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
让去也得去。
至于去了之后,女眷是死是活,还能不能回来,都与奴隶们一样未知。
除此之外,若城中需要服役,点到他们头上了,一样要去,摊子和店铺,自然也交给北戎官府指定的其他人。
许多商户的家中女眷因为平日里养的比奴隶们稍好些,常常被糟蹋致死,就连清秀些的小男孩也不能幸免。
这河原城里的中原百姓,每一家都有人死在北戎人手上,每一家都饱受北戎的奴役欺凌。
他们与北戎,有着血海深仇。
如今,河原城被大启官兵光复,北戎兵被几乎杀尽,北戎普通平民也全部赶出了城,他们如何不欣喜若狂。
听到这消息,后面赶来的沦为奴隶的中原人也当即喜极而泣,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流着泪喃喃道:
“爹,娘,爷爷!王师北定,你们可以瞑目了!”
知道消息的人越来越多。
太阳高升至头顶,全城百姓都沉浸在河原光复的喜悦中。
哪怕曾经的大启也未必多好,可他们至少能做个自由人,而不是连牲口都不如的奴隶,任何一个北戎人,都有拔刀杀死他们的权力。
狂喜之后,无数人自发地来到了驻军处,向光复河山的英雄们磕头致敬。
而此时,李洵正在进行战后部署工作。
在安排了一部分护卫营把守东南西北四个门,又安排了一部分人在城中巡逻维持治安后,其余人的主要工作便是统计存粮与战利品。
这次占领河原,可比燎原那一战收获多太多了。
那时候只能算是在北戎守军身上刮下来一层皮,如今,却是整头牛都被拿下了。
最丰厚的,便是整个北戎军营的军需。
北戎人口不像中原那么多,养的兵也不像中原这样动辄百万。
他们总共便只有二十多万军队,却因为不缺铁,又不缺牛羊,整个军队的配置异常丰厚。
武器,他们是按照人均两把弓为标准配的,除此之外,至少每人还有一把比如长枪,军刀,骨朵之类的其他武器。
马则是每个骑兵两匹,步兵也有一匹,厚实的皮质铠甲人均两付。
除此之外,粮食储备高达六十伍万石,够两万多人的军队吃上很多年,这其中应该包含了以后要运给其他战场的粮食。
马儿的草料精料也足够几万匹马吃一年。
这些之外,还有在城中各北戎贵族家中的抄家所得,他们历年来在城中搜刮的财宝几乎都没能带走。这一部分的价值,暂时无法估量。
但要以此招兵买马,是完全不愁没钱了。
而且,整个河原,无数沃土,好好种植起来养活河原,燎原与肃城三地的人绰绰有余,他甚至可以再收纳很多其他地方的流民来扩充人口!
看到这丰厚的收获,护卫营众人个个激动不已。
如此丰厚的斩获,他们的赏赐肯定少不了,而且以后的装备也会越来越好,到时候,就算和北戎人单打独斗,他们也丝毫不害怕了!
不过,李洵并没有现在犒赏的意思。
他在等夏金良带着燎原的八千守军来与他汇合。
三千余人的护卫队,用来防卫一座随时会迎来北戎反击的郡城,人还是太少了。
夏金良是带着人往南城门这个方向进军的,路上很可能会遇到沿途县城驻扎的北戎兵。
燎原守军他接手才不久,装备虽然提上去不少,人数还远比沿途的北戎军多,他也还是难免悬心。
此外,他还要等文官来安置城中百姓。
十来万中原百姓,吃什么,住哪里,怎么分地,怎么安排工作,都要费很大一番功夫才能理清楚。
第41章
到中午的时候, 郡城中心广场,便集中设置了二十几个施粥点。
护卫营骑兵们在大街小巷喊话:
“大启慎郡王有令,每日早晚于城中心同心桥附近施粥, 一日两顿,无粮百姓请自带碗筷, 前往领取!”
光复的喜悦之后,百姓们的肚子总归还是饿的。
先前作为奴隶,北戎为了削弱他们的反抗能力, 只让他们一天吃一顿饭。
而如今北戎军队与平民住户被赶走, 哪怕他们家中能找到一些存粮,但中原人的数量是北戎人的十几倍,那点粮食能够他们吃多久?
饥饿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大问题。
但如今, 郡王下令给他们施粥, 他们就不会饿肚子了!
不仅不会饿, 还一天能吃两顿,可以吃得很饱。
一日两顿饭, 就是这些沦落为奴三十余年的百姓们眼中最大的幸福了。
在香软的甚至还带着盐味的粥滑进肚子里的那一刻, 他们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河原重归大启掌控后的好处。
肚子饱了,人心便安定了。再加上施粥处不断有护卫在宣扬让百姓们不可趁乱烧杀抢掠,否则定斩不饶,整个郡城很快便恢复了太平秩序。
第二日一早, 李洵召来林乐庆,让他去张贴一则告示, 每日支付二十文工钱, 三餐管饱, 每日一两肉, 招聘劳工于北门外修筑防御工事。
林乐庆听了这待遇, 颇有些不解:
“郡王,只是些临时的劳工,还给他们吃肉,会不会太浪费了些……”
每日二十文工钱,还三餐管饱,这待遇在劳工里已经足够优越了。
肉在郡王统御的军队里是军需品,消耗量很大。北地肉食供应本就吃紧,哪怕这次缴获颇多,却也不能这样随意使用啊。
上次在燎原,是马尸众多处理不完,这才在施粥的时候加一些。如今可不缺盐了。
他跟着郡王一砖一瓦才打下如今的家业,深知郡王统御着三地军民的不易,自然不想郡王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掉这么珍贵的物资。
李洵有心教导这个下属,便详细解释道:
“这不算浪费。本王有意扩军,这些劳工里的许多人,将来会成为你们的同袍。”
林乐庆顿时恍然大悟。
能去做劳工,而且敢在此时去北门外做劳工的,哪怕身体不行,胆识却是有的。将来若是用优越的条件招兵,这些人必然会来应征。
他们在北戎的奴役下,吃不饱穿不暖,身体底子本就不好,如今提早给他们吃上肉,也算是提前就开始养身体。
“郡王高瞻远瞩!”
他由衷佩服道。
李洵继续叮嘱道:
“北门的防御工事,要尽早挖好,以防北戎突袭。劳工们劳作时,尽可能保障他们的安全,要让百姓们没有后顾之忧。”
三十多年前,北门这边的防御工事已经非常完善,但河原被北戎占去后,为防大启反攻再次占据河原城,便让人把护城河与壕沟给填了,现在只能重新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