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6
,不过我发誓,我也是受害者,我也被骗了!”
“嗯。”
易冰信任地点头:“让我今天给你的小猪存钱罐减减负,等会你买单。”
“不不不,说好了你俩今天给我做模特练手,怎么能收钱。”四饼拒绝。
面膜敷完,擦了水乳,易冰终于能从窄床上爬起来舒展筋骨,边活动边道:“其实要我说,还好你没进一班,你知道那个地方有多压抑多恐怖吗?”
“每届都有人申请调回平行班,有人甚至直接休学回家看病,调养心理状态。普通人进去落差太大了,他们的教学资料跟平行班用的完全不是一套内容,但凡哪周节奏没跟上,进度就落下了,还不如在十五班当凤头。”
“事到如今,我也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余葵写完最后一道题,合上物理练习册,又拿出英语练习本,让四饼给她听写。
“噢…又来。”
四饼头都大了,“小葵,我只是想专心给你画个图案。”
余葵:“随便画一下就行,弄太明显,老师让卸了就可惜啦。”
四饼有自己的艺术坚持,“透明底、淡粉色图案,我已经尽量弄低调了,你不是说你们班主任挺宽容的嘛,班里艺术生化妆卷发都不管,不会管你这个小指甲的。”
四饼确实学到了真手艺,第二天,余葵带着白皙发光的皮肤,刚修剪过的刘海、粉嫩亮泽的指甲走进教室时,感觉自己的人生从未如此精致过。
人状态一好,效率也特别高,整个早自习,她背了好几篇短文。
就在快打铃时,班主任周龄忽然出现在门口,招呼她出去。老师的脸色看上去不是很好,余葵有点忐忑。
刚在走廊站定,便听她说:“余葵,一班有位学生休学了,你是第六十一名,所以…现在收收东西吧,一趟拿不下的话,叫两个男生帮忙,替你搬上去。”
峰回路转。
余葵缓慢地张开嘴巴,“现在?”
“你今天起就得跟着他们的课程进度来啊,尽量在上第一节 课前搬完,去吧,别耽误了。”
总算知道周老师为什么开心不起来了,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学生,就要去实验班了,换谁能高兴得起来呢?
余葵的脑袋恍恍惚惚,完全被这个意外的惊喜冲没。
回教室落座后,回过神来,替那位可怜的同学心理健康祈祷了一分钟,才欢欢喜喜收拾起东西。
“小葵,去了一班也多回来玩啊。”
“我们都会想你的。”
“要是在一班呆得不开心,你就申请调回来。”
……
离别总是充满愁绪,同学们围过来七嘴八舌说话。
余葵想了想,从储物箱里,把自己画的班级人物插图拿出来,用直尺按着边缘整齐撕下,送给相应的同学。
这是她刚来十五班时,花了大功夫画的册子,本来想留作高中纪念的。
每张都是水彩马克笔上色,勾线精美,神态细致,涂色也清新漂亮。
果然,手绘作品一拿出来,众人的注意力都被转移了。
陶桃感动地赞叹:“这是我吗?那么漂亮?感觉都能直接做杂志封面了。”
余葵认真道:“在我眼里,你比这还好看。”
女孩的眼睛浸湿了,张臂倾身拥抱她,“你真好余葵!”
“你也很好!”余葵拍拍她的背,“放心,我会常来看你的。”
来十五班这段日子,堪称她在附中呆得最快乐的一段时间,班级氛围活泼,同学们也各有个性,要不是时景太好太帅,她真舍不得这些同学。
组员十八相送,把余葵送到门口。
早自习还没下,谢梦行负责替她搬书上四楼。
小谢现在跟他小姨一样,表情肉眼可见地不开心。
余葵小心观察,“你是不是生气了?”
“葵葵,你我对你不好吗?你这次有点过分了!”
余葵傻眼:“我做什么了?”
少年打开话匣子控诉:“之前橡皮印章也是,我以为全班就我和陶桃有,结果你给别人刻了十几二十个,插图也是,我以为你就画了我的一张,拿回家还裱起来挂墙上了,跟我妈说这是独一无二的友情象征,结果你现在每个人都送!我难道不是你在十五班最好的朋友吗!”
他扔下书箱。
“告别拥抱,快点,我也要来一个!”
余葵头上掉下一排黑线。
“你跟陶桃性别都不一样,这怎么能行,我可不想明天被全校通报批评早恋。”
“唉!”
他扯下发带,重新抱起箱子长吁短叹,“你走以后,我又没有同桌了。”
余葵小声鼓励:“其实只要你想,随时能有新同桌。”
“这怎么能一样呢,你这么有意思,听你说话我能多吃两碗饭,换了没意思的人,他们挪下椅子我都觉得吵闹。”
“哦。”余葵明白了,“原来我的作用是让你多吃两碗饭。”
四楼到了。
她从少年手里接过箱子,从箱底抽出一整套十二张的绘画卡牌递上。
男生冷哼没接。
余葵笑起来,掏出彩铅在封面纸壳上写下一行字,塞他手里,“你信我,这套真的画了好久,别人没有。”
谢梦行抬手不情愿地瞥一眼,见精美的封壳上写着——
送给我十五班最好的朋友谢梦行独一无二的礼物。
脸上总算重新有了笑意,偷瞟她一眼,轻咳两声,又把唇角弧度强抿下去,“行吧,我暂时原谅你了,但你以后可别让我炫耀完又发现别人那里有同款,这样我很丢脸的你知不知道!”
“行行行……”
把人送下楼,余葵抱起箱子,转身。
站在教室外,隔着一堵墙,听里面朗朗的读书声传来,她身上颤栗,心间涌起一种无法言说的澎湃和感动,千百种复杂的情绪里,有紧张,有期待。
她终于来到了时景的世界。
她曾一度以为这辈子都无法触摸到的地方,
值得感激的是,无论往上攀爬、触顶的过程怎样艰难,她坚持下来了。
余葵深吸一口气。
朝前跨一步,身形便暴露在教室门口。
女孩抱着箱子进门时,整间教室读书声微不可差地低了两个分贝,一双双陌生的眼睛朝她望过来,带着打量、审视和好奇。
从高一到现在,一班成员每年都有细微调整,但大体格局没变,最轰动的一次,恐怕就是高二,时景从北京转来那会儿,所有人的名次都往后推了一名。
这一回,来到他们班的是余葵。
一个曾经在十五班都垫底的女孩,靠着走运补上前一名休学的空缺,卡线垫底进入了一班。无论怎么看,她都对任何人没有威胁,要不是模样长得实在出色,恐怕都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