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93
钟元的教培公司弄得还挺气派的,预备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公历3月6日)正式开业。
徐舟去接熊英的时候还发了十几张派人进去拍的照片给他。
熊英一张一张翻看着,“果然是搭上了富婆啊,办公桌椅和电脑、书桌这些都用的是名牌。”
只是富婆都要好办一点,还能用商业手段解决。
听说之前这小子还差点搭上官家千金,那才叫麻烦呢。
幸好让他那个蠢表妹和秦歌给搅和了。
徐舟道:“那你打算怎么办?”
“跟他打擂台,你老板加我们三个投资的钱也不少。备了这份开支的!”
徐舟道:“我老板现在穷得叮当响啊!负债都足足六亿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她一点犹豫都不带的
就给我们打了200万过来。”
徐舟一听200万顿时也觉得不多。
他们的外送店一天都要亏600万的。
这个数据这一年在不断的提升。
不过净亏损数据倒是在不断的降低,毕竟其他几个产业越来越赚了。
现在一天要净亏130多万,一个月4000万。
应该今年内,其他产业尤其是中介公司的利润就能逐渐覆盖外送店亏损的。
“哦,那还行。”他也是这一年亏大气了!
钟元的店是打算先在北京开,陆氏的总部在北京嘛。
他得守着陆小英,他也担心被什么人取而代之了。
秦歌给他的情报他是陆小英白月光的替身。
万一再冒出来一个比他更像的怎么办?
他要是离婚什么都得不到的。
他也不想一辈子背着吃软饭的名头,但要离婚也得是他自己能挣到钱之后。
陆小英答应投资,然后利润他占两成。
如今社会上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工作不如意。至少来做兼职是愿意的。
他觉得这一行是大有可为的,做成连锁的就很赚钱了。
没见秦歌开连锁店多赚钱么。外送、中介、小卖部、奶茶店......
而且教培这一行还不会像外送一样那样疯狂的打折,补贴客户。
那样真的太疯狂了!正常都承担不下来的。
秦歌要不是嫁进了豪门,她也不行。
就算钱上头她能勉强支撑,人家要用手段对付她一个女人也不难。
但她是千亿豪门傅家的儿媳,就没人敢对付她。
做成了连锁的,一二线城市都开上分公司,只分两成也很可观了。
这是他的机会!
就在他踌躇满志的准备的时候,一系列关于四方教培公司2月28号开业的广告在京沪蓉三地的各大BBS上铺开。
连四方网都迎来了久违的广告。
别说,四方网如今的流量真不比那些BBS差多少。
秦歌如今每天的订单量已经是一年前的四倍了。
正好抢在钟元的公司开业前两天
开业,而且有很高的优惠。
三个公司一起开业,老师一半是各地师大的应届、往届生,一半是各地中小学的高级教师。
课时费直接打七折。由公司承担差价。可以试听一节课再决定要不要报名。
中小学的各门课都可以补习。同时还对外继续招聘老师。
至于学生,熊英三人给三地跟四个股东有关系的公司、单位的家长都发了试听券。
又安排了各居委会的大妈到学校、菜市场、超市附近去发传单。
请大妈比请美女大学生的时薪低多了。
拿到试听券就可以上网去选课。
小班教学,最多12个人一堂课。
上头写着XX老师,XX中|小学的高级教师,后附教学成果若干。
家长认这个啊,比师大的高材生受欢迎。
晚上和周末出来在教培机构挣外快,又不是找自己的学生补课,算是打了个擦边球。
12个人选满了就变灰,只能选其他时段。
有人抢就香啊!中国人从来都是这样的。
所以2月28号晚上一开课,就十分的热闹。
一个办公室只准备了两个小教室,40分钟一节课。
老师们就跟在学校上课一样,按课表去上课。
入职的兼职师大生一开始是作为助教存在。
蓉城一节课的课时费是20元,京沪翻倍,试听免费。
240|480元的课时费有72|144元归上课的老师。
2011年这个补课的课时费还可以的。
每个晚上安排三个课时,也就是六门课。
周末再安排九个课时。
一个老师一晚一节课,周末两到三节课。
按选课的人头收费。
秦歌没有多过问,确认他们把该办的手续都办妥了就没再理会。
法人不是她,是洪大哥!
她同张灏在忙着和其他外送的大公司有来有往的谈判呢。
这会儿是张灏在出面,但她也通过电脑可以远程旁听。当然,旁听的不只她一个人!
到2月底,正好是疯狂打折一周年了。
这期间她和傅宸飞回深圳三次去看小琅。
傅宸在飞机上、在深圳都在工作状态。只偶尔抽出些时间陪小琅做做亲子活动。
或者一家三口到沙滩上走走。
小琅从视频里看到上海还很冻人,而且她在深圳玩儿得也挺开心。
她还时不时就坐着地铁去香港、去澳门玩儿。
最终选择了三月中旬等着父母来接她和外婆、太外婆。
傅宸自从开始上班真的是越来越忙。
晚上八点之前就没回过家。
他有些无奈地对秦歌道:“就这,还是因为傅升承担了大量的行政工作。傅氏总裁真不是个轻松的活儿。”
秦歌道:“你是宁可他流露不满吧?”
“是啊,他这样配合我什么进一步的动作都不好开展了。”
然后秦歌也忙起来了,谈判的进度她是非常关注的。
2月20号傅宸领到了1.6亿的分红,直接给了她6000万。
这钱够她撑到劳动节(手头的现钱全用光),她希望债务不要再增加了。
6.6亿,她真的想打破始作俑者的头啊。
另外,虽然中介公司很赚钱,但银行给的评估并不高,而且年利息是7%。
银行利息上浮了,而且还进行了一定的上浮。
没办法,房地产商贷了太多款。针对他们是直接提升利息。
但其他人也全都受了连累。
她去年借的3亿,也得按这个利息给了。一年2100万!
也就老爷子那十亿最宽松。
她把钱给日升地产用,他也没说要涨利息的事。
傅宸对此都有些奇怪,“老了老了,大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