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1


努力是有回报的, 靠着坚持码字坚持签到, 郁格桑收获了挺多小宝箱,还有一些中宝箱。

这一次, 是刚好连续签到可以领一个中宝箱, 打开一看, 简直是惊喜。

【定向变异营养液*10:可以使作物往某个特定方向变异, 经此营养液获得的变异植株,能够作为母本,后代同样具有该特性不变。

使用方式:取出前在系统输入变异方向,即可生成定向变异营养液

备注:变异过程有可能会损失部分特性, 请知悉】

郁格桑还是第一次开到这样的营养液,不得不说系统果然还藏着很多好东西没开出来, 她现在作者等级是三十二级,依旧还没有升高级作者的提示,郁格桑不知道要到几级才能升级为高级作者, 也不知道这世上有没有其他人已经率先升级为高级作者。

但是她很期待那一天, 很想知道, 到了高级作者, 系统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故而郁格桑更加坚定要每天写作的念头,好争取早日成为高级作者。

这些定向营养液并不多,郁格桑并不敢大手大脚使用,而且要选择什么作物进行哪方面的变异,她也要仔细研究。

最重要是,郁格桑不知道以后能不用再获得这样的营养液,她也有私心要留下部分在抗辐射方面使用。

***

另一边,虎子在告别郁兰香和郁格桑之后,又坐了四五天的车,最后才在一个有着重重把手的基地停下。

这里比郁格桑所在的兵团更加荒凉偏僻,且昼夜温差极大。

好在虎子有心理准备,倒也没太在意,更何况在老师跟他说研究方向的时候,他就有了猜测。

环境是次要的,倒是研究的东西,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面对那一刻,虎子还是感到震撼和热血沸腾。

这就是他即将投身研究的事业!

先前来的老师同事们很了解虎子的这种心情,也没有给他泼冷水,等到他自己真正干下来,就会明白比热血更重要的,是不畏惧失败的心和一心拼搏钻研的精神。

这是华国从来未研究过的东西,却是如今国家很迫切需要的东西。

他们要做的,就是日复一日地钻研,日复一日地创新,日复一日地创造,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制造出来。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他们是国内在各个专业领域顶尖的专家,摆在他们面前的仍然有重重困难,这些困难等着他们去钻研去克服,没有旁的东西能来分他们的心神。

等到虎子投身其中,便明白这个道理。

他刚来,资历也浅,但他除了最基本的特质,一个很特出的有点就是富有创新力,而且学习很快。

所以在加入没多久之后,虎子也开始渐渐接触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

但这距离成功依旧还很远,可是他没有气馁,这里的所有人都没有气馁,哪怕失败的时候会受伤,可仍旧没有半点后悔,仍旧不想离开,仍旧一心投入。

所有人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的时候,就会忘记时间的流逝。

等到郁格桑接到虎子第一封没有地址的信件时候,已经是一年后的事情。

一年多的时间,对于山中生活而言好似没什么变化,但外面却仿佛变了个天。

城里人出门说话先背起了口号,乡下牛棚开始住着人,而距离郁格桑生活的兵团不到一天距离的地方,建起了劳改农场。

资本家出身的宋舅舅到底没有成功躲过这场运动,因为能庇佑他的赵将军和赵夫人,都搬进了高级疗养院居住。

宋舅舅在部队的大儿子安然无恙,在教育部的二儿子被革了职位,妻子和他登报离婚脱离关系,小闺女宋念红没有继续学业,提前到部队当她的军嫂,因为他的丈夫要到明年才分房,先住到了同个部队的大儿子家里。

最后宋舅舅和宋舅母受了一点苦以后被下放到农场,陪同他们的是二儿子,下放的地点在一番暗地里操作后,到了郁格桑附近的那个农场里。

虽然郁格桑不能帮到他们什么,最好还要跟他们划清界限,但是最起码,这边还有个认识的亲人,真遇到难,多少还能求助。

实际上,郁格桑是接到宋念红从部队打来的电话之后,才知道宋舅舅他们被下放到附近这个农场里来的。

当时宋念红在电话里语气带着压抑的哭腔,那番突如其来的变化似乎让她吓到了,说话也不像早先那般不成熟,电话里请求郁格桑力所能及照顾他们,作为报答她会每个月都给她汇钱寄东西的。

从这看宋舅舅舅母还算没有白疼宋念红,这种时候仍然记得父母。

但是郁格桑没有同意让她每个月都汇钱汇票汇东西。

她不可能经常去农场看宋舅舅宋舅母的,尤其是在这敏感时期,甚至能隐藏身份最好,因为一旦她过去认了她就是宋家的孩子,那她的出身也得被打上资本家的烙印。

成分问题在这种时候是敏感的。

当然,也不是说郁格桑就拒绝帮助,她对宋念红说的是她会找机会去看他们,并且遇到大难处,她也绝对会帮忙。

宋念红一些东西可以寄过来,她可以找机会帮忙转交。

但同时她也要去打听一下农场情况,如果形势太严峻,郁格桑也是要十分谨慎的。

其实一开始郁格桑并不是很明白为何宋舅舅不选择运作回老家,虽然是下放人员的身份,但是在老家最起码还有亲人,再怎么样老家人应该也不会太过虐待他们。

难不成是不能回到老家去?

郁格桑也并不是很了解,后来宋舅舅跟他说,老家那边闹得太过厉害,附近镇子县城的要过去折腾他们太过简单,老家并不安全。

还不如来这,最起码不会有仇人。

实际上,宋舅舅的选择还真的没错,这边虽然办了农场,但真的没有像外面那样经常闹批。豆,这边更多的是体力劳动,要去垦荒要去种地,辛苦也不能说不辛苦,可比既受身体折磨,又受精神折磨好多了。

而且有时候,精神折磨比身体折磨更可怕。

那些个下放的,之前无不都是体面人,被众人围观着羞辱,精神上的伤害怕是一生都难以治愈。

宋舅舅是个通透人,宋舅母一开始还想不开,不知世道怎么变得这么快,可是到了农场,听到身边其他人更惨的遭遇,说句不太好听的,比较之后,都觉得自己还不算惨。

有些人惨那是活该是真的最有应当,但也有部分人,确实是被冤枉的,可是那又如何,还不生照样妻离子散,甚至阴阳两相隔。

他们家,最起码人都还活着,老大和小闺女都还能保全。

这已经很好了。

宋舅母渐渐宽慰了自己,也咬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