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4


吗?”

大婶出来给他开门:“留了一大块,你要多少?三五斤有,十斤八斤就没有了。”

“哪用得着十斤八斤?”江荇笑,“我买点豆腐炖汤。”

大婶也笑:“入冬了,热乎乎的豆腐汤是该喝起来了。”

江荇吓了一跳:“入冬了?”

“是啊。今天入冬,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冷?你不知道啊?”

“今天没什么事做,忘记看日历了。”江荇摸出手机一看,今天果然正好入冬,他抬头笑笑,“日子过着过着就糊涂了。”

大婶颇为赞同地点点头:“山中无寒暑,又不做什么事,哪能把日历记得那么清楚?”

江荇其实要做的事挺多,他之前就准备等冬天到了把小麦给种下去。

现在好不容易盼到冬天了,自然要种小麦。

江荇认识的人中,曹岑卓最有小麦种植经验。

江荇回家把豆腐鸡汤炖上后,给曹岑卓打了个电话,向他打听小麦种植的相关事宜。

曹岑卓接到电话还挺惊讶:“要种小麦,这得根据你们那个地方的气候来,每一个地方都有每一个地方的不同点,我在这里也说不准。”

江荇:“我之前查了一下,我这片地方是可以种植冬小麦的,入冬就可以播种了吧?”

“差不多。你那边有种小麦的人吗?如果有的话,你最好参考一下他们的种植日期。”曹岑卓说,“区域小气候

对农作物的影响还挺大,有时候相差十来天,作物就可能增产或减产百分之二十。”

江荇也知道这点,微微叹口气:“我这边好像没什么种植小麦的人,我再去问问。”

“你先问问,我也帮你问一下。我种向日葵比较多,没太多小麦种植经验。”

“那麻烦你了,我们两边各自问一下。”

他们这边地方富庶,自古以来就没有种植小麦的传统,江荇经常开车去县里就能看到,路两边大多种一些经济作物,别说小麦,连水稻都很少见。

江荇向江港、秦奶奶等人打听,大家也没听说有谁种小麦。

本地打听行不通,江荇打算上网查查,王不识的电话打了过来,表示他可以帮忙种小麦。

江荇:“你怎么知道我们这边要种小麦?”

王不识:“这不是你跟曹岑卓说的吗?他都跟我说了,还问到了我头上。”

“你们那么熟啊?”

“都是同一个圈子的人,兜兜转转就有交集了,上次项目组他也在,你忘了吗?”

“当然没有。”江荇笑,“我就是没想到你有小麦种植经验。”

“我有啊,我专门搞农业的,怎么可能没有?再说你忘记我老家是哪里的了吗?”

王不识,根脚为人参,老家在东北的深山老林里。

江荇被他说服:“有道理,那小麦怎么种?你教一下我们。”

“这个可就复杂了,拌种、起垄、浇水等都有讲究,你等我两天,周末我飞过来,跟你一起弄小麦。对了,你那小麦种是哪家的?要我联系人弄点优质小麦种吗?”

“应该用不着,我们家的麦种是陈荆给的,《美食华夏》的那个导演陈荆。”

“他啊,他手里的东西都不错。那行,我周末过来。正好项目组那边的活已经结束了,我周末也没什么事做。”

两人三言两语约定好。

等到周五,江荇特地杀了几只鸭,打算做烤鸭招待王不识。

没想到王不识周五晚上就坐飞机赶过来了。

他下飞机转车,凌晨一点多才到江荇家。

江荇睡眼蒙眬地出去迎接他,打着哈欠问:“你怎么不白天再过来,这么赶来赶去多累啊。”

王不识见到江荇,嗷呜呜地冲上来要抱他:“我体格好,不觉得累,想早点过来,和你们多待两天。”

江荇原本还困着,一见他跟熊一样扑上来,脑子“噔”一下就清醒了,连退两步,一手将他支出老远:“我可是有家室的人,你离我远一点。”

王不识哈哈大笑起来。

客房的被褥都洗干净了,王不识也经常在他家住,用不着招呼,自己便溜达进客房安顿好自己了。

江荇转身回房,倒回床上继续睡。

杭行一揽着他的腰,将他轻轻一转,让他滚回自己的怀里,心满意足地抱住他,也睡了。

第二天,王不识一大早就起来了。

他起来之后也没干别的,蹲在屋檐下和小一它们一起啃地瓜干。

江荇无语地看他一眼:“你饿了怎么不去厨房弄早餐吃?”

“弄着了,还没有好,还要再煮一段时间。”王不识眼睛亮晶晶,“有粥有面,你们家腌制的萝卜苗是不是好了啊?吃粥的时候可以夹点来吃吧?”

江荇:“你不说我都快忘了,肯定可以,等会夹点出来拿辣椒油拌一下。”

王不识跟在他后面团团转:“你多放点蒜泥。”

江荇:“行,给你弄一份蒜泥特供版。”

江荇的手艺非常不错,他家的早餐也很好吃,米粥粘稠清甜,粉丝爽口热烫,加上各种小菜,王不识吃了两碗面,一盆粥,心满意

足地摸着肚子靠在椅子上。

江荇也不管他,自己去储存室把那袋小麦给扛了出来。

陈荆一共给了他们家五十斤小麦,每一粒都非常饱满新鲜。

江荇用手拂过小麦种子的时候,能感觉到里面蓬勃的生命力。

王不识溜溜达达地走过来,看着小麦种子:“这种子质量可以啊。”

江荇:“趁着活力还足,我打算选个时间种下去,要怎么弄?”

“这种子晒过吗?种子最好晾晒催醒一下。”

“我倒是想晒,没有那个条件啊。”江荇无奈,“这几天都在下雨,要不用温水泡一下?”

“也行。先泡一上午,下午我配点底肥拌一下,消毒的同时还给它们提供萌发的营养。”

“那我先整地,五十斤小麦种子的话,可以种三亩地吧?”

“两亩半或三亩都行,这种子个头大,质量好,可以适当削减一下。”

王不识真的有小麦种植经验,江荇看他说得头头是道,也跟着放松了一些。

上午,他们先用温水把小麦种子泡上,然后再去处理底肥。

江荇家有酒肥,这种肥比任何一种肥都要好。

王不识看着他们家的底肥挪不开眼:“你这肥料真好,灵气非常足。”

根脚为灵植的修行者都喜欢他们家的酒肥。

江荇爽快道:“等你回去的时候,我送你一点。”

“那我就不客气了,谢谢啊。”

“说不客气,你还跟我客气个屁。”江荇将酒肥舀出来,小心兑了灵泉水,“底肥弄好了,然后呢?”

“交给我。”

王不识在种植方面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