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


拱手,说道:“多谢宁王殿下,我觉得这个位置很适合我,若是我做鸿胪寺卿,也不枉费了我学了那么多异族语言,也算是专业对口吧。”

宁王殿下对此也很开心,这个位置是他和两位哥哥周旋了很久之后才得来的。就是想帮助一下铁杆支持他的夫子季兴邦,之前他害怕这个位置与一省封疆大吏实权相隔太远,季兴邦会不开心。

现在季兴邦表现得如此开心、如此感激他,他心中自然也是很熨贴的,觉得自己的劳动价值得到了别人的认可。

季兴邦回家之后和时晗雪即将任鸿胪寺卿这个事,对于西南省巡抚这一职位的失去已经成了定局。

时晗雪安慰自己的丈夫说,鸿胪寺卿也是个很好的岗位,做官悠闲一点没有什么不好。

季兴邦点了点头,说道:“我这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女儿,现在还不到女儿考女科举的时候,若是因为我不在西南省任职,而影响了女儿的一辈子,我会觉得遗憾。”

时晗雪笑着说道:“夫君,你怕什么?现在方安焕这个第一任女县令已经上任了,你好些朋友被调到西南省去任了职务,日后不缺人帮我们照看女儿。”

季兴邦只能点点头,希望一切都顺利吧。

没过几日,季兴邦任鸿胪寺卿的旨意果然下来了,季兴邦收拾收拾心情到新的岗位去上任了,他工作严谨,对于需要打交道的异族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继续多学几门语言。

一时之间,他管理的鸿胪寺上下学风蔚然,大家都积极学习各种语言,非常的积极向上。

只不过在私下里,季兴邦还是很担忧的写了几封信,问自己留在西南省任职的朋友,现在西南省的情况如何,新上任一个西南巡抚之后,有没有把之前他的所作所为全部推翻?有没有毁掉他的心血?

没多久,他的朋友们便陆续回复他了。

从大家的反应上来说,这个新任的西南省巡抚邹恒之本身虽然是太子党的人员,但是脑袋还是比较清楚的。

他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如之前的巡抚季兴邦,若是他现在对西南进行大动干戈,说不定还会将西南夷各族等人逼反,毁了整个西南省的大好局面。

他只需要什么都不做,继续“萧规曹随”,继续执行之前季兴邦下的各种政策,等到后来就可以轻松收取胜利果实,那难道不香吗?

季兴邦闻言松了一口气,新任的西南巡抚脑子清醒,愿意萧规曹随,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他可是知道,好些脑子不清楚的官员去到一个地方后,会乱作为。将原来大好局面毁得一干二净。

现在这个人起码不会毁了他在西南三年的心血。至于摘取胜利果实什么的都是小事情,季兴邦心中不算太在乎,只要西南省的百姓们过得好就行。

季兴邦这些事情与妻子时晗雪分享之后,夫妻二人都还是很开心。

便是跟他们一起回京的女儿季昀舒也松了一口气。她可不希望自己日后丧失做女县令的机会。

解决了思想包袱之后,季兴邦在鸿胪寺上班更加的自在了,谁不喜欢这种俸禄很高,但是工作清闲的岗位呢?

哦,当然前提是他的妻子时晗雪开办的灵毓女学已经赚到了很多钱,足够他们夫妻俩在京城过上体面的生活。

时间匆匆的过去,转眼便到了大考之年,季绍楠、季绍敏、杨志雄、季昀霆、季昀舒等小辈都要在这一年下场了,不过有些考男科,有些考女科。

而周平安和他的两个儿子也要参与考试,在之前,他们此三人都已经获得了童生的资格,今年可以考秀才了。

作者有话说:

第145章 众人科举

大考之年, 先进行的自然是秀才的考试,也就是府试。

周平安和他的两个儿子都顺顺利利的通过了府试,考上了秀才, 算是正式有了一个身份, 日后父子三人便是帮别人写个书信、状纸之类的, 或者到小地方开个启蒙学堂之类的, 也能谋生了。

他们家父子三人都松了一口气,之后便是继续进行乡试的考试。

考乡试要在一省的省城进行,周平安父子三人虽然是在山北省出生的人,但是因为他们是在京城被季兴邦放良的, 他们父子三人积攒了一些钱财,季兴邦也给他们了一些钱,所以他们在京城买了房子。

在落户的时候,他们三人便都落成了京城的户籍。

因此他们参加的是京畿地区的科考,也算是人才济济, 非常难出头的考区了。

比起他们的老家江北省, 在京畿地区考中乡试的可能性和概率都降低了很多。

但还算不得地狱之组,或者是死亡之组, 最难的考区是在江南省。

经过这一次乡试之后, 平安考中了举人, 他的两个儿子却都落榜了。

周平安回想起之前季兴杰对他们父子三人的评价, 不禁感激起来,还是季兴邦看人看得更准些。

周平安也打起精神来,参加今年的会试。他这个年纪更大,却刚刚考中的新晋举人, 与季绍楠、杨志雄、季昀霆三个已经中举三年的人同场竞技, 争夺会试的名额。

今年的会试很难, 因为主考官不是由皇上直接钦定的,是由太子殿下、魏王殿下、宁王殿下等等各方势力斗争完以后选出来的。

而这个主考官就是大家公认的,最铁面无私的礼部尚书周成明。

周成明是近些年才起来的人,他之前去山北省主持过乡试,季兴邦他们那一届举人就是他考出来的。

这个人极其的铁面无私,不讲情面。太子殿下、魏王殿下、宁王殿下斗争之后,谁也不服气谁,谁也不相信对方的人。

于是他们只好选择了这个最铁面无私的周成明做主考官,大家各凭本事,谁也别搞盘外招,谁的人能考上的多,就算谁厉害。

季兴邦此时也在京城,对于周成明这个爆冷门的考官他确是很了解。

因为当年周成明做山北省主考官,点了他做乡试第一名之后,他一直都对周成明心存感激,这些年来他便一直关注周成明的情况。

周成明若是出了诗集、文章之类的,或者是在诗会上有什么发言、有什么点评,他都会有心的记住一些,对周成明大人的性格也比较了解。

这样下来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季兴邦在家中将收集的周成明的墨宝以及诗集文章全部都拿出来,给自己的子侄们以及朋友周成明看,也对他们讲讲周成明大人的性格,算是非常宝贵的经验了。

要知道周成明大人被确定为主考官之后,他的墨宝、诗集、文章立马“洛阳纸贵”,“一字难求”。

他本人铁面无私,收到圣旨之后便闭关,不再见任何人了,完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