, 必须尽早派去修路。

修路当然不仅是修路,更是肩负着维护道路畅通的职责。

但在那之前,李洵觉得有必要公开进行一场爱国主义教育。

这些兵就是现成的筏子。

忠于国家者赏, 叛国者罚,必须让更多的人对这铁律铭记于心。

“本王听闻, 长宁守军亦有数次反抗西戎,惨遭屠杀,你将这些人统计出来, 本王要追封他们为烈士, 让其家人享受烈士家属待遇。”

伍汲对此事亦有所耳闻,为难道:

“郡王,这些人怕是没有家人在世了, 他们的家人, 都被西戎连坐, 几乎全被杀了。”

“长宁城外的京观,便是他们的头颅。”

说到这里, 伍汲的声音低沉下来。

长宁北城外的京观, 李洵虽未亲眼所见,却能想象是怎样的场面。

这些游牧民族的首领向来嗜杀,动辄屠城,从未把中原人的命当做人命。

屠杀, 京观,是他们常用的震慑敌人的手段。

他们也从不讲究战乱止步军队, 不殃及平民。

严峥的这一场背叛, 让无数忠诚于家国民族的士兵惨死于西戎刀下, 甚至连其家人也被灭门, 何其惨烈!

想到此事, 李洵心中沉痛无比,压下怒意道:

“在长宁城修建烈士墓园,好生安葬他们,若有旁亲过继到烈士名下,同样可享烈士遗孤待遇。”

此时的人重香火,对过继也不是那么随意的。若过继一个孩子到烈士名下,在享受烈士遗孤待遇的同时,也必须供奉烈士的牌位,其后代都要把他当做正经先祖孝敬。

李洵不信这些,却不吝啬多花这些钱。

这是对死者的慰藉,更是做给所有生者看的。

奖赏之外,那些该受罚的人也一个都不能漏掉。

“当初长宁城中的叛国者,尤其是将领和身份贵重者,你要将他们的罪行一一调查清楚。奖惩大会上,本王要给所有人一个明白的说法!”

“是。”

伍汲领命,赶紧下去筹备。

他知道,自家郡王绝对是要杀一批人树立典型的。

那么,要杀哪些人,需要调查对方的什么罪名,他也心中有数了。

*

要举办这样一场奖惩大会,还是需要些时间筹备的。

哪怕伍汲手下能写会算的人手也不少,调查与统计罪名也需要几天时间。

在此期间,蕃平却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郡王,有朝廷的钦差到了蕃平北门外,说是陛下有旨意给您!”

李洵微微挑眉。

都这么长时间了,嘉佑帝应该早就听说了他在西戎的动向,那此时下达圣旨,又是想玩什么花样?

若是在肃城,李洵要不要理会这些钦差是看心情的。

但如今在蕃平,这钦差从北门来,必定已经途径高旗,十几万驻军都知道这事,他便要稍微注意下影响了。

毕竟他还打着和平收服这些驻军的主意呢。

“若核查身份无误,便请他们进城来吧。”

听到自家郡王说了个请字,亲兵便知道,对这次的钦差,态度是需要客气些的。

于是,这次的钦差,破天荒地得到了从正门入城的待遇。

仪仗队总共一百人,还用隆重的华盖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