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来那么多干啥,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白吃干饭。”
“知足吧,今年来的知青好歹还是这个时候的,前年来的知青居然是秋天来的。来了啥活不干就白分了一大堆粮食。”
……
乡下人嗓门大,说起话来也没注意边上的人,把边上等着接人的知青队长杨红给臊了一个大红脸。
她就是前年来的。
不过杨红嘴上没说,心里倒是也气的很。
这些社员是啥意思?嫌弃他们刚来就吃了粮食?可是下乡的时间也不是他们定的啊。
再说了,这地方挨着山,一到冬天就是封山封路的,不给她们分粮食,是等着他们冻死吗?
杨红在心里把自己气个半死,他们背井离乡的来这里也不是自己愿意的,凭啥还要被一群没文化的嫌弃。
王樱来了之后就发现徐老太也在,她就挨着徐老太站着。
徐老太最近可是一群老太太中的焦点,她把自己学到的绣花用在了给王樱做的春装上,现在不让大红大绿的,徐老太就在王樱的裤脚绣个小花,再有就是在衬衫领口加一个波浪纹。
虽然简单,可看上去好看啊!
王樱穿出来就有大姑娘小媳妇问,问清楚是徐老太做的之后,不少人都找上徐老太讨教。
徐老太觉得老话说的果然是没错,还得是儿媳妇进门了家才兴旺。
这才多久啊,她就觉得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不光是有人陪着说话,还能拿起来自己一直喜欢的爱好。
徐霜再孝顺,到底是个小子,不知道他老娘心底里除了生活,还要追求精神上的提高。
王樱就不一样了,别看王樱家务上不太突出,可徐老太就觉得挺好。要是王樱这也好那也好,不就啥都不缺了吗?那自家小幺儿还怎么娶到她呢。
徐老太踮着脚往外看:“也不知道啥时候来,早知道我就带着马扎来了。”
累了还能坐下扎两针。
王樱:“也不差这一会儿,再说了,你早早晚晚的一直都是勾着头做绣活,站会儿也挺好的,活动活动。”
婆媳俩其乐融融,把周围的人都看得眼热的厉害。
老太太们个个都是觉得王樱这样的儿媳妇好,唉,自己当初怎么不手脚快一点。
小媳妇们则是觉得王樱嫁的好,看看人家的婆婆!给做衣服还给绣花,听说王樱在家除了给人看病就不用做什么家务。再看自家,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不多时,田二叔就赶着驴车回来了。田有福在驴车边上走,身后跟着一串年轻男女。
田二叔赶着驴车,车上就放着行李,一个人都不叫坐,这驴子也是大队财产,平时都指着驴子拉东西拉磨的,可不能叫累坏了。
驴子走的不慢,晃晃悠悠的,人也能跟上。
“哎呦,这次可来了不少啊。”
“瞅着得有七个?咋来这么多啊!”
“真的是,拿咱们这儿当啥了,稀里哗啦的往这里送。”
大家都不乐意,来的人多了就吃的粮多,知青们干活不成,口粮还是靠着大家匀。
田有福也不乐意,拉着脸走在边上。
至于新来的知青们……
更不乐意啊!
“这都什么破烂地方!山路一走十八弯的。”
说这话的是个长着青春痘的男青年,满脸都是不忿。
“不要抱怨了,咱们是来下乡的,不是来享福的。”
说这话的是个脸盘周正的男青年,也是一群知青里穿的最好的一个。
“呜呜呜,我要回家……”
这是里面年纪最小的一个姑娘,长着一张娃娃脸,走上这一程,早就让她打起了退堂鼓。
“大家还是要团结的,鹏程说的对,咱们不能抱怨。”
最后发话的是一个看上去柔柔弱弱的白净脸姑娘。
田有福快烦死了,接知青这一路上,他听了一路的抱怨哭闹。现在到了地方了还不消停。
田二叔把驴车赶到打谷场,几个知青看到一堆妇女围着看,也都不好意思起来。原来哭闹的也不吭气的。
田有福没好气的说道:“把行李卸下来啊。”
光看着不动弹,咋地?还指望他给他们卸行李?
青春痘男生满脸不忿,他觉着田有福不体谅人。
他们可是下乡知青!是来帮助乡亲们的。不说载歌载舞迎接一下,也不能连把手都不搭吧。
倒是那个看起来就周正的男生没抱怨,帮着几个女知青一块把行李都卸下来。
田二叔吆喝着驴子走了,这一路太艰难,田二叔着急回去给驴子喂点好料补补。
知青们一字排开,总共是七个人,四女三男。除开那个说话细声细气的女生手边只有一个大包,其他几个都是两三个包。
田有福看着就头疼,疼的厉害。
“你们就住那边的知青点,七间房,你们自己商量着分。杨红,你是知青里的老大姐了,把人带回去先教教。明天正常跟着上工。”
田有福:“一会儿你来领这七个的口粮,咱们大队是秋收后和入冬前分两次粮,这次先预支的粮从工分里提前扣。一个人合四十斤粗粮,你们自己商量下怎么领。”
杨红答应了一声,径自去跟新来的几个商量。
青春痘男生叫江磊,他一听就不干了:“为啥还要扣工分?我们来了是建设农村的,大队不该管我们的口粮?”
他觉得不该是这样啊,前头不叫他坐驴车,后面又不给粮食,这大队就是这样对待他们知识分子的?
知青队长杨红:“咱们大队知青是一个集体户口,本来就是要挣工分吃工分的。”
江磊愤愤道:“那也该是从后面算!我们刚来的,凭啥从现在算?我可是从北京来的,我要问大队长!”
说完就怒气冲冲去找田有福问话了,杨红见惯了这样的,也不拦着。她下乡那年还有当场闹开的呢,最后还不是从来年开春之后的工分里扣了?
周围多少社员围着看,大队长不可能答应不扣工分。
杨红不管江磊,转而问其他几个人:“你们的口粮是打算一次性全拿出来,还是准备慢慢领?咱们知青点是开一个灶,合伙做饭的。”
新来的知青你看我我看你,没有一个出来抻头说话。
倒是那个柔弱的白净脸姑娘咳嗽了两下,细声细气说道:“我觉得还是先领个五斤,吃完了再领。”
这个姑娘叫白玲,她的话立刻引起了新知青们的响应。
“我也先领五斤吧。”
“其实我胃口小的很,五斤都不一定吃的完。”
“那就都领五斤吧……”
杨红点点头,给田有福报了个三十五斤的量。
江磊还在歪缠,反反复复车轱辘自己是来乡下帮助群众的。中心思想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