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5
,眼下那些人都对我们歌功颂德,以后我们雇他们挖矿做工不会不同意……”
“对,你做得对,人手的事确实是个问题,不用土人就得从大庆迁人过去,上岛的人也不不知道可不可靠,麻烦太多了。”
“我先跟殿下说这件事,就是想着定下基调,我这个巡海御史不好经常离开,还是要找个靠谱的人去岛上看着,那人过去之后最好能跟土人保持良好关系。这回敬新上岛能那么顺利,也少不了这些人倒戈相助,让他们心寒帮了别人我们就得不偿失了。”
张玉寒主动提出让其他人过去,三皇子有点感动,这是真的无私才能把成绩让出去,他关心了一下张玉寒几句,让他在外注意身体,又免不了提起罗美娘买地的事。
张玉寒也感谢了一回三皇子的照拂,双方你来我往,再度说回公事时张玉寒终于提及阿芙蓉膏。
张玉寒是想给三皇子提个醒,虽说昨晚上说的头头是道,张玉寒毕竟没看到被阿芙蓉膏祸害过的人。
但这玩意儿要是当真像罗美娘说的那样能让人变得不是人,他这回再过去应该会主动做些事情,主要不能对不起朝廷给的这份俸禄。
说起来张玉寒优点缺点都不少,但做事负责应该是最突出的一个优点了,干一行爱一行,领了巡海御史这个差事他就不会让那些海商在他面前有弄鬼的机会。
三皇子听懂了张玉寒是想让他在朝中为他说话,这倒是没什么问题,张玉寒是他的人,自然是要护着些的。
这个时候的三皇子万万没想到张玉寒会捅出一个那么大的篓子。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完结)
从三皇子府出来后,张玉寒在京里过了几日上下班的日子。
他和敬新不同,敬新出海要等季风期,张玉寒是监察御史,干的就是到各地巡按的工作,只要朝中定了日子就得离京。
张家上下都很珍惜他能呆在京城的这一小段时光,对亲爹爱得深沉的妞妞更是只要张玉寒在家,就会在他身后紧紧跟着,活像个小跟屁虫。
罗美娘坐在檐下的躺椅上看书,每日都能看到父女俩凑在花圃那里一块儿嘀嘀咕咕的。
妞妞主要是这样的:
“爹,这些都是我种的,你喜欢什么,我都送你!”
“爹,我给你吹小笛子吧,我吹小笛子可好听了。”
“爹,你渴不渴,我给你倒水喝!”
“……”
罗美娘不知道张玉寒怎么想的,她自己倒是觉得闺女可真忙,拿着小剪子剪完花朵,这边独奏立刻安排上了,吹完笛子,还要跑进去给亲爹倒水。
这孩子在家对她都没这么孝顺过,罗美娘颇有些酸溜溜。
而张玉寒这当爹的也是真的不客气,把闺女溜得腿都细了,这会儿不知道说了什么,父女俩就像两个傻子笑得停不下来。
……
平静的日子过了小半个月,朝中传来了一个消息,昭安帝命刑部重审前福建将军勾结海盗之事。
京城舆论议论这个案子的人很多,景家勾结海盗的案子当年审了好几回,都是罪证确凿,这回突然翻出来重查实在让人惊讶。
因为敬新把证据交给了张玉寒递上去,外头人都以为是张玉寒给弟子帮的忙。
他这个新上任的巡海御史也因此进了众人的视线。
待知道景泽明是张玉寒的弟子,众人都以为自己知道原因了。
大家都在等着皇帝的反应,陈年旧案想要平反,一是找到铁证,再就要看圣心了。
昭安帝的心意其实很明显,从敬新为他献上了十几艘白银,京城宝源局的缺口就填补了一些,加上敬新确实找到了当年有人诬告景家的证据,对这位功臣,昭安帝也不愿意让他寒心。
至此,景家终于沉冤昭雪。
罗美娘是第二回 见到这位海盗头子,这人为家里平反之后,也没刮掉他那一脸的络腮胡子,他来张家见景泽明,一会儿就走了,之后景泽明给罗美娘送来一个匣子,打开一看是一摞银票。
数量之大,罗美娘都惊住了,朝廷给景家平反之后,把流放西北的景家人都释放了,当年抄家的一些东西都还给景家,亏损全折成银子补充。
这么多的银票,敬新是把朝廷的赔偿都送来了?
景泽明悄悄跟她道,“不是,不过舅舅有钱着呢,这回舅舅是说谢谢先生帮他找到关键证据,有多的是算是我借住的费用。”
是感谢张玉寒帮忙的,罗美娘就能理解了。
敬新一直想找到当年污蔑景家勾结海盗的那位商人,可蹉跎了好几年,只打听到这人在福州城有生意,长了一双吊梢眼外,别的进展一点都没有。
是张玉寒知道情况后,用系统的监控功能帮了忙。
一开始敬新对他的热心也只是心领,其实张玉寒连景家当年的案宗都没看过,就算想帮忙,能做些什么,没想到张玉寒真的帮上大忙。
张玉寒做了什么,他利用巡海御史职务之便,把福州城里大大小小的商人都找了过来。尤其几个有背景有能量、且在景家倒台之后就发家的商人,更是张玉寒观察的重点。他跟这些商人假意交往,在他们府外放了一些监控点。
每天处理完公务之后,张玉寒就会抽出一点时间,把视频里的可疑分子都圈一遍,那些生了一双吊梢眼的商人,张玉寒还会提笔把他们的容貌画出来。
就这么大海捞针一个个地找着,但有发现,就把线索提供给敬新调查,最后敬新真的找到了当年那个人。
想一想张玉寒在这件事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罗美娘也觉得拿得不亏心。
敬新从张家离开之后,第二日就回到福州城,京城舆论惊涛骇浪,其实对张家并没有什么影响,有影响的是某些人。譬如燕王这位这些年一直薄待长子的亲爹。
之前燕王还能蒙一块遮羞布,说是忠于朝廷,不愿跟罪将之家扯上关系,哪怕有人觉得他凉薄,但毕竟明哲保身也是一种处世之道。
但事情就是这样,当年景家落魄,燕王势大,景泽明过了多少苦日子都没人关心,但景家翻了案,燕王就落人口实了。
从西北回来的景家人一个个活跃在京中,联系昔日故旧同僚,重建人际关系,燕王这些年的无情无义就开始从各种渠道传出来。
积少成多,燕王成了京城众人皆知的渣爹。
燕王府的人来了张家几回,想把景泽明接回去。
罗美娘问景泽明怎么想的,想回去就回,反正张家永远有他的位置。
景泽明非常坚定,他不想回去,回去干什么,家里很早就没有他的位置了,他在那个家里一个亲人都没有,哪怕是陌生人,看到一个孩子挨饿受冻都会有恻隐之心,可是在燕王府里,没有宠爱的