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9


跟贾代善断了关系,这些日子却依旧靠着贾家在平安州的名望招摇过市,贾华对二姑娘的不喜越发多了几分,再加上二姑娘在赵家也一直过得不错。

是以,贾华索性也就懒怠着管二姑娘的事情了。

后来二姑娘虽然去世,可赵家的丧事办的也是极尽奢华,贾华便也没多想,只当是二姑娘因病早逝了而已。

直到京城来人,贾华才知道二姑娘的死得另有缘由。

第181章

贾华看不上二姑娘,但对于主公之女死在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贾华到底是多了几分愧疚,也多了几分愤怒。

基于此,不说贾瑚带来的本就是家国大事,哪怕只是事关荣国府的事情,贾华也得多下几分力气。

这番虽然贾华实在有些不解,为何要使人去传贾瑚求了越国公府,要惩治了赵标,为自家姑姑做主这种流言。

说句难听点的,像赵标和颜彪这两人是为了利益走到一起去的,如今又都是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怎么可能为了些许的流言而反目呢。

更何况,跟颜彪共事了这么些日子,贾华也哪里不知道,颜彪嘴上的功夫向来了得,哪怕是黑的,颜彪那三寸不烂之舌也能给说成白的。

如今赵标在颜彪那儿还有利用价值,哪怕是赵标听到流言慌了,可难不成颜彪那能力会安抚不住赵标?

但到底,贾瑚是自家主公的嫡长孙,将来荣国府少不得由贾瑚来继承。

贾华也想着让自家主公的继承人多磨练一些,经历些挫折,倒也好知道人心的复杂。

毕竟,年轻人嘛,总得经历些风雨,这才能成长起来,将来也好叫荣国府接着发扬光大。

更何况,不过就是传个流言的事情,倒也费不了多少功夫。

贾华已经打定了主意,等到贾瑚失败了,到时候也可以手把手教自己的小主公,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场面。

但,贾华如何也没想到,不过是传了几天流言,小主公那儿说已经拿到了赵标与越国公府勾结,投敌卖国的证据了。

这就……这就让贾华实在是一头雾水了。

流言,还有这种能力?

原来,贾华想的是人性,贾瑚想得也是人性。

贾瑚知道,哪怕是赵标确实握着那些名单和证据,但是经历过自家二姑姑看到名单,并威胁着赵标要公开这件事以后,赵标只有把那些证据藏得更隐秘的。

这般一来,怕是要找到那些证据更是难上加难了。

而越国公府戒备森严,这些证据更加难找。当然了,以颜彪谨慎的性子,怕是半点证据都不会留下。

所以,只能从赵标那儿下手。

赵标藏起来的证据自然是不好找,但是若是他主动拿出来的证据呢?

到底,这十多年,二姑娘在赵家是说一不二的当家太太,连赵标这个家主那都是得捧着二姑娘的。

所以,二姑娘原本在赵家的人手那基本上是遍布赵家各处的。

虽说,二姑娘去世以后,赵标清理了二姑娘跟前的心腹。

可到底赵标不过是个大老粗,而他刚刚抬进门的平妻之前也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出身,根本不懂什么管家的道理,不过是一味地让自己的亲信占了那些有油水的肥差,哪里知道得将二姑娘原本安插在各处的人手拔除。

所以,到了平安州以后,贾瑚的人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跟在赵家的二姑娘的心腹接上了头。

这些心腹们也不用干什么,只不过是盯着点赵标,等到赵标慌了神以后,要拿着自己原本藏着的证据去威胁颜彪。

这不就是赵标自己带着他们去找证据么?

贾华原本还想着要教一教贾瑚呢,没想到贾瑚倒是颇有些陈算在里面,甚至还想到自己前头去了,贾华便也少了几分轻视之心。

私下里,贾华也得感慨一句,自家恩公是后继有人了。

有了证据,这便就好办了。

贾华原本就在平安州经营多年,又基本继承了贾代善原本在平安州的人脉,调兵谴将原本就不是什么问题,更何况贾瑚手里有越国公府通匈奴的证据,还有皇帝的手谕。

贾瑚一面令人八百里加急往京城送信回去,一面直接就拿着皇帝的手谕,带着贾华等人将越国公府和赵家给围了起来。

颜彪和赵标这两人都还做着将来大皇子登基,凭借着从龙之功,登上高位呢。

一觉醒来,自家被围起来了。

甚至两个做着从龙之功美梦的人,还在大牢相遇了。

唯一不好办的,就是赵标勾连的那些中下层军官。

这实在是牵扯得有点广,虽说是平安州这边的军中也并不缺人,把这些人拿了,也立马有的是兵丁可以直接走马上任。

但匈奴还在关外虎视眈眈呢,这会子动这么多人,怕是要军心不稳。

所以,贾瑚和贾华等人商议了一番,只说不若暂且放过那些只是被赵标蛊惑,并未曾参与进去的,只让他们在军中戴罪立功。

至于二姑娘的事情,那就是更好办了,首恶赵标都已经被扔进囚车,就等着去京城等候皇帝宣判了。

再加上,二姑娘的亲信也全都能为赵标杀害发妻这件事作证。

只不过是在赵标的罪证里再加上一条也就罢了。

第182章

等贾瑚到京城的时候,京城那儿都已经快安稳下来了。

越国公府造反,那自然是落不得一个好的。

只是,哪怕皇帝再护着自家孩子,但却也没法说,越国公府造反是为了自己。

说白了,越国公府敢造反,有心造反,那都是为了大皇子。

更何况,越国公府祖上也都是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而大皇子的母妃又是与皇帝年少夫妻。

再加上,近些年皇帝年纪大了,越发地想要一个仁厚之君的名头来了。

所以,虽然越国公府做了投敌卖国的事情,但到底皇帝也不过是下旨诛了首恶,其余人只不过是流放到岭南那种苦寒之地罢了。

赵家也差不多是这种待遇。

只是,大皇子却是不怎么好处理了。

皇帝想做仁君,连造反的臣子也不过就是牵扯到的杀头,其余不知情的家眷皆是流放,自家的亲儿子这儿,更加就没有杀头的了。

只是,犯人们的口供也教皇帝知道,做主要勾连匈奴来谋取皇位的,不是别人,就是大皇子。

哪怕是越国公府那也不过就是被大皇子画的那个从龙之功的饼和自家亲外甥做皇帝的美梦给晕住了,这才横下心来,做了背宗忘祖这样的事情。

颜彪说是首恶,实则首恶应当是自家的亲儿子。

皇帝只能将大皇子给圈禁了。

但皇帝如何也想不明白,皇子们哪怕是其他的不教精细,可忠君爱国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