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


请递交上去后耐心等待。

两周后,批复下来了,江荇的申请没被通过。

有关部门评估,他扩建鱼塘虽然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但也没有什么正面效益,决定暂时不予批复。

如果他对这个结果有异议,需要进一步申诉,说明三个鱼塘扩建为一个的必要性。

江荇想在里面养广阳鱼,还真有必要扩建鱼塘。

只是这个理由没办法直接提交给上面。

交上去上面也不会理会。

江荇考虑过后,找到杭行一,跟他说想养广阳鱼,并且需要拿广阳鱼的材料去申请鱼塘扩建,询问杭行一能否把广阳鱼的存在暴露出去。

如果建成了,他还得捞些广阳鱼回去养。

杭行一说广阳鱼那么多,江荇想养捞些回去养就是,只是别捞绝了。

广阳鱼暴露出去也不要紧,不会真有人敢大规模过来捞鱼。

江荇道谢后,向杭行一认真保证,他不会捞绝广阳鱼,也不会让别人捞绝。

杭行一这边没问题,江荇找到他在异管局的联络员赵壑,说想养广阳鱼和其他鱼类,申请要个大水塘。

广阳鱼属于特殊物种,不好直接写进申请里,他想走异常管理局这边的渠道。

赵壑收到他的信息后,惊讶地给他打电话:“你那有广阳鱼?那种比人参更补的广阳鱼?”

江荇只知道广阳鱼食之不冻,倒不知道它比人参更补:“有,不过都有主。”

“有主?”赵壑很快反应过来,“你们那块是太杭山山神的地方,有主是指他的鱼?”

“差不多。”

“我就说。没想到我们分区还能养出广阳鱼来。”

赵壑兴致勃勃地说完,又道:“如果你真用来养广阳鱼,我向上面打个报告,看看行不行。”

“辛苦壑哥。”

“不用客气,能培育广阳鱼是好事,也证明我们工作做得好嘛。你这几天提交一下申请材料,里面包括图片与视频,等会我给你发给材料包,你参照着写。”

江荇已经申请过一次了,手中的材料很齐全。

他去河边拍了广阳鱼的照片与视频,添加到附加材料里,给赵壑发过去。

赵壑看过材料,表示他的材料没有问题,有广阳鱼在,申请下来的概率很大。

不过究竟结果怎么样,得等异管局的专家和普通专家一起评估后,才能确定。

他还要再耐心等一阵子。

在批复的过程中,某天,赵壑特地跟他聊,告诉他,这是以养广阳鱼为名申请下来的池塘,后面的养殖过程中可能会有专家过去调研,确保专塘专用。

江荇答应了下来。

这次事情很顺利。

半个月后,江荇挖池塘的申请就批到村委会了。

批复下来的池塘面积比江荇想象中更大,甚至称得上小水库。

江港看见申请批下来,很是惊奇,还以为是江荇家里出的力。

江荇也没多解释。

江荇和江港喝茶,问本地的工程小队。

江港直接给江荇推荐了一台挖掘机机手,说乡下挖鱼塘都找这人,对方活干得很不错,价钱也便宜。

江荇联系对方后,对方要了图纸看过,表示这活能干,一千块钱一天自带机器,如果他需要的话,池塘底下的淤泥都能帮他清掉。

双方谈好价钱,对方让江荇先把池塘的水放掉,方便挖掘机作业。

这三口池塘存在的时间很久,之前的主人没怎么管理,也没清过塘,里面还有鱼。

江荇打算先请人清塘,放干水把里面的鱼捞起来再说。

第20章 养鱼

“捞鱼啦!”

“这里!”

今天是周六,不少半大学生骑着自行车从四面八方赶来,兴奋地涌到鱼塘前。

鱼塘边上架着两架抽水机,正突突地往外抽水。

有一些还没指头粗的小鱼小虾被抽出来,随着水排到地上。

围观的学生提着小桶,一拥而上地捡拾起来。

每个小孩脸上都挂着兴奋的表情。

随着鱼塘里的水越来越少,水面下黑压压的脊背露出来,无数大鱼拔剌跳动,溅起点点水花。

有些大一点的孩子已经下到塘里,高高卷着裤脚,踩在淤泥里弯下腰去伸手摸鱼。

岸边的小伙伴出谋划策,不时高声叫喊:“你屁股后面”、“脚边!脚边就有条大鱼!”“你追啊!唉,差一点就摸到了。”

脾气急一点的孩子,喊着喊着就忍不住蹬掉鞋袜,扶着塘堤,下去捉鱼了。

江港等一帮村里的大人也在塘里忙活,人多,没什么危险,小孩下来捉鱼也就下了。

有些时候大人懒得抬脚,还会指挥孩子往前走。

大家一边捞鱼一边聊天,每个人都捞得挺高兴。

这三口池塘很久没有清理,里面的鱼还挺多,大的小的,大家手边抓到什么就是什么。

大大小小的桶被传着递过来,舀上一点水放在淤泥上,谁抓到了鱼就往离自己最近的桶里扔。

一桶满了再换新的桶来,岸上摆了一摞桶,都是江荇早上从村里的小卖部买的。

池塘里的人越来越多,最后足有四五十人。

众人一边捉鱼一边抽水,没到中午,三口池塘的鱼都被抓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鱼不用管,等新鱼塘挖好了,它们会从淤泥底下钻出来,重新繁衍生息。

鱼捞完了,头顶的阳光越发猛烈。

眼看要到吃午饭的时间,江荇招着手,让帮忙的小孩过去排队。

小孩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部分都没听明白。

江荇笑道:“给你们分鱼。”

小孩们欢呼一声,一拥而上。

小孩排好队后,江荇只分大鱼,一个小孩分一条。

这些大鱼都是能长大的品种,不知道在鱼塘里生长了多久,每一条都有三斤以上,肚子发黄,想必刺少肉嫩,每条都很好吃。

小孩们看到鱼都很高兴。

有些小孩粗犷些,分到鱼后或自行车的篮子里一扔,或放到后座用后座自带的翻转型夹子一夹,将带着腥味的手往屁股上一抹,擦干手骑上自行车呼朋引伴就回去了。

有些小孩细心一点,特地揪了路边的野草,搓几下搓成一根草绳,从鱼鳃部位穿过去,打个结,挂在自行车的把手上,慢慢悠悠骑着车回去。

江荇并不对小朋友们的携带方式发表意见,只笑着分鱼。

桶里的鱼越来越少,排队等候的孩子也越来越少,分完最后一个孩子,江荇打算收桶回去,没想到这孩子后面还蹲着橘猫。

橘猫叼着小桶,抬眼看江荇。

江荇好笑:“你要分鱼干什么?等会儿自己吃就行了。”

橘猫喵了一声,在江荇脑海里说道:“我要送给朋友。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